2025年将建成50个以上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四川多措并举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 2022年07月04日 19时15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体:
  • 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下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记者7月4日从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未来不仅争取打响“天府旅游美食”品牌,还力争在2025年建成50个以上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领军人物带队

    天府工匠走出国门

    6月中旬,第五届巴黎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行。来自四川的国家级非遗渠县刘氏竹编莲子花器吸引了不少关注。这组花器出自刘氏竹编省级传承人刘江之手。近年来,四川传统工艺的传承人队伍日益壮大,其传统工艺产品频频走出四川,走向海外。

    人才队伍的壮大,离不开政策引领。记者了解到,我省近年先后印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方案,为推动非遗传统工艺提升传承创新能力、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坚持培育领军人才队伍,又注重建立多级培育体系,让天府工匠活力绽放。


    精美的银花丝。新华社供图     

    记者了解到,近年“巴蜀工匠”“大师工作室”等评选频有传统工艺传承人的身影。截至目前,已有7名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他们在探索传统工艺的保护及利用时也各出奇招。

    杨华珍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她的藏羌织绣“已经和植村秀、星巴克、梵高博物馆等品牌开展广泛合作”。从早年为国际大牌低附加值的代工,到如今价格不菲的艺术授权,让曾经养在深山人不识的传统手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也受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点赞。蜀绣传承人郝淑萍、蜀锦传承人胡光俊,在频频织绣出爱家重金收藏的作品时,也把蜀绣、蜀锦变成了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礼品和奖牌绶带。


    蜀绣大师郝淑萍在穿针引线。

    领军人物不负重望之外,完善的培育体系也为人才队伍壮大了基础。

    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建立了高校研培、职业教育、专题培训和师带徒四级培训体系,依托四川大学等省内四所研培院校,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扎实推进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工作。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专项培育资金2000余万元,培训传承人1400余人次。相关部门还不断为传承人队伍提供交流机会,组织传统工艺项目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重大展览活动,开拓传承人视野,加强学习交流。

    作品参加了此次巴黎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的刘氏竹编省级传承人刘江感叹,“眼界开阔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也更加清晰了。”

    助力乡村振兴

    把传统工艺做成网红

    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并非只是把老手艺锁在深闺。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让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得以为乡村振兴助力。

    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便建在这里。工作站以道明竹编等非遗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为核心的竹文化生态空间,其竹编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竹艺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村。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红表示,“道明竹艺村是传统工艺带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值得借鉴。”


    崇州道明镇竹艺村。崇州市文旅局文化科

    四川两座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一是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另一个是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该工作站则以彝族服饰、刺绣、银饰等项目为重点,引入时尚设计品牌和院校,组织多场培训、采风和对话活动。

    2021年、2022年,工作站连续举办两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推动品牌和本土设计师非遗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提升,传统彝族服饰频频走上T台,惊艳着都市人群。


    天府美食大刀金丝面。张中尤供图

    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非遗主会场上,4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同时签约,继续实现智力资源与传统工艺资源共享互补。此外,全省依托传统工艺项目,在乡镇设计了140余个非遗工坊,并认定了50个省级非遗工坊,将以此带动乡镇传统工艺和相关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非遗工坊的全面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优秀案例不胜枚举。马边县彝族刺绣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积极推动彝绣产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带领妇女致富奔康,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入选“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东柳醪糟等非遗企业也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继续培育品牌

    让“四川手作”等名片更加闪亮

    四川传统工艺未来如何继续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以及培育传统工艺品牌将是主要路径。

    据了解,全省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还将继续加强。未来我省将推动成立一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实现传统工艺工作站市(州)全覆盖;全面推进非遗就业工坊建设,利用传习场所开展就业培训和产品生产,促进非遗与就业相融合。此外,还将探索传统工艺振兴与建设非遗特色小镇、推进文化脱贫,助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2025年,我省将争取建成50个以上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成都银花丝传承人倪成玉和她的封山之作。

    不仅如此,我省还将继续打造传统工艺宣传推广品牌,展示四川传统工艺形象。借助新媒体发展,培育一批“网红”传承人。

    传统工艺品牌的培育同样是未来的一大重点。据悉,“四川手作”传统工艺品牌将在未来叫响。此外,“天府旅游美食形象覆盖”“天府旅游美食大众体验”“天府旅游美食品牌提升”等3大工程也将陆续实施,力争把“天府旅游美食”打造为最具四川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旅新品牌。(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5年将建成50个以上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四川多措并举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 2022年07月04日 19时15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下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记者7月4日从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未来不仅争取打响“天府旅游美食”品牌,还力争在2025年建成50个以上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领军人物带队

