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鸡年新机遇新气象新风尚

  • 2017年02月03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编者按

      金鸡报晓气象新。鸡年春节期间,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走田间、进企业、下工地,感受现代农业、返乡创业、群众文化、脱贫攻坚、旅游发展、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的勃然生机……一个个鲜活的基层画面,就像一盘盘热腾腾的新春佳肴,展示着鸡年的新机遇新气象新风尚。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鸡年好时机。


      除夕

      时间:1月27日 路线:成都—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复兴乡

      抓机遇 “文秀才”变“田秀才”


      人勤春来早。对于眉山市东坡区的余名界、郑继辉、杨祎来说,2017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三位年轻的创业者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他们的返乡创业故事也深深打动着我们。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走进余名界的玫瑰田,春节后将要大规模栽种的新品种玫瑰苗长势不错;踏入郑继辉的柑橘园,白色大棚中的柑橘长势茁壮;跨进杨祎的生态鸡场,刚孵化出的2000只鸡苗长势喜人。

      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具有高学历,都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投身现代农业。

      回乡创业,源于一个信念:城乡统筹发展有搞头,田野上创业机遇多。

      近年来,在各种政策红利叠加,创业环境越来越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乡创业。

      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胜龙村党支部书记谭兴瑶告诉我们,这两年,回乡创业成了一股潮流,全村有100多人陆续返乡创业。他正盘算着春节过后,成立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返乡创业团队。

      更让谭兴瑶高兴的是,返乡创业群体把在外面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村里,让管理现代化、生产标准化、农场科技化、产品高质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川商、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科技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草根能人迈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做强做优川菜、川茶、川果、川药、川猪等品牌……这让这些曾经的“文秀才”、如今的“田秀才”们看到了返乡创业的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机遇,杨祎就计划着在这个鸡年再开办两个生态养鸡场。(记者 阳帆)

      初一

      时间:1月28日 路线:成都-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

      惠基层
     乡村兴起“文化热”

      “哇,这么多车!”1月28日,正月初一早上,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还没走进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就遇到堵车。原来,农历新年第一天,这里将要上演一场文艺演出,许多村民开车前来观看表演。

      在村里步行,干净的村道旁是一幢幢窗明几净的屋舍,要不是村支书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还戴着贫困村的帽子。依托芍药花旅游,村民们迅速脱贫。村民薛正芳计划着今年把家里重新归置一下,添点桌椅,等到芍药花节时,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日子好过了,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即使当天寒风凛冽,也挡不住当地老百姓看文艺演出的热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新风尚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村民们据此创作的文艺作品也体现了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的巨变。

      而县城更热闹,精彩的民俗、川剧表演现场被观众包得里三层外三层。传统文化在这里积淀深,随便问一个观众,都能准确地说出台上表演的是什么。银登明本是永太镇建福村的农民,在务农之余,遇到红白事都会被邀请去表演踩高跷,春节期间,他忙着到各个乡镇去“赶场子”。中江县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赵义华明显感受到,近年来的演出几乎是场场爆满。

      这股“文化热”源于当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益于我省大力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的系列举措,如今中江的惠民演出越来越多,拉动了老百姓对文化的“内需”。面对逐渐增多的观众,赵义华今年打算培养一批年轻的川剧演员,让观众感受到川剧的新鲜血液。(记者 杨琳)

      初二

      时间:1月29日
     路线:成都-井研县-周坡镇

      建机制 惠民脱贫见新意


      1月29日,大年初二,踏着冬日暖阳,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前往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一路所见所闻所感,新农村新景象,新农民新面貌,新农业新机制,当前农村发展的“新”意无处不在。

      汽车行驶在乡道上,一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行至周坡镇石马村,正巧遇见贫困户陈永平一家在吃团年饭。右臂残疾的陈永平,被纳入该村合作社首批股份量化试点扶持贫困户,家里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挣钱,还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户。第一次在新居里宴请亲朋好友,陈永平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

      陈永平并不是个例,乡村百姓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精神风貌正蔚然成风。

      陈永平的新居前,几十亩藕塘连成片,藕塘将配套养殖水产,不远处的半山上种植着柑橘、蓝莓,山顶种桃李,石马村的立体生态农业已雏形初现。

      新农村,机制体制新。与石马村的产业相“捆绑”的,是创新性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去年8月,石马村启动产业脱贫,省级财政支农资金200万元“由拨改投”,投资给经营性业主,形成资产股份平均量化分配给村里36户兜底贫困户进行短期帮扶,资产的产权归村集体资产所有。创新模式不仅盘活了资源,也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新农村,惠民方式新。“脱贫幸福新村”的出现是一次对农村养老以及解放劳动力的积极探索。井研在周坡镇和城区试点建设脱贫幸福新村,对患重大疾病、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等贫困群众集中统一护理照料,并实施动态供养。这一方面是实施惠民工程,对农村病患老人的兜底式帮扶,另一方面将原家庭的护理成员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发展产业,带动家庭脱贫。(记者 邓嗣华 吴亚飞)

