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彝家欢歌正嘹亮--乐山市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侧记

  • 2013年01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乐山市府
  • 【字体:
  •   如今的小凉山,一个个崭新的彝家新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土豆、天麻、茶叶、林木等特色产业在彝乡的土壤上生机勃勃;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村民们喜笑颜开。“丰收的美酒抬出来,甜美的歌儿唱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幸福的山寨笑起来……”歌声飞出彝家新寨,彝族同胞笑容绽放胜似索玛花开。

      自2010年12月15日我市小凉山综合扶贫攻坚推进大会召开以来,我市“两县一区”迎来跨越发展的春天。

      房子“靓”了起来

      白墙红瓦、三色花窗、冲天牛角……走进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双溪村月儿坪彝家新寨,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村改建的重点示范工程,通过2004年的整体搬迁和2011年的彝家新寨建设,双溪村共实施住房建设75户,其中月儿坪彝家新寨涉及52户232人。如今,新寨内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新建了水冲式厕所和沼气池,改建了畜禽圈舍……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月儿坪彝家新寨从此成为黑竹沟百里生态旅游文化走廊的新亮点。

      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实施以来,在我市“两县一区”,像月儿坪一样的彝家新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抓好彝家新寨住房建设的同时,我市还从健全功能出发,同步规划完善教育、医疗、商场、活动室、文体设施、污水垃圾处理、沼气设施、广电通信、菜园圈舍等“九配套”,统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群众不仅住得舒适,而且生活方便。

      彝家新寨建设实施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在146个村实施彝家新寨建设11740户;同时解决了8.05万余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和11372户群众用电困难。

      日子“火”了起来

      “1300只母鸡产蛋,按保守估计,每天能有200元左右的利润。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乡村民袁贞平2012年初和马边彝家香公司合作订单养殖山地乌骨鸡,一年下来,他估计自己的收入将超过6万元,初次在养鸡事业上尝到甜头的他笑得合不拢嘴。

      目前,马边彝族自治县已有10多个乡镇近30个村与彝家香合作建成了有机禽蛋养殖基地,2800余户村民发展成为适度规模养殖户,2012年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在我市“两县一区”,和袁贞平一样的山乡户、困难户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的种上了白竹,有的养鸡,有的养猪,有的种核桃,纷纷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利用小凉山资源富集、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优势,我市加大彝区产业扶贫力度,加快“两县一区”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目前,“两县一区”共建成茶叶、脱毒马铃薯、中药材、珍稀食用菌、黑猪、绿色土鸡等各类产业基地30个,发展各级龙头企业32家,专合组织185个。茶叶种植面积达17.18万亩;(紧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马铃薯种植初步形成1万亩核心示范片、2万亩高产展示片、7万亩辐射带动片;天麻、牛膝、红豆杉等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万亩。

      2012年,“两县一区”共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产值近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多元。此外,近三年来,我市新增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4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9.08亿元,初步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文明新风树起来

      “没想到我成了文明新生活的示范户。”1月11日,在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林丰村彝家新寨,村民常马儿卜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写着“五星家庭”的门牌挂在了自家墙上。

      常马儿卜的家,地上贴了瓷砖、墙上刮了仿瓷,电视机、储物柜、沙发等电器、家具靠墙而立,东西放得整整齐齐;整洁的卫生间里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浴霸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如今我们彝族老百姓也讲究了,不仅要上桌吃饭、衣物进柜,还要经常洗澡!”常马儿卜乐呵呵地说。

      评选“五星家庭户”、“小凉山系列之星”活动,开展“四好”支部、示范村寨、平安和谐家园等创建活动,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厨、改圈,落实彝区新生活行动“五件套”,引导编制村规民约、新寨公约……从衣食住行做起,从党员做起,从比学赶超做起。不只在林丰村,在我市“两县一区”,各种各样的文明新风活动伴随着彝家新寨建设步伐推进,彝区群众逐渐树立起健康文明、厚养薄葬等新观念。

      如今,走进小凉山,你会真切地聆听到现代文明铿锵前行的时代旋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彝家欢歌正嘹亮--乐山市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侧记

