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华蓥市宣战贫困 逐梦小康

  • 2016年06月28日 09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这是贫困县华蓥的“贫困账单”:25个贫困村,城乡贫困群众4889户12807人,贫困总量不大,但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

      这是华蓥没有退路的战役: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占总数73%,产业扶贫难度大,财政兜底压力大。

      2015年以来,广安华蓥市提出“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全域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筹集资金1.6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06个,助贫增收人均890元。预计2016年减贫5428人,贫困人口降至304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5月30日中午,华蓥市明月镇竹河村“第一书记”籍宁刚从成都学习回来,就赶往村里的扶贫产业基地,指导村民进行蜜桃与辣椒的管理。籍宁是省质监局下派干部。从大城市到农村任职以来,籍宁坚持吃住在村上。一年来,竹河村已经有了显著变化。

      华蓥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双组长”制和“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制总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目标、时限、效果、责任“四定”制度。

      今年以来,该市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0余次,列出重点项目清单106个,锁定“路线图”、倒排“时间表”,做到责任明、任务清。

      华蓥市大力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形成产业扶持、易地搬迁、政策兜底等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将50%以上的涉农资金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力争今年整合项目资金不低于2亿元,市本级配套资金5000万元,确保脱贫攻坚有资金支持。

      华蓥市还成立市纪委书记挂帅的联合督查组,形成“旬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年奖惩”的督查考核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职能,帮助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建立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扶贫政策落实及扶贫成效调查、贫困对象满意度测评;定期召开脱贫攻坚现场评比会,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把政策兜底作为直接的扶贫举措

      针对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占总数的73%这个最大难题,华蓥加大政策兜底,以专项资金不崩盘为底线,全年计划投入6000万元,最大力度织密筑牢“民生兜底网”。

      华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逐步实现农村低保线和国家贫困线“两线合一”。目前已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升至260元/月、150元/月,提高幅度达23.8%、66.7%,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了“先诊疗后结算”制度,新农合报销取消起付线并提高5个百分点,报销后的自付部分按70%予以救助并逐年提升。每年设立100万元特困帮扶资金,逐步实现贫困对象就医零支付。

      截至目前,已兑现各类政策兜底资金980余万元,惠及贫困对象27182人次。

      华蓥市还将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30余类常见病种纳入大额门诊特殊补偿范围,将重特大疾病救助由15种增至22种;创新“一站式”服务,贫困对象凭卡在入读学校兑现“三免一助”政策,根据入学阶段分类免除午餐保教费、营养改善自负费和住宿费,并按每人每年1000元—5000元标准予以全额资助;市域内贫困对象低保覆盖率、孤儿五保供养满足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助率、医疗救助率、学生就学资助率均达100%。

      此外,华蓥市还率先将城镇扶贫纳入专项行动,创新城镇贫困户帮扶机制,安排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175户354名城镇贫困对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租房租房补贴、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就业扶持等五大政策帮扶措施,力争年内50%以上城镇贫困户脱贫。目前,已累计兑现各类帮扶资金180万元,城镇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满足率已达到100%。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坚实保障

      观音溪镇高坪村海拔位置高、交通相对落后,是华蓥市25个贫困村之一。遇到干旱天气,村民吃水只有到深沟里去排队取水,非常不方便。

      “十二五”末,华蓥市将福星集中供水站项目纳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029万元,建设了福星供水站,并于2015年6月完工,可解决观音溪、庆华、溪口等3个镇10个村的1.2万村民饮水难题。

      华蓥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最坚实的保障,按照“整体规划到位、分清轻重缓急、有序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坚持“快”字当头,分解落实农村路网、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张军令状、一幅作战图,力争所有项目10月底前竣工,最快发挥扶贫效益。

      华蓥重点实施了交通路网、兴业安居、生态修复、农田水利等工程,将25个贫困村道路建设纳入全市农村公路整体规划、优先实施,对生活在“四大特殊贫困类区”、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众,实施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的保障安居工程,改善搬迁群众生存和发展环境,优化村庄布局,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洁净水八大行动,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把物质精神“双脱贫”作为奋斗目标

      6月4日,位于禄市镇的海棠博览园和“百万玫瑰·梦幻花海”,迎来了周末短期游的小高峰,周边的一些贫困户也瞄准商机,做起了餐饮、住宿等生意。

      华蓥市把产业发展作为最长效的支撑,因地制宜发展花卉、梨、葡萄等特色产业,坚持“企业+基地+专合社(种养大户)+贫困户”产业化发展路子,连片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广实施“复三七”“反租倒包”等利益链接机制,力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6.64万亩,年均助农增收700元以上。

      5月19日,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来到观音溪镇跳石沟村,将筹集到的16万元资金捐赠给村里,用于扶贫开发。

      华蓥市把社会扶贫作为有力补充,实施“互联网+脱贫攻坚”工程,形成干部、工商户、居民户“N+1”大扶贫格局,探索建立“企业联贫帮困”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支持领创等企业在贫困对象家开办“扶贫车间”,引导有条件的贫困对象实行家庭作坊式代工,企业统一培训、指导、服务、收购,带动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86个贫困家庭年增收近万元。

      华蓥市通过党建引领、扶贫扶志、典型示范三大重点,让贫困对象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探索开展“让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挑选20名“第一书记”,遴选47名优秀干部组成25个驻村工作组,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着力建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堡垒;从市管党费列支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支持25个贫困村加强基层党建、帮扶党员贫困户,实现以党建带脱贫。

      华蓥还深入开展“洁美家园”创建活动,评选“洁美文明院坝”“洁美文明户”,引导贫困对象养成好习惯,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游青)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华蓥市宣战贫困 逐梦小康