    天府工匠走出国门

    6月中旬,第五届巴黎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行。来自四川的国家级非遗渠县刘氏竹编莲子花器吸引了不少关注。这组花器出自刘氏竹编省级传承人刘江之手。近年来,四川传统工艺的传承人队伍日益壮大,其传统工艺产品频频走出四川,走向海外。

    人才队伍的壮大,离不开政策引领。记者了解到,我省近年先后印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方案,为推动非遗传统工艺提升传承创新能力、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坚持培育领军人才队伍,又注重建立多级培育体系,让天府工匠活力绽放。


    精美的银花丝。新华社供图     

    记者了解到,近年“巴蜀工匠”“大师工作室”等评选频有传统工艺传承人的身影。截至目前,已有7名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他们在探索传统工艺的保护及利用时也各出奇招。

    杨华珍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她的藏羌织绣“已经和植村秀、星巴克、梵高博物馆等品牌开展广泛合作”。从早年为国际大牌低附加值的代工,到如今价格不菲的艺术授权,让曾经养在深山人不识的传统手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也受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点赞。蜀绣传承人郝淑萍、蜀锦传承人胡光俊,在频频织绣出爱家重金收藏的作品时,也把蜀绣、蜀锦变成了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礼品和奖牌绶带。


    蜀绣大师郝淑萍在穿针引线。

    领军人物不负重望之外,完善的培育体系也为人才队伍壮大了基础。

    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建立了高校研培、职业教育、专题培训和师带徒四级培训体系,依托四川大学等省内四所研培院校,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扎实推进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工作。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专项培育资金2000余万元,培训传承人1400余人次。相关部门还不断为传承人队伍提供交流机会,组织传统工艺项目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重大展览活动,开拓传承人视野,加强学习交流。

    作品参加了此次巴黎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的刘氏竹编省级传承人刘江感叹,“眼界开阔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也更加清晰了。”

    助力乡村振兴

    把传统工艺做成网红

    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并非只是把老手艺锁在深闺。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让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得以为乡村振兴助力。

    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便建在这里。工作站以道明竹编等非遗项目为依托,着力打造崇州道明镇竹艺村为核心的竹文化生态空间,其竹编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竹艺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村。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红表示,“道明竹艺村是传统工艺带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值得借鉴。”


    崇州道明镇竹艺村。崇州市文旅局文化科

    四川两座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一是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另一个是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该工作站则以彝族服饰、刺绣、银饰等项目为重点,引入时尚设计品牌和院校,组织多场培训、采风和对话活动。

    2021年、2022年,工作站连续举办两届凉山非遗创新设计大赛,推动品牌和本土设计师非遗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提升,传统彝族服饰频频走上T台,惊艳着都市人群。


    天府美食大刀金丝面。张中尤供图

    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非遗主会场上,4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同时签约,继续实现智力资源与传统工艺资源共享互补。此外,全省依托传统工艺项目,在乡镇设计了140余个非遗工坊,并认定了50个省级非遗工坊,将以此带动乡镇传统工艺和相关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非遗工坊的全面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优秀案例不胜枚举。马边县彝族刺绣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积极推动彝绣产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带领妇女致富奔康,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入选“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东柳醪糟等非遗企业也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继续培育品牌

    让“四川手作”等名片更加闪亮

    四川传统工艺未来如何继续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以及培育传统工艺品牌将是主要路径。

    据了解,全省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还将继续加强。未来我省将推动成立一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实现传统工艺工作站市(州)全覆盖;全面推进非遗就业工坊建设,利用传习场所开展就业培训和产品生产,促进非遗与就业相融合。此外,还将探索传统工艺振兴与建设非遗特色小镇、推进文化脱贫,助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2025年,我省将争取建成50个以上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成都银花丝传承人倪成玉和她的封山之作。

    不仅如此,我省还将继续打造传统工艺宣传推广品牌,展示四川传统工艺形象。借助新媒体发展,培育一批“网红”传承人。

    传统工艺品牌的培育同样是未来的一大重点。据悉,“四川手作”传统工艺品牌将在未来叫响。此外,“天府旅游美食形象覆盖”“天府旅游美食大众体验”“天府旅游美食品牌提升”等3大工程也将陆续实施,力争把“天府旅游美食”打造为最具四川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旅新品牌。(记者 吴晓铃)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