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成都与甘孜携手 迈向共同富裕小康路

  • 2016年08月23日 17时20分
  • 来源: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巴塘县牧民新村



      开栏语

      一日援藏人,一生汉藏情。今年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第一轮对口援藏工作5周年。7月初,成都各个媒体的记者兵分两路,走进甘孜州得荣、巴塘、白玉、炉霍、道孚、丹巴等地,深入藏区村寨,用心记录过去5年援藏工作的成都印记,倾听成都援藏人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短短一周的采访,记者看到了许多全新的援藏工程项目,感受到成都援藏干部无私的奉献,体会到了藏族群众浓浓的谢意;也结识了把藏族女孩当亲生女儿对待的双流干部李彦自,看到了2015国道线上璀璨明珠王大龙村的变化,见证了太阳谷种植的葡萄酿出“法兰西”品质的美酒。即日起,本报将推出“援藏甘孜行”系列报道,从城建、卫生、教育、医疗和汉藏情深等多个方面,回顾成都援藏5年风雨路。

      7月的甘孜,连日阴雨,采访组奔波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时会有泥石流和塌方的袭扰,采访非常辛苦。但每到一处采访点,就会有热情的藏族同胞簇拥而上,拉着成都援藏干部,一声声亲切地呼唤着“珍切波”(藏语“恩人”的意思),让我们感受到成都5年援藏工作换来的藏族群众的认可和感谢,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也被浓浓的汉藏情深消弭无形。

      2012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第一轮5年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市10个区县承担了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的工作任务。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将对口援藏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和全市宣传计划,切实履行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精心组织、高效推进。在资金援助、规划援助、民生和产业援助、社会管理援助、智力援助等方面鼎力相助,为藏区从输血到造血,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五度春秋,1800多天风雨。真心倾力的成都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加快构建市县乡三级援藏整体联动、资金物资人才三项资源统筹安排、政府企业社会三支力量协同参与的援藏工作长效机制,着力帮扶藏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富民惠民渠道、加强人才培育孵化、促进区域合作共赢,倾力倾情、有力有序推进援藏工作,为推动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建设贡献了成都力量,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成都篇章让花更艳。

      12.21亿元

      援助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

      深情援藏,助力甘孜州藏区群众产业发展,自2012年以来,我市一直将资金保障作为援藏的关键工作之一来抓。

      2012年起,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成都10个区县按不少于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  12.21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已划入共管账户11.4亿元,投入使用9.34亿元。此外,成都市还主动作为,增量实施对口援藏的任务,额外投入援助资金3.2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安排4266万元,用于援建甘孜州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等项目和康定“11•22”抗震救灾;各区县在0.5%以外额外投入帮扶资金2.85亿元。

      资金援藏,优化资金的投放领域尤为重要。成华区充分发挥援建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不断创新对口援助理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丹巴引来20多亿元社会资金注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援建资金效应放大近30倍,形成了政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援藏工作新局面。

      龙泉驿区把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等项目,夯实甘孜民生和产业基础。2012年——2016年,龙泉驿区通过实施“金凤凰”异地培养工程,累计接收340名甘孜优秀贫困农牧民子女免费就读。

      用心的新津人,更是想方设法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经过新津援藏干部牵线搭桥,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薛峰先生一次性向巴塘教育局捐赠100万元;成都市计量院与巴塘县签订了友好互助协议,并一次性支持巴塘县社会事业发展资金25万元;新津总商会号召新津企业家成立了“光彩耀巴塘”基金,今年首次向巴塘捐赠近20万元的教育物资,并将长期给予巴塘教育资金和物资支持……援藏期间,新津援藏工作队先后为巴塘争取专项资金和社会各界资金援助达1200余万元。

      13.29亿元

      保障372个援藏项目顺利推进

      7月10日14时,虽然距离离开只有十天时间,但在甘孜州白玉县偶曲河防洪避险广场综合工程的施工场地上,武侯区和崇州市的援藏干部一行5人又一次到来,“项目到了最后阶段,临走之前每天都想来看一眼,5年时间了,终于快要完工了。”武侯区援藏队领队曾咏梅仔细向现场的施工队询问了情况后,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在她看来,看到项目完工,走得才放心。

