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五大举措 进一步推进宜宾绿色发展

  • 2016年08月24日 11时40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字体:
  •   优化绿色发展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决定》要求通过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实行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强化国土空间治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等,优化绿色发展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宜宾将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页岩气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

      同时,加快编制宜宾市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规划,形成生态优美、交通通畅、经济协调、市场统一、机制科学的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规划实施一批沿江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推动流域协同治理,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确处理江岸水陆关系、干流支流关系和上下游关系,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优先发展低污染、高效益替代产业,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推进建设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沿江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提升环境质量

      《决定》要求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三大战役”,加快提升环境质量。

      其中,将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工程、实施抑制城市扬尘工程、实施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工程、实施治理机动车船污染工程、实施控制秸秆焚烧工程等。通过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工程、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实施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实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程等,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到2020年,市、县(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三江”及其一级支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市、县(区)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 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决定》通过加强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江河湿地修复治理、加强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将坚持“一心、二环、三区、四网、五海、百镇、千村、多园”的城乡一体绿化福利空间骨架,建设以翠屏区、临港区、南溪区和宜宾县为主的绿色福利核心区,打造环长江森林康养景观休闲带和环城高速森林生态景观带等二环,建成深丘低山森林生态功能保育区、中丘楔谷现代林业生态产业聚集发展区和平坝浅丘特色经济效益林休闲体验区等三区,构建县城区森林网络、农村森林网络、道路森林网络和水系森林网络等四网,创建西部竹海、兴文石海、金沙水海、田园茶海和四季花海等五大生态休闲旅游名片,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推进绿色生态文明乡镇、幸福美丽新村家园和绿色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园等建设。

      到2017年,建成10个市级森林县(区)和100个市级森林乡(镇);到2020年,再建100个市级森林乡(镇)。到2020年,水库水质达标率实现90%以上,中心城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9亿立方米,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0平方公里。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决定》要求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做强做大绿色低碳产业、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等,打造优势突出、辐射广阔、集聚明显、创新活跃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体系;重点打造茶、蚕、竹、果、牛等名片;着力打造“美食宜宾”区域品牌等。

      通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进页岩气产能建设,到2020年形成产能50亿立方米/年,建成全国重要的页岩气生产基地。支持临港开发区、翠屏区打造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同济李庄环保研究院和四川长江工业园同济环保产业园建设。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打造绿色低碳产品知名品牌。

      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川南旅游产业联盟区域合作,联动开发打造区域旅游资源、产品、线路和交通,促进川南区域旅游发展,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积极推动李庄-宜宾特色文化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产业。大力发展会展博览,争创中国宜宾绿色产业(产品)博览会和川南会展中心城市。

      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环境

      《决定》要求通过优化城市设计、加快建设美丽城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环境。其中,宜宾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以“创新、绿色、智慧、人文”为方向,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大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持续性。

      依托多数城镇依山傍水的地貌和环境特征,统筹城镇与山水林湖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绿地系统,推动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绿廊绿道等具有地域景观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建设。突出小城镇的鲜明特征,打造具有地理、生态、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开展美化绿化行动,建设一批美丽社区、美丽校园、美丽企业等,增加城镇“绿色细胞”。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确保到2019年80%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将围绕建成全省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中心,统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建设,形成高效、便捷、低碳、优质、智慧、安全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公交城市”建设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交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五大举措 进一步推进宜宾绿色发展

  • 2016年08月24日 11时40分
  • 来源: 宜宾市府
  •   优化绿色发展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决定》要求通过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实行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强化国土空间治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等,优化绿色发展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宜宾将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页岩气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

      同时,加快编制宜宾市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规划,形成生态优美、交通通畅、经济协调、市场统一、机制科学的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规划实施一批沿江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推动流域协同治理,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确处理江岸水陆关系、干流支流关系和上下游关系,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优先发展低污染、高效益替代产业,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推进建设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沿江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提升环境质量

      《决定》要求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三大战役”,加快提升环境质量。

      其中,将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工程、实施抑制城市扬尘工程、实施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工程、实施治理机动车船污染工程、实施控制秸秆焚烧工程等。通过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工程、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实施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实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程等,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到2020年,市、县(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三江”及其一级支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市、县(区)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 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决定》通过加强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江河湿地修复治理、加强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将坚持“一心、二环、三区、四网、五海、百镇、千村、多园”的城乡一体绿化福利空间骨架,建设以翠屏区、临港区、南溪区和宜宾县为主的绿色福利核心区,打造环长江森林康养景观休闲带和环城高速森林生态景观带等二环,建成深丘低山森林生态功能保育区、中丘楔谷现代林业生态产业聚集发展区和平坝浅丘特色经济效益林休闲体验区等三区,构建县城区森林网络、农村森林网络、道路森林网络和水系森林网络等四网,创建西部竹海、兴文石海、金沙水海、田园茶海和四季花海等五大生态休闲旅游名片,开展“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活动,推进绿色生态文明乡镇、幸福美丽新村家园和绿色生态文明精品示范园等建设。

      到2017年,建成10个市级森林县(区)和100个市级森林乡(镇);到2020年,再建100个市级森林乡(镇)。到2020年,水库水质达标率实现90%以上,中心城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9亿立方米,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0平方公里。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决定》要求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做强做大绿色低碳产业、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等,打造优势突出、辐射广阔、集聚明显、创新活跃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体系;重点打造茶、蚕、竹、果、牛等名片;着力打造“美食宜宾”区域品牌等。

      通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进页岩气产能建设,到2020年形成产能50亿立方米/年,建成全国重要的页岩气生产基地。支持临港开发区、翠屏区打造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同济李庄环保研究院和四川长江工业园同济环保产业园建设。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打造绿色低碳产品知名品牌。

      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川南旅游产业联盟区域合作,联动开发打造区域旅游资源、产品、线路和交通,促进川南区域旅游发展,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积极推动李庄-宜宾特色文化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产业。大力发展会展博览,争创中国宜宾绿色产业(产品)博览会和川南会展中心城市。

      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环境

      《决定》要求通过优化城市设计、加快建设美丽城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环境。其中,宜宾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以“创新、绿色、智慧、人文”为方向,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大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持续性。

      依托多数城镇依山傍水的地貌和环境特征,统筹城镇与山水林湖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绿地系统,推动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绿廊绿道等具有地域景观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建设。突出小城镇的鲜明特征,打造具有地理、生态、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开展美化绿化行动,建设一批美丽社区、美丽校园、美丽企业等,增加城镇“绿色细胞”。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确保到2019年80%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将围绕建成全省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中心,统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建设,形成高效、便捷、低碳、优质、智慧、安全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公交城市”建设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交通。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