  • 2013年01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乐山市府
  •   如今的小凉山,一个个崭新的彝家新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土豆、天麻、茶叶、林木等特色产业在彝乡的土壤上生机勃勃;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村民们喜笑颜开。“丰收的美酒抬出来,甜美的歌儿唱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幸福的山寨笑起来……”歌声飞出彝家新寨,彝族同胞笑容绽放胜似索玛花开。

      自2010年12月15日我市小凉山综合扶贫攻坚推进大会召开以来,我市“两县一区”迎来跨越发展的春天。

      房子“靓”了起来

      白墙红瓦、三色花窗、冲天牛角……走进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双溪村月儿坪彝家新寨,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村改建的重点示范工程,通过2004年的整体搬迁和2011年的彝家新寨建设,双溪村共实施住房建设75户,其中月儿坪彝家新寨涉及52户232人。如今,新寨内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新建了水冲式厕所和沼气池,改建了畜禽圈舍……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月儿坪彝家新寨从此成为黑竹沟百里生态旅游文化走廊的新亮点。

      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实施以来,在我市“两县一区”,像月儿坪一样的彝家新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抓好彝家新寨住房建设的同时,我市还从健全功能出发,同步规划完善教育、医疗、商场、活动室、文体设施、污水垃圾处理、沼气设施、广电通信、菜园圈舍等“九配套”,统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群众不仅住得舒适,而且生活方便。

      彝家新寨建设实施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在146个村实施彝家新寨建设11740户;同时解决了8.05万余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和11372户群众用电困难。

      日子“火”了起来

      “1300只母鸡产蛋,按保守估计,每天能有200元左右的利润。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乡村民袁贞平2012年初和马边彝家香公司合作订单养殖山地乌骨鸡,一年下来,他估计自己的收入将超过6万元,初次在养鸡事业上尝到甜头的他笑得合不拢嘴。

      目前,马边彝族自治县已有10多个乡镇近30个村与彝家香合作建成了有机禽蛋养殖基地,2800余户村民发展成为适度规模养殖户,2012年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在我市“两县一区”,和袁贞平一样的山乡户、困难户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的种上了白竹,有的养鸡,有的养猪,有的种核桃,纷纷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利用小凉山资源富集、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优势,我市加大彝区产业扶贫力度,加快“两县一区”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目前,“两县一区”共建成茶叶、脱毒马铃薯、中药材、珍稀食用菌、黑猪、绿色土鸡等各类产业基地30个,发展各级龙头企业32家,专合组织185个。茶叶种植面积达17.18万亩;(紧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马铃薯种植初步形成1万亩核心示范片、2万亩高产展示片、7万亩辐射带动片;天麻、牛膝、红豆杉等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万亩。

      2012年,“两县一区”共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产值近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多元。此外,近三年来,我市新增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4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9.08亿元,初步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文明新风树起来

      “没想到我成了文明新生活的示范户。”1月11日,在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林丰村彝家新寨,村民常马儿卜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写着“五星家庭”的门牌挂在了自家墙上。

      常马儿卜的家,地上贴了瓷砖、墙上刮了仿瓷,电视机、储物柜、沙发等电器、家具靠墙而立,东西放得整整齐齐;整洁的卫生间里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浴霸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如今我们彝族老百姓也讲究了,不仅要上桌吃饭、衣物进柜,还要经常洗澡!”常马儿卜乐呵呵地说。

      评选“五星家庭户”、“小凉山系列之星”活动,开展“四好”支部、示范村寨、平安和谐家园等创建活动,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厨、改圈,落实彝区新生活行动“五件套”,引导编制村规民约、新寨公约……从衣食住行做起,从党员做起,从比学赶超做起。不只在林丰村,在我市“两县一区”,各种各样的文明新风活动伴随着彝家新寨建设步伐推进,彝区群众逐渐树立起健康文明、厚养薄葬等新观念。

      如今,走进小凉山,你会真切地聆听到现代文明铿锵前行的时代旋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