      初三

      时间:1月30日 路线:成都-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转洞桥村-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

      继家风 “新乡贤”美德代代传


      到老梁家做客,一个小女孩正在看电视,见我们进屋,小女孩赶紧起身,请我们入座,为我们倒茶水;水杯送我们手上,她说:“茶刚泡不久,还是热的。”

      岂止茶是热的,心也是热的。问她年龄,说9岁多,这样的年龄,有这样的礼节,让我们惊喜。孩子正是老梁的孙女。老梁的儿子梁云,40出头,相貌堂堂,在南宁打拼多年,事业有成。老梁从乡村小学退休,有感于留守家庭小孩缺乏父母教养,立志要办国学公益幼儿园。老梁有心,儿子出钱,公益幼儿园说办就办起来了。梁云介绍,他在南宁的公司,每年都要搞公益活动。

      开江甘棠镇转洞桥村老梁家的故事仿佛在说,文明家风,确实是可以传承的。在百里外的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家风承袭,还有另外的版本。

      大年初三早上7点半,我们从达川城区出发,前往花石岩村采访脱贫故事。向导兼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谦和,满脸笑容。进入狭窄的村道,迎面而来一辆越野车,来车司机紧张,连续熄火几次。我们的司机下车察看地形,示意来车先不要动,然后上车,左一盘子右一盘子,把车开到了左方土坎上,再下车,指挥来车缓缓向前。涉险会车之后,对方司机朝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纷纷夸奖他的车技和“车德”。他哲人般地说:“路窄,心就要宽。”

      这话听起来很有玄机。我请司机讲“路宽”和“心宽”的道理。司机说:“我们工作忙,都是最需要家里老人帮忙的年龄。好不容易父亲退休了,结果他要跑来带老乡致富,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倒想得开,毕竟我们是小家,这里是老家,是大家。”

      原来,这个司机竟然是曾经的“县官”、如今的村支书吴传全的儿子!他是专门来给我们当向导的。

      记者新春走基层,发现了村里的“新乡贤”,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后代已经长大成人,新乡贤的美德厚泽正代代相传。(记者 姜明)

      初四

      时间:1月31日 路线:成都-威远向义镇四方村-隆昌古宇湖-内江大千园

      抢市场 农村服务业热起来


      本次走基层,我们想看看春节旅游的情况,在赶往四方村的路上,我们遭遇了拥堵,短短1公里的路,走了足足40分钟,据说到了晚上,车辆足以将整个村子的院坝停满,绝大部分是周边乡镇的村民,来四方村逛灯会。

      随着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非常大。以在四方村偶遇的一场婚礼为例,现场租赁了16辆婚车接送新人;选择草坪举办露天仪式;现场摆放着巨幅婚纱照片;婚礼由一位主持人掌控节奏……这场农家婚礼与成都的并没有太大区别。更值得关注的是,春节期间农村婚庆市场火爆,即使提前两个月筹备,这对新人仍没能预定到本地的婚庆公司,只好从邻近的自贡市请人来帮忙。

      随着住房、车辆等硬件设施的改善,农村消费的新热点转向服务业,这也为新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四方村,通过新农村建设,600多户村民都住上了漂亮小洋楼,村里汽车也超过150辆。2016年底,返乡投资者花35万元对村口的四方湖进行了亮化,其核心是在湖边打造花灯。

      对于这场村办灯会,四方村人本来有些忐忑:十多公里外就是驰名中外的自贡灯会,会有人来看一个村的灯会吗?结果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近千人来此赏灯、聚餐、钓鱼。“村里的车多了,吃过饭后去哪里耍成了个问题,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机遇。”四方村74岁的村支书余文祥说,下一步,村里将动员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村民利用闲置房屋搞民宿接待。(记者 祖明远)

      初五

      时间:2月1日 路线:成都市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西区

      扬激情 “只争朝夕”忙创新


      2月1日,大年初五,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将目光投向抓项目、忙创新的加班身影。

      上午10点过,成都市地铁18号线海昌路站建设工地上,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周峰全神贯注操作着650吨履带式吊机,要赶在2020年和新机场同步开通运行,春节假期18号线上活跃着400多个工人。

      下午1点半,午休时间,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维修车间,近20个蓝色身影聚精会神进行着一场直升机“心脏”手术。这款军用直升机发动机维修将拥有全套“中国技术”。