      “抓发展就是抓项目。”5年来,成都援藏工作队依托我市成熟的项目管理推进经验,充分结合甘孜州情,在项目资金安排、管理、推进等方面,稳步推进援藏项目顺利实施。

      201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援藏工作计划安排,成都援藏工作进入第一轮5年的收官阶段,许多援建项目进行到关键攻坚阶段,援藏工作迎来大考。

      5年时间里,全市共确立援藏项目372个,总投资13.29亿元。其中,民生项目148个,总投资5.79亿元,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2.78亿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启动,投入资金9.77亿元;民生和产业项目已分别投入资金4.49亿元和1.46亿元,完成项目267个,投入资金6.29亿元。

      此外,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我市积极探索建立“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培训引导”三位一体的就业增收机制,高新区“汉藏药材驯养”、武侯区“七大惠民产业示范基地”、青羊区“郎安同翁甲”酒庄、成华区“职业技术培训”等项目,通过股本分红、招工用人、保底统购等形式,受益农牧民5789户。

      人才提升

      778名援藏干部共写汉藏情深

      “将藏区原有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使之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习惯。”2015年5月,青羊区援藏干部叶含勇在挂职得荣县住建局时,和当地工作人员群策群力,一起制定了《得荣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得荣县建设工程实施现场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条例和暂行办法,弥补了得荣县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与藏区工作人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让当地的藏区干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5年援藏路,成都人尽己所能,与藏区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学习,为甘孜州人才提升计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2年以来,成都市多层次实施对口支援地区人才培养提升计划,推进人才资源向受援藏区辐射和共享,全市选派两批共778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教育卫生等系统安排专业人才进藏工作2783人次。各援助区县组织举办专题培训班(期)1685次,带动培训各类人才31531人次,接收挂职锻炼培养392人。异地培养藏区中小学生872名。

      “时间到哪去了/如果在高原你就去问雪花/雪花是高原时间的针脚/今天第一片雪花到了/高原的冬天就到了……”这是2015年冬天来临时,锦江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王耀军写下的一首小诗《高原时间》,以纪念他援藏的第三个年头,也写出了778名援藏干部共同的故事。(记者 赵荣昌 摄影 谢明刚)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与甘孜携手 迈向共同富裕小康路

  • 2016年08月23日 17时20分
  • 来源: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
  • 巴塘县牧民新村



      开栏语

      一日援藏人,一生汉藏情。今年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第一轮对口援藏工作5周年。7月初,成都各个媒体的记者兵分两路,走进甘孜州得荣、巴塘、白玉、炉霍、道孚、丹巴等地,深入藏区村寨,用心记录过去5年援藏工作的成都印记,倾听成都援藏人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短短一周的采访,记者看到了许多全新的援藏工程项目,感受到成都援藏干部无私的奉献,体会到了藏族群众浓浓的谢意;也结识了把藏族女孩当亲生女儿对待的双流干部李彦自,看到了2015国道线上璀璨明珠王大龙村的变化,见证了太阳谷种植的葡萄酿出“法兰西”品质的美酒。即日起,本报将推出“援藏甘孜行”系列报道,从城建、卫生、教育、医疗和汉藏情深等多个方面,回顾成都援藏5年风雨路。

      7月的甘孜,连日阴雨,采访组奔波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时会有泥石流和塌方的袭扰,采访非常辛苦。但每到一处采访点,就会有热情的藏族同胞簇拥而上,拉着成都援藏干部,一声声亲切地呼唤着“珍切波”(藏语“恩人”的意思),让我们感受到成都5年援藏工作换来的藏族群众的认可和感谢,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也被浓浓的汉藏情深消弭无形。

      2012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第一轮5年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市10个区县承担了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的工作任务。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将对口援藏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和全市宣传计划,切实履行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精心组织、高效推进。在资金援助、规划援助、民生和产业援助、社会管理援助、智力援助等方面鼎力相助,为藏区从输血到造血,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五度春秋,1800多天风雨。真心倾力的成都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加快构建市县乡三级援藏整体联动、资金物资人才三项资源统筹安排、政府企业社会三支力量协同参与的援藏工作长效机制,着力帮扶藏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富民惠民渠道、加强人才培育孵化、促进区域合作共赢,倾力倾情、有力有序推进援藏工作,为推动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建设贡献了成都力量,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成都篇章让花更艳。

