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决战决胜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双拥创建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达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以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开放合作三大发展战略为指引,加快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已于“十二五”期间跨入全省“千亿俱乐部”。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50.8亿元,五年净增5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31.7亿元,是五年前的2.2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9.15亿元,是五年前的2.6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23884元、10688元。全市七个县(市、区)中,经济总量全部跨入100亿元行列,其中3个超过200亿元。经济的加快发展,为我市支持国防军队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厚重红色文化激发双拥创建活力
达州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军政军民团结奋斗,为中国革命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革命军队创建时期,川东第一支革命武装在达州诞生,宣汉一个县组建了红33军,全国唯一;达州8万人参加红军、l万人参加游击队、70万人次参加支前,2万人壮烈牺牲,“万源保卫战”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达州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等50多名共和国将军,在全国名列第四。抗战时期,18万达州儿女参军抗日、5万人阵亡;抗战后方,达州人民积极出工出力、捐款捐物,出动劳工修筑汉渝公路、梁山机场,并捐赠了大量的资金、物资。抗美援朝时期,达州军分区调出一个建制团并重组一个步兵营入朝作战,各县成立“抗美援朝分会”向前线捐献人民币95.8万元。新中国建设时期,达州支持国家“三线”建设,为建设基地提供了坚强的劳工和土地保障,驻达部队官兵、民兵成建制参加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组建数十万人会战襄渝铁路,为国家战略性工程作出重大贡献。80年代初,全国首批组建的3个预备役师之一、四川唯一的一个预备役师建于达州,达州人民踊跃出钱出力,为一个师部五个团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保障,直到其1999年才转至成都及其周边。达州支前拥军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发扬,历久弥新,更加浓烈、更具活力。
刚性部署要求坚定双拥创建决心
市委、市政府和达州军分区深刻认识到:没有双拥工作的率先,就没有达州的率先;没有驻达部队的发展,就没有军地的共同发展;没有优抚安置对象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坚持“党管武装”不动摇,健全完善了军地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走访慰问、新任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宣誓、军事日和检查评比等多项制度,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军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特别在全市树立军地发展“一盘棋”思想,市县乡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创模工作落地生根。具体做到了“四个刚性”:一是对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刚性安排。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写入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并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每年跟进安排,持续加力增强全市700万人民重视国防、抓好双拥的决心和意志。二是对双拥工作机构刚性配备。市双拥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担任,双拥办正、副主任按正、副县级实职配备,人员、经费、场所全部专项予以保障,7个县(市、区)、307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219个村(社区)同步跟进,双拥工作网络实现全覆盖。三是对双拥工作经费刚性预算。全市近五年累计投入国防建设经费8.5亿元,双拥经费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5个百分点。四是对双拥工作任务刚性考核。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既列入党管武装单项考核,又列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计入“一把手”工作实绩档案,作为奖优罚劣、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军地携手同心提升双拥创建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强力领导和国家民政部、全国双拥办、省民政厅及省双拥办的悉心指导下,达州党政军民同心携手全力共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各项工作取得了务实成效。
支持国防建设做到四个“全面提升”。一是国防教育培训水平全面提升。将国防教育作为党委中心组必学内容、作为干部培训必训课目、作为中学生入学必修课程,全市每年接受国防教育的干部达1.1万余人次、学生达8万人次。二是国防特色教育载体打造全面提升。建成以“张爱萍故居”和“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为核心的“神剑园”景区;改扩建市县烈士陵园5所,迁入散葬烈士墓18000余座;修缮打造了万源保卫战陈列馆、巴山红军公园、红色渠县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市县和相关部门共同筹资3600万元,建成集部队训练、学生军训、紧急避险、大型器材库室于一体的市国防教育综合训练基地,年均承训学生和企事业员工2万余名。去年8月,我市16名学生代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参加全国第二届学生军事训练营活动荣获团体第一名,4个竞赛科目均位列第一。三是军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坚持国防用地优先划拨、设施设备优先保障、官兵困难优先办理“三个优先”,累计无偿划拨土地913亩、投入资金2.9亿元,完成3个师级单位、5个团级单位新营区和4个训练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达州军供站、医疗所及野外保障设施的改造升级,市军供站成功创建为全国重点军供站,4个军休所规范化建设、7个县级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全面达标。四是拥军自觉意识全面提升。将每年3月、8月定为双拥宣传月,大力开展纪念红军入川、红33军成立、万源保卫战胜利等系列宣传,举办国防书画展、“十佳军嫂”评选、国防知识电视公开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件大事”评选、“文化进军营”等活动,先后有75个社会组织为驻达部队提供服务并援建军营图书室29个,军民鱼水深情进一步巩固发展。
优抚安置双拥政策落实实现“三个100%”。一是优待政策100%顶格落实。达州是兵源大市,年平均征集3000余人,全市老红军、老八路、参战参试、带病回乡等优抚对象近40万人,享受待遇8.6万余人。全面落实优抚安置双拥政策,对补助、抚恤资金坚持实行打卡直发;先后两次提高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年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4600万元;主动解决驻达军人子女入学问题,对驻达部队随军未就业家属每人每月补助按时兑现;对立功现役军人给予奖励,鼓励军人建功立业。二是退役军人100%妥善安置。近年来,副团以上军转干部全部实职安置,营级以下干部全部安排为公务员;给退役士兵发放地方生活补助经费达到2.6亿元;新兵役法颁布4年以来。对1.3万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以县为单位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鼓励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三是关爱帮扶100%全面覆盖。积极开展“关爱功臣”活动,筹集资金2000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1250户“住房难”问题;加大优抚对象救助,发放医疗补助4000万元、临时救助1500万元,并将3348户贫困优抚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派出专人“挂包帮”,扶助其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驻达部队参与达州建设突出“四个主动”。驻达部队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一是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近5年的暴雨洪灾和突发事件中,驻达官兵紧急出动参与抢险救灾2123次、疏散救援群众28万人次,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35亿元以上。二是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反恐防暴专项治理、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和“元九”登高等重大任务中,广大武警官兵规范文明承担安全保卫工作,保证了各项重大活动顺利进行。三是主动投入城乡经济建设。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八城同创”和幸福新村、平安校园、双拥示范街、文明社区等“六个共建”工作,主动融入、竭诚服务驻地经济社会建设。四是主动参与扶贫攻坚。驻达官兵心系困难群众,定点帮扶17个贫困村寨,结对助学贫困学生120余人次,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的为民爱民情怀,“民拥军、军爱民”的鱼水深情得到不断升华和发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