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市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 2013年03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过去的一年,绵阳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362亿元、219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八千元,达到8213元,居全省第五位,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国、全省296元、1212元,从2005年年均增速15以上%。

      二、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保障社会有效供给。全市持续保持了结构优化、标准提高、产能增加的强劲发展态势。实现粮食总产240.8万吨,增长0.8%;肉类总产63.5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16万吨,增长4.6%,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9.7万亩,增长4.6%,总产200.77万吨,总产值66.4亿元。林产业产值111.1亿元,增长34.6%。水产品产量10.3万吨,增长5.7%。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两个带动”作用凸显。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7亿元,增长9.9%;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8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到65%。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取得明显成效。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三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水稻制种面积分别占全省2/5和全国1/6。建立各种农产品商品基地300余万亩,获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190余个,有9个农产品被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村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已有“新农通”信息员380名、用户70万户,居全省第一。首创绵阳市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显著变化。全市江油、安县、三台3个省级示范片,涪城、游仙2个市级示范片,平武、北川、梓潼、盐亭4个县级示范片,共涉及42个乡镇、174个村、69819户、21.4万农民,全面完成3年规划任务,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联动,以片带面,以片促面,示范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示范片建设共投入66.4亿元,累计建设新民居5.2万户,新村(聚居点)467个,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11个,连片发展种植业累计24万亩,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1万户,新建硬化通村通组道路2167公里、新建改建维修渠系1820公里、整治土地25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清洁能源6.2万户,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177个。示范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以上。三台、安县、江油省级示范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争取三台、盐亭、涪城、游仙第二批示范县名额。

      五、落实惠农富民政策充分体现民生优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切实解决了农民医、学、乐、老等问题。全市累计完成修建医院353所,各类学校713所。国家各项对农直接补贴足额兑现,累计为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近10亿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救济制度等扎实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帮助农村低收入居民实现脱贫。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市有各类水利工程7.4万处;都江堰、武引灌溉工程覆盖全市,蓄引提水能力19.8亿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2.9万亩。围绕实现农耕区“全域灌溉”目标,实施了武都水库下闸蓄水、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开茂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全市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85%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农村户用沼气池总量达40万户。农机总动力达230万千瓦,连续九年保持全省第一。建成乡镇文化站271个、农家书屋1272个,成立了全国首家农家书屋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2012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63.7万亩;林改抵押18.59万亩,融资2.08亿元,流转48.91万亩,收益9104万元,林地保险985.3万亩,保额44.91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30416本,占应发证的98.59%,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86.1%。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3400本,完成实测面积49207亩。累计完成农房登记颁证2万户,面积410万平方米。启动22个乡镇124个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市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 2013年03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过去的一年,绵阳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362亿元、219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八千元,达到8213元,居全省第五位,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国、全省296元、1212元,从2005年年均增速15以上%。

      二、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保障社会有效供给。全市持续保持了结构优化、标准提高、产能增加的强劲发展态势。实现粮食总产240.8万吨,增长0.8%;肉类总产63.5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16万吨,增长4.6%,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9.7万亩,增长4.6%,总产200.77万吨,总产值66.4亿元。林产业产值111.1亿元,增长34.6%。水产品产量10.3万吨,增长5.7%。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两个带动”作用凸显。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7亿元,增长9.9%;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8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到65%。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取得明显成效。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三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水稻制种面积分别占全省2/5和全国1/6。建立各种农产品商品基地300余万亩,获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190余个,有9个农产品被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村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已有“新农通”信息员380名、用户70万户,居全省第一。首创绵阳市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显著变化。全市江油、安县、三台3个省级示范片,涪城、游仙2个市级示范片,平武、北川、梓潼、盐亭4个县级示范片,共涉及42个乡镇、174个村、69819户、21.4万农民,全面完成3年规划任务,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联动,以片带面,以片促面,示范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示范片建设共投入66.4亿元,累计建设新民居5.2万户,新村(聚居点)467个,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11个,连片发展种植业累计24万亩,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1万户,新建硬化通村通组道路2167公里、新建改建维修渠系1820公里、整治土地25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清洁能源6.2万户,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177个。示范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以上。三台、安县、江油省级示范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争取三台、盐亭、涪城、游仙第二批示范县名额。

      五、落实惠农富民政策充分体现民生优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切实解决了农民医、学、乐、老等问题。全市累计完成修建医院353所,各类学校713所。国家各项对农直接补贴足额兑现,累计为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近10亿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救济制度等扎实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帮助农村低收入居民实现脱贫。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市有各类水利工程7.4万处;都江堰、武引灌溉工程覆盖全市,蓄引提水能力19.8亿立方米,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2.9万亩。围绕实现农耕区“全域灌溉”目标,实施了武都水库下闸蓄水、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开茂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全市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85%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农村户用沼气池总量达40万户。农机总动力达230万千瓦,连续九年保持全省第一。建成乡镇文化站271个、农家书屋1272个,成立了全国首家农家书屋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2012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63.7万亩;林改抵押18.59万亩,融资2.08亿元,流转48.91万亩,收益9104万元,林地保险985.3万亩,保额44.91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30416本,占应发证的98.59%,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86.1%。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3400本,完成实测面积49207亩。累计完成农房登记颁证2万户,面积410万平方米。启动22个乡镇124个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