      下午4点过,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董事长任东川正带着多位骨干筹划节后“大动作”,“力争年内启动3D生物打印血管临床试验”。墙上,“只争朝夕”四个大字遒劲有力。

      只争朝夕背后是不断刷新的四川热度。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创新二字。

      创新体现在技术上,时速最快的地铁线、首条穿越高瓦斯隧道的地铁线……18号线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研发产品荣获全国“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海特高新活跃在军民融合“民参军”领域。去年12月,成立仅两年多的蓝光英诺骄傲宣布,他们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实施的全球首例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在体试验成功。

      创新还体现在体制机制。成都地铁18号线将在全国率先采用“全口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行建设。在海特高新,一线普通技术人员也可能成为新项目的牵头人。

      新年谋早,新年谋快,新年谋新。当镜头从一个个特写转向四川全景,我们看到一种精气神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凝聚传导——只争朝夕、奋勇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的四川,更值得期待!(记者 朱雪黎)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鸡年新机遇新气象新风尚

  • 2017年02月03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编者按

      金鸡报晓气象新。鸡年春节期间,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走田间、进企业、下工地,感受现代农业、返乡创业、群众文化、脱贫攻坚、旅游发展、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的勃然生机……一个个鲜活的基层画面,就像一盘盘热腾腾的新春佳肴,展示着鸡年的新机遇新气象新风尚。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鸡年好时机。


      除夕

      时间:1月27日 路线:成都—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复兴乡

      抓机遇 “文秀才”变“田秀才”


      人勤春来早。对于眉山市东坡区的余名界、郑继辉、杨祎来说,2017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三位年轻的创业者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他们的返乡创业故事也深深打动着我们。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走进余名界的玫瑰田,春节后将要大规模栽种的新品种玫瑰苗长势不错;踏入郑继辉的柑橘园,白色大棚中的柑橘长势茁壮;跨进杨祎的生态鸡场,刚孵化出的2000只鸡苗长势喜人。

      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具有高学历,都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投身现代农业。

      回乡创业,源于一个信念:城乡统筹发展有搞头,田野上创业机遇多。

      近年来,在各种政策红利叠加,创业环境越来越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乡创业。

      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胜龙村党支部书记谭兴瑶告诉我们,这两年,回乡创业成了一股潮流,全村有100多人陆续返乡创业。他正盘算着春节过后,成立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返乡创业团队。

      更让谭兴瑶高兴的是,返乡创业群体把在外面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村里,让管理现代化、生产标准化、农场科技化、产品高质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川商、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科技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草根能人迈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做强做优川菜、川茶、川果、川药、川猪等品牌……这让这些曾经的“文秀才”、如今的“田秀才”们看到了返乡创业的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机遇,杨祎就计划着在这个鸡年再开办两个生态养鸡场。(记者 阳帆)

      初一

      时间:1月28日 路线:成都-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

      惠基层
     乡村兴起“文化热”

      “哇,这么多车!”1月28日,正月初一早上,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还没走进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就遇到堵车。原来,农历新年第一天,这里将要上演一场文艺演出,许多村民开车前来观看表演。

      在村里步行,干净的村道旁是一幢幢窗明几净的屋舍,要不是村支书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还戴着贫困村的帽子。依托芍药花旅游,村民们迅速脱贫。村民薛正芳计划着今年把家里重新归置一下,添点桌椅,等到芍药花节时,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日子好过了,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即使当天寒风凛冽,也挡不住当地老百姓看文艺演出的热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新风尚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村民们据此创作的文艺作品也体现了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的巨变。

      而县城更热闹,精彩的民俗、川剧表演现场被观众包得里三层外三层。传统文化在这里积淀深,随便问一个观众,都能准确地说出台上表演的是什么。银登明本是永太镇建福村的农民,在务农之余,遇到红白事都会被邀请去表演踩高跷,春节期间,他忙着到各个乡镇去“赶场子”。中江县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赵义华明显感受到,近年来的演出几乎是场场爆满。

      这股“文化热”源于当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益于我省大力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的系列举措,如今中江的惠民演出越来越多,拉动了老百姓对文化的“内需”。面对逐渐增多的观众,赵义华今年打算培养一批年轻的川剧演员,让观众感受到川剧的新鲜血液。(记者 杨琳)

      初二

      时间:1月29日
     路线:成都-井研县-周坡镇

      建机制 惠民脱贫见新意


      1月29日,大年初二,踏着冬日暖阳,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前往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一路所见所闻所感,新农村新景象,新农民新面貌,新农业新机制,当前农村发展的“新”意无处不在。

