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达州市近16万名留守妇女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 2014年02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如何让居家妇女既照顾家庭又能就地就近就业?达州市妇联结合本地传统优势手工业和生态种养业发展,挖掘了9个适宜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传统手工制作和生态种养业产业项目,先后在全市7个县(市、区)打造了3个具有传统优势的市级示范基地和16个县级示范基地,使158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并影响和带动了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策引导给居家就业一个“春天” 

      对于侯琼来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但“如果没有财政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我的公司也支撑不下去”。据了解,侯琼自1981年从河南省新乡市经营副食开始,到1997年回到渠县老家筹建“渠县单晶体冰糖厂”,再到“达州市润乾实业有限公司”的成立,先后得到财政贴息小额贷款30万元。如今,她事业很成功,还是一名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先后捐款80多万元、捐物6000多件。 

      侯琼的成功除自身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据了解,2013年,在继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出台后,我市先后出台了《达州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除对符合政策条件、创办领办劳动密集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外,还给予相关费用的减免。 

      此外,达州市妇联也积极与财政、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协调沟通,帮助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协调落实政策。同时,根据妇女特点和就业愿望,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先后投入18万元分别在达川区、渠县、开江县打造了3个市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并联合市人社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居家妇女灵活就业创造了条件。 

      创新模式解决一个群体的就业难题 

      “既想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也想工作挣钱,贴补家用。”这是不少农村留守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等居家妇女群体就业的出发点。一年来,达州市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妇女就业意愿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了传统优势手工项目的就业潜力,坚持以建立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和培养人才队伍为抓手,形成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与传统优势手工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打造2个妇女手工编织企业、28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龙头企业、40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其中含市级示范基地3个,县级示范基地16个)、131个妇女发展专合组织(合作社),带动15800余名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 

      “古人常有‘因材施教’之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会根据妇女的特点,创造不同的条件促其就业。”据达州市妇联发展部负责人潘芳介绍,目前妇女居家就业的项目主要有四类,一是手工加工类,二是种植类,三是养殖类,四是商贸流通业。其中,尤以第二类企业就业人数居多,覆盖了大米、利根葛业、食用菌、花卉等多种特色经济作物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且以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专合组织等不同模式存在,为居家就业提供了极大方便。 

      手工加工类虽然有技术限制,但随着培训力度的加大,从事此类工作的妇女越来越多。如作为县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的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在经过专业培训后,除直接吸纳了80多名妇女到公司就业,还带动全县500多名妇女从事竹编生产,年产值达500万元左右。 

      强化措施让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适龄妇女走上就业岗位 

      达州市妇联将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年度计划及目标考核,明确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编印发放了《达州市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资料》,启发、引领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的城乡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在全社会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鼓励”的和谐创业就业氛围。 

      为发挥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全市各级妇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手工制作和生态种植养殖业、新型加工业、家庭农场、乡村旅游为重点,培育了17个“公司+作坊”、“公司+基地+妇女”、“公司+合作社”等多种模式的市场化运作产业实体,带动周边2000余名妇女就地就近就业。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针对城市富余的妇女劳动力,开展了以家政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服装加工、美容美发、仪态、仪表、礼仪等妇女创业技能培训,为超市、酒店、制衣厂、家政公司等微型企业输送人才600多人。对想创业敢创业的妇女,依托妇女小贷项目,开办创业培训班,激发她们的创业热情。 

      据统计,2013年,各县(市、区)妇联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竹编、刺绣、花草栽培等培训49次,培训妇女5000余人次,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市近16万名留守妇女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 2014年02月12日 00时00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如何让居家妇女既照顾家庭又能就地就近就业?达州市妇联结合本地传统优势手工业和生态种养业发展,挖掘了9个适宜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传统手工制作和生态种养业产业项目,先后在全市7个县(市、区)打造了3个具有传统优势的市级示范基地和16个县级示范基地,使158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并影响和带动了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策引导给居家就业一个“春天” 

      对于侯琼来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但“如果没有财政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我的公司也支撑不下去”。据了解,侯琼自1981年从河南省新乡市经营副食开始,到1997年回到渠县老家筹建“渠县单晶体冰糖厂”,再到“达州市润乾实业有限公司”的成立,先后得到财政贴息小额贷款30万元。如今,她事业很成功,还是一名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先后捐款80多万元、捐物6000多件。 

      侯琼的成功除自身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据了解,2013年,在继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出台后,我市先后出台了《达州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除对符合政策条件、创办领办劳动密集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外,还给予相关费用的减免。 

      此外,达州市妇联也积极与财政、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协调沟通,帮助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协调落实政策。同时,根据妇女特点和就业愿望,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先后投入18万元分别在达川区、渠县、开江县打造了3个市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并联合市人社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居家妇女灵活就业创造了条件。 

      创新模式解决一个群体的就业难题 

      “既想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也想工作挣钱,贴补家用。”这是不少农村留守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等居家妇女群体就业的出发点。一年来,达州市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妇女就业意愿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了传统优势手工项目的就业潜力,坚持以建立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和培养人才队伍为抓手,形成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与传统优势手工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打造2个妇女手工编织企业、28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龙头企业、40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其中含市级示范基地3个,县级示范基地16个)、131个妇女发展专合组织(合作社),带动15800余名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 

      “古人常有‘因材施教’之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会根据妇女的特点,创造不同的条件促其就业。”据达州市妇联发展部负责人潘芳介绍,目前妇女居家就业的项目主要有四类,一是手工加工类,二是种植类,三是养殖类,四是商贸流通业。其中,尤以第二类企业就业人数居多,覆盖了大米、利根葛业、食用菌、花卉等多种特色经济作物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且以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专合组织等不同模式存在,为居家就业提供了极大方便。 

      手工加工类虽然有技术限制,但随着培训力度的加大,从事此类工作的妇女越来越多。如作为县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的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在经过专业培训后,除直接吸纳了80多名妇女到公司就业,还带动全县500多名妇女从事竹编生产,年产值达500万元左右。 

      强化措施让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适龄妇女走上就业岗位 

      达州市妇联将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年度计划及目标考核,明确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编印发放了《达州市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资料》,启发、引领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的城乡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在全社会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鼓励”的和谐创业就业氛围。 

      为发挥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全市各级妇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手工制作和生态种植养殖业、新型加工业、家庭农场、乡村旅游为重点,培育了17个“公司+作坊”、“公司+基地+妇女”、“公司+合作社”等多种模式的市场化运作产业实体,带动周边2000余名妇女就地就近就业。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如针对城市富余的妇女劳动力,开展了以家政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服装加工、美容美发、仪态、仪表、礼仪等妇女创业技能培训,为超市、酒店、制衣厂、家政公司等微型企业输送人才600多人。对想创业敢创业的妇女,依托妇女小贷项目,开办创业培训班,激发她们的创业热情。 

      据统计,2013年,各县(市、区)妇联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竹编、刺绣、花草栽培等培训49次,培训妇女5000余人次,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