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凉山:“一园三带四大体系”工程助推精准发展

  • 2016年04月18日 09时53分
  • 来源: 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   全力打造“大凉山”中药材品牌 力争到2020年实现中药材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为贯彻落实全州扶贫攻坚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对凉山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的部署和要求,凉山州日前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全力推进凉山州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中药材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资源优势突出

      药材种类繁多

      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具有优越的气候资源优势,有药用植物2448种,药用动物91种,其中,药材资源蕴藏量占全省的20%,总量为四川之冠,且有效成份含量高、品种优,是一块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宝地,被誉为“川西南中草药宝库”。此外,我州目前正全面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林书记强调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而种植中药材技术要求低,适合居住在高二半山文化水平低的贫困居民种植,可着力形成核桃套中药材的林上林下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1.69万亩,鲜活总产量1.17万吨,种植农户1747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4个;中药材制药企业1家;中药材研发机构1个。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冕宁、普格、木里、布拖、越西、雷波、美姑等11个县(市),种植规模和种植种类不等,以木里、布拖、西昌、会东、德昌种植较多。种植品种主要有:续断、附子、重楼、川乌、紫堆菊、党参、金铁锁、白芨、三七、西洋参、当归、秦艽、草乌、金银花、防风、当归、天麻、金盆草、龙胆草、砂仁、独活21种,种植模式以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三种形式为主。州农牧局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周海波表示,凉山州位于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市场的交汇处,是我国对外的重要陆路通道,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毗邻云南的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对中药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同时,国内中药市场迅速增长,一批传统的中药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药材、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我州中药材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加工企业少,发展资金紧缺,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大,以致受制约,因此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药材发展,打造“大凉山”中药材品牌。

      科学助推发展

      创新构建平台

      根据规划,凉山州将以中药产业现代化为目标,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药材种植聚集区,建成一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打造一批药材品牌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支撑和较大影响力的中药材市场体系,扩大我州中药材的知名度,产业影响力明显提升,产业水平居于省内前列,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遵循中药材道地性及因地制宜原则,规划凉山州中药材“一园三带四大体系”工程,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低山河谷流域标准化种植产业带、二半山规模化生态产业带和高寒山区规模化生态产业带,加快构建药源生产体系、中药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中药产业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万余公顷,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中药材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加强产业建设组织领导,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立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制定和实施中药材产业中长期规划,加快中药材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尤其是在二半山、高二半山贫困山区实现订单生产;通过科学布局、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种植示范基地,打造我州中药材种植升级版。优化产业布局,加速产业聚集,按照“产业协同、链条延伸、特色突出、循环发展”的思路,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积极引进上下游产品和相关配套产业,加速产业向园区聚集。加强创新驱动,培育优势品种,大力发展道地特色品种,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大品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临床医疗机构、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等方面优势,打造现代中药发展战略支点和创新药物研发平台。

      打造优势品牌

      实现全面小康

      到2020年,力争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中药材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0.45万亩,其中优良种子繁育基地1500亩、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3000亩;重点培育布拖附子、普格铁皮石斛、雷波山葵、金阳砂仁、木里续断、越西黄芪、昭觉当归等7个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材产品优势品牌,将布拖县打造为“全国附子第一大县”;进驻生物医药加工企业7家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7.6亿元以上;继续扶持现有“好医生”药业等重点企业开发高端新药,其中,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企业4家;建成1个综合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中药材商贸龙头企业,使全州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7000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年交易量达到24000吨,市场交易额达到5亿元。培育中药材骨干流通企业3户,其中,通过GSP(药品供应管理规范)认证2家;中药材技术信息服务网覆盖100%的乡镇中药材产区和60%以上的行政村中药材产区。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凉山:“一园三带四大体系”工程助推精准发展

  • 2016年04月18日 09时53分
  • 来源: 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
  •   全力打造“大凉山”中药材品牌 力争到2020年实现中药材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为贯彻落实全州扶贫攻坚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对凉山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的部署和要求,凉山州日前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全力推进凉山州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中药材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资源优势突出

      药材种类繁多

      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具有优越的气候资源优势,有药用植物2448种,药用动物91种,其中,药材资源蕴藏量占全省的20%,总量为四川之冠,且有效成份含量高、品种优,是一块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宝地,被誉为“川西南中草药宝库”。此外,我州目前正全面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林书记强调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而种植中药材技术要求低,适合居住在高二半山文化水平低的贫困居民种植,可着力形成核桃套中药材的林上林下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1.69万亩,鲜活总产量1.17万吨,种植农户1747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4个;中药材制药企业1家;中药材研发机构1个。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冕宁、普格、木里、布拖、越西、雷波、美姑等11个县(市),种植规模和种植种类不等,以木里、布拖、西昌、会东、德昌种植较多。种植品种主要有:续断、附子、重楼、川乌、紫堆菊、党参、金铁锁、白芨、三七、西洋参、当归、秦艽、草乌、金银花、防风、当归、天麻、金盆草、龙胆草、砂仁、独活21种,种植模式以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三种形式为主。州农牧局经济作物管理站副站长周海波表示,凉山州位于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市场的交汇处,是我国对外的重要陆路通道,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毗邻云南的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对中药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同时,国内中药市场迅速增长,一批传统的中药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药材、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我州中药材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加工企业少,发展资金紧缺,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大,以致受制约,因此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药材发展,打造“大凉山”中药材品牌。

      科学助推发展

      创新构建平台

      根据规划,凉山州将以中药产业现代化为目标,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药材种植聚集区,建成一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打造一批药材品牌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种植与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支撑和较大影响力的中药材市场体系,扩大我州中药材的知名度,产业影响力明显提升,产业水平居于省内前列,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遵循中药材道地性及因地制宜原则,规划凉山州中药材“一园三带四大体系”工程,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低山河谷流域标准化种植产业带、二半山规模化生态产业带和高寒山区规模化生态产业带,加快构建药源生产体系、中药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中药产业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万余公顷,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中药材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加强产业建设组织领导,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立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制定和实施中药材产业中长期规划,加快中药材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尤其是在二半山、高二半山贫困山区实现订单生产;通过科学布局、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种植示范基地,打造我州中药材种植升级版。优化产业布局,加速产业聚集,按照“产业协同、链条延伸、特色突出、循环发展”的思路,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积极引进上下游产品和相关配套产业,加速产业向园区聚集。加强创新驱动,培育优势品种,大力发展道地特色品种,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药大品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临床医疗机构、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等方面优势,打造现代中药发展战略支点和创新药物研发平台。

      打造优势品牌

      实现全面小康

      到2020年,力争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中药材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0.45万亩,其中优良种子繁育基地1500亩、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3000亩;重点培育布拖附子、普格铁皮石斛、雷波山葵、金阳砂仁、木里续断、越西黄芪、昭觉当归等7个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材产品优势品牌,将布拖县打造为“全国附子第一大县”;进驻生物医药加工企业7家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7.6亿元以上;继续扶持现有“好医生”药业等重点企业开发高端新药,其中,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企业4家;建成1个综合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中药材商贸龙头企业,使全州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7000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年交易量达到24000吨,市场交易额达到5亿元。培育中药材骨干流通企业3户,其中,通过GSP(药品供应管理规范)认证2家;中药材技术信息服务网覆盖100%的乡镇中药材产区和60%以上的行政村中药材产区。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