  • 2016年06月28日 09时4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这是贫困县华蓥的“贫困账单”:25个贫困村,城乡贫困群众4889户12807人,贫困总量不大,但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

      这是华蓥没有退路的战役: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占总数73%,产业扶贫难度大,财政兜底压力大。

      2015年以来,广安华蓥市提出“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全域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筹集资金1.6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06个,助贫增收人均890元。预计2016年减贫5428人,贫困人口降至304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

      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5月30日中午,华蓥市明月镇竹河村“第一书记”籍宁刚从成都学习回来,就赶往村里的扶贫产业基地,指导村民进行蜜桃与辣椒的管理。籍宁是省质监局下派干部。从大城市到农村任职以来,籍宁坚持吃住在村上。一年来,竹河村已经有了显著变化。

      华蓥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双组长”制和“五个一”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制总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目标、时限、效果、责任“四定”制度。

      今年以来,该市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0余次,列出重点项目清单106个,锁定“路线图”、倒排“时间表”,做到责任明、任务清。

      华蓥市大力整合各类政策、项目、资金,形成产业扶持、易地搬迁、政策兜底等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将50%以上的涉农资金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力争今年整合项目资金不低于2亿元,市本级配套资金5000万元,确保脱贫攻坚有资金支持。

      华蓥市还成立市纪委书记挂帅的联合督查组,形成“旬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年奖惩”的督查考核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职能,帮助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建立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扶贫政策落实及扶贫成效调查、贫困对象满意度测评;定期召开脱贫攻坚现场评比会,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把政策兜底作为直接的扶贫举措

      针对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占总数的73%这个最大难题,华蓥加大政策兜底,以专项资金不崩盘为底线,全年计划投入6000万元,最大力度织密筑牢“民生兜底网”。

      华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逐步实现农村低保线和国家贫困线“两线合一”。目前已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升至260元/月、150元/月,提高幅度达23.8%、66.7%,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了“先诊疗后结算”制度,新农合报销取消起付线并提高5个百分点,报销后的自付部分按70%予以救助并逐年提升。每年设立100万元特困帮扶资金,逐步实现贫困对象就医零支付。

      截至目前,已兑现各类政策兜底资金980余万元,惠及贫困对象27182人次。

      华蓥市还将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30余类常见病种纳入大额门诊特殊补偿范围,将重特大疾病救助由15种增至22种;创新“一站式”服务,贫困对象凭卡在入读学校兑现“三免一助”政策,根据入学阶段分类免除午餐保教费、营养改善自负费和住宿费,并按每人每年1000元—5000元标准予以全额资助;市域内贫困对象低保覆盖率、孤儿五保供养满足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助率、医疗救助率、学生就学资助率均达100%。

      此外,华蓥市还率先将城镇扶贫纳入专项行动,创新城镇贫困户帮扶机制,安排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175户354名城镇贫困对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租房租房补贴、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就业扶持等五大政策帮扶措施,力争年内50%以上城镇贫困户脱贫。目前,已累计兑现各类帮扶资金180万元,城镇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满足率已达到100%。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坚实保障

      观音溪镇高坪村海拔位置高、交通相对落后,是华蓥市25个贫困村之一。遇到干旱天气,村民吃水只有到深沟里去排队取水,非常不方便。

      “十二五”末,华蓥市将福星集中供水站项目纳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029万元,建设了福星供水站,并于2015年6月完工,可解决观音溪、庆华、溪口等3个镇10个村的1.2万村民饮水难题。

      华蓥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最坚实的保障,按照“整体规划到位、分清轻重缓急、有序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坚持“快”字当头,分解落实农村路网、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张军令状、一幅作战图,力争所有项目10月底前竣工,最快发挥扶贫效益。

      华蓥重点实施了交通路网、兴业安居、生态修复、农田水利等工程,将25个贫困村道路建设纳入全市农村公路整体规划、优先实施,对生活在“四大特殊贫困类区”、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众,实施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主的保障安居工程,改善搬迁群众生存和发展环境,优化村庄布局,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洁净水八大行动,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把物质精神“双脱贫”作为奋斗目标

      6月4日,位于禄市镇的海棠博览园和“百万玫瑰·梦幻花海”,迎来了周末短期游的小高峰,周边的一些贫困户也瞄准商机,做起了餐饮、住宿等生意。

      华蓥市把产业发展作为最长效的支撑,因地制宜发展花卉、梨、葡萄等特色产业,坚持“企业+基地+专合社(种养大户)+贫困户”产业化发展路子,连片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广实施“复三七”“反租倒包”等利益链接机制,力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6.64万亩,年均助农增收700元以上。

      5月19日,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来到观音溪镇跳石沟村,将筹集到的16万元资金捐赠给村里,用于扶贫开发。

      华蓥市把社会扶贫作为有力补充,实施“互联网+脱贫攻坚”工程,形成干部、工商户、居民户“N+1”大扶贫格局,探索建立“企业联贫帮困”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支持领创等企业在贫困对象家开办“扶贫车间”,引导有条件的贫困对象实行家庭作坊式代工,企业统一培训、指导、服务、收购,带动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86个贫困家庭年增收近万元。

      华蓥市通过党建引领、扶贫扶志、典型示范三大重点,让贫困对象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探索开展“让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挑选20名“第一书记”,遴选47名优秀干部组成25个驻村工作组,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着力建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堡垒;从市管党费列支扶贫专项资金25万元,支持25个贫困村加强基层党建、帮扶党员贫困户,实现以党建带脱贫。

      华蓥还深入开展“洁美家园”创建活动,评选“洁美文明院坝”“洁美文明户”,引导贫困对象养成好习惯,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游青)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