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 2014年11月03日 10时24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绵阳市积极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推动我市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1)农民合作社成为我市传统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纽带。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1953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达到4个,加入联合社的合作社70余个。全市国家级示范社14个,省级示范社102个,市级示范社93个。全市农民合作社注册资本达到33亿元,入社成员达到35.5万户,带动农户78.2万户,农民合作社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5亿元。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6%,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7%。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创办主体多元,投入力度加大,成员不断增多,示范基地不断扩大,服务功能和手段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规范化管理逐步加强,大大提高了合作社增效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2)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2013年4月6日,我市首家家庭农场--涪城区“山外山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到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80余家,并呈快速发展势头。家庭农场的产生与发展,让传统农户实现了由自然人经济向法人经济地位的转变,助推了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身份的转变。

      (3)农村专业大户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力量。农村专业大户,依靠流转农户承包地经营权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生产。至2014年上半年,我市种、养殖专业大户近3万户,其中种植大户(种粮、菜、果分别30亩以上)大约3000户,耕种土地约20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户约27000户,规模养殖畜禽15000万头(只)。

      (4)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的领军者。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资供销、农产品收购、加工、与农民签订生产购销合同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至2013年,全市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43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50个,实现销售收入307.4亿元。

      (5)土地流转加快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至今年6月,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79.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8.8%。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68.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5.7%。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 2014年11月03日 10时24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绵阳市积极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推动我市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1)农民合作社成为我市传统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纽带。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1953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达到4个,加入联合社的合作社70余个。全市国家级示范社14个,省级示范社102个,市级示范社93个。全市农民合作社注册资本达到33亿元,入社成员达到35.5万户,带动农户78.2万户,农民合作社年销售总收入达到85亿元。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6%,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7%。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创办主体多元,投入力度加大,成员不断增多,示范基地不断扩大,服务功能和手段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规范化管理逐步加强,大大提高了合作社增效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2)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2013年4月6日,我市首家家庭农场--涪城区“山外山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到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家庭农场380余家,并呈快速发展势头。家庭农场的产生与发展,让传统农户实现了由自然人经济向法人经济地位的转变,助推了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身份的转变。

      (3)农村专业大户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力量。农村专业大户,依靠流转农户承包地经营权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生产。至2014年上半年,我市种、养殖专业大户近3万户,其中种植大户(种粮、菜、果分别30亩以上)大约3000户,耕种土地约20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户约27000户,规模养殖畜禽15000万头(只)。

      (4)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的领军者。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资供销、农产品收购、加工、与农民签订生产购销合同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至2013年,全市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43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50个,实现销售收入307.4亿元。

      (5)土地流转加快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至今年6月,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79.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8.8%。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68.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5.7%。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