      12.21亿元

      援助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

      深情援藏,助力甘孜州藏区群众产业发展,自2012年以来,我市一直将资金保障作为援藏的关键工作之一来抓。

      2012年起,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成都10个区县按不少于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  12.21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已划入共管账户11.4亿元,投入使用9.34亿元。此外,成都市还主动作为,增量实施对口援藏的任务,额外投入援助资金3.2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安排4266万元,用于援建甘孜州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等项目和康定“11•22”抗震救灾;各区县在0.5%以外额外投入帮扶资金2.85亿元。

      资金援藏,优化资金的投放领域尤为重要。成华区充分发挥援建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不断创新对口援助理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丹巴引来20多亿元社会资金注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援建资金效应放大近30倍,形成了政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援藏工作新局面。

      龙泉驿区把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等项目,夯实甘孜民生和产业基础。2012年——2016年,龙泉驿区通过实施“金凤凰”异地培养工程,累计接收340名甘孜优秀贫困农牧民子女免费就读。

      用心的新津人,更是想方设法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经过新津援藏干部牵线搭桥,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薛峰先生一次性向巴塘教育局捐赠100万元;成都市计量院与巴塘县签订了友好互助协议,并一次性支持巴塘县社会事业发展资金25万元;新津总商会号召新津企业家成立了“光彩耀巴塘”基金,今年首次向巴塘捐赠近20万元的教育物资,并将长期给予巴塘教育资金和物资支持……援藏期间,新津援藏工作队先后为巴塘争取专项资金和社会各界资金援助达1200余万元。

      13.29亿元

      保障372个援藏项目顺利推进

      7月10日14时,虽然距离离开只有十天时间,但在甘孜州白玉县偶曲河防洪避险广场综合工程的施工场地上,武侯区和崇州市的援藏干部一行5人又一次到来,“项目到了最后阶段,临走之前每天都想来看一眼,5年时间了,终于快要完工了。”武侯区援藏队领队曾咏梅仔细向现场的施工队询问了情况后,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在她看来,看到项目完工,走得才放心。

      “抓发展就是抓项目。”5年来,成都援藏工作队依托我市成熟的项目管理推进经验,充分结合甘孜州情,在项目资金安排、管理、推进等方面,稳步推进援藏项目顺利实施。

      201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援藏工作计划安排,成都援藏工作进入第一轮5年的收官阶段,许多援建项目进行到关键攻坚阶段,援藏工作迎来大考。

      5年时间里,全市共确立援藏项目372个,总投资13.29亿元。其中,民生项目148个,总投资5.79亿元,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2.78亿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启动,投入资金9.77亿元;民生和产业项目已分别投入资金4.49亿元和1.46亿元,完成项目267个,投入资金6.29亿元。

      此外,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我市积极探索建立“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培训引导”三位一体的就业增收机制,高新区“汉藏药材驯养”、武侯区“七大惠民产业示范基地”、青羊区“郎安同翁甲”酒庄、成华区“职业技术培训”等项目,通过股本分红、招工用人、保底统购等形式,受益农牧民5789户。

      人才提升

      778名援藏干部共写汉藏情深

      “将藏区原有的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使之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习惯。”2015年5月,青羊区援藏干部叶含勇在挂职得荣县住建局时,和当地工作人员群策群力,一起制定了《得荣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得荣县建设工程实施现场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条例和暂行办法,弥补了得荣县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与藏区工作人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让当地的藏区干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5年援藏路,成都人尽己所能,与藏区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学习,为甘孜州人才提升计划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2年以来,成都市多层次实施对口支援地区人才培养提升计划,推进人才资源向受援藏区辐射和共享,全市选派两批共778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教育卫生等系统安排专业人才进藏工作2783人次。各援助区县组织举办专题培训班(期)1685次,带动培训各类人才31531人次,接收挂职锻炼培养392人。异地培养藏区中小学生872名。

      “时间到哪去了/如果在高原你就去问雪花/雪花是高原时间的针脚/今天第一片雪花到了/高原的冬天就到了……”这是2015年冬天来临时,锦江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王耀军写下的一首小诗《高原时间》,以纪念他援藏的第三个年头,也写出了778名援藏干部共同的故事。(记者 赵荣昌 摄影 谢明刚)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