      汽车行驶在乡道上,一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行至周坡镇石马村,正巧遇见贫困户陈永平一家在吃团年饭。右臂残疾的陈永平,被纳入该村合作社首批股份量化试点扶持贫困户,家里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挣钱,还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户。第一次在新居里宴请亲朋好友,陈永平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

      陈永平并不是个例,乡村百姓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精神风貌正蔚然成风。

      陈永平的新居前,几十亩藕塘连成片,藕塘将配套养殖水产,不远处的半山上种植着柑橘、蓝莓,山顶种桃李,石马村的立体生态农业已雏形初现。

      新农村,机制体制新。与石马村的产业相“捆绑”的,是创新性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去年8月,石马村启动产业脱贫,省级财政支农资金200万元“由拨改投”,投资给经营性业主,形成资产股份平均量化分配给村里36户兜底贫困户进行短期帮扶,资产的产权归村集体资产所有。创新模式不仅盘活了资源,也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新农村,惠民方式新。“脱贫幸福新村”的出现是一次对农村养老以及解放劳动力的积极探索。井研在周坡镇和城区试点建设脱贫幸福新村,对患重大疾病、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等贫困群众集中统一护理照料,并实施动态供养。这一方面是实施惠民工程,对农村病患老人的兜底式帮扶,另一方面将原家庭的护理成员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发展产业,带动家庭脱贫。(记者 邓嗣华 吴亚飞)

      初三

      时间:1月30日 路线:成都-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转洞桥村-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

      继家风 “新乡贤”美德代代传


      到老梁家做客,一个小女孩正在看电视,见我们进屋,小女孩赶紧起身,请我们入座,为我们倒茶水;水杯送我们手上,她说:“茶刚泡不久,还是热的。”

      岂止茶是热的,心也是热的。问她年龄,说9岁多,这样的年龄,有这样的礼节,让我们惊喜。孩子正是老梁的孙女。老梁的儿子梁云,40出头,相貌堂堂,在南宁打拼多年,事业有成。老梁从乡村小学退休,有感于留守家庭小孩缺乏父母教养,立志要办国学公益幼儿园。老梁有心,儿子出钱,公益幼儿园说办就办起来了。梁云介绍,他在南宁的公司,每年都要搞公益活动。

      开江甘棠镇转洞桥村老梁家的故事仿佛在说,文明家风,确实是可以传承的。在百里外的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家风承袭,还有另外的版本。

      大年初三早上7点半,我们从达川城区出发,前往花石岩村采访脱贫故事。向导兼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谦和,满脸笑容。进入狭窄的村道,迎面而来一辆越野车,来车司机紧张,连续熄火几次。我们的司机下车察看地形,示意来车先不要动,然后上车,左一盘子右一盘子,把车开到了左方土坎上,再下车,指挥来车缓缓向前。涉险会车之后,对方司机朝他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纷纷夸奖他的车技和“车德”。他哲人般地说:“路窄,心就要宽。”

      这话听起来很有玄机。我请司机讲“路宽”和“心宽”的道理。司机说:“我们工作忙,都是最需要家里老人帮忙的年龄。好不容易父亲退休了,结果他要跑来带老乡致富,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倒想得开,毕竟我们是小家,这里是老家,是大家。”

      原来,这个司机竟然是曾经的“县官”、如今的村支书吴传全的儿子!他是专门来给我们当向导的。

      记者新春走基层,发现了村里的“新乡贤”,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后代已经长大成人,新乡贤的美德厚泽正代代相传。(记者 姜明)

      初四

      时间:1月31日 路线:成都-威远向义镇四方村-隆昌古宇湖-内江大千园

      抢市场 农村服务业热起来


      本次走基层,我们想看看春节旅游的情况,在赶往四方村的路上,我们遭遇了拥堵,短短1公里的路,走了足足40分钟,据说到了晚上,车辆足以将整个村子的院坝停满,绝大部分是周边乡镇的村民,来四方村逛灯会。

      随着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非常大。以在四方村偶遇的一场婚礼为例,现场租赁了16辆婚车接送新人;选择草坪举办露天仪式;现场摆放着巨幅婚纱照片;婚礼由一位主持人掌控节奏……这场农家婚礼与成都的并没有太大区别。更值得关注的是,春节期间农村婚庆市场火爆,即使提前两个月筹备,这对新人仍没能预定到本地的婚庆公司,只好从邻近的自贡市请人来帮忙。

      随着住房、车辆等硬件设施的改善,农村消费的新热点转向服务业,这也为新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四方村,通过新农村建设,600多户村民都住上了漂亮小洋楼,村里汽车也超过150辆。2016年底,返乡投资者花35万元对村口的四方湖进行了亮化,其核心是在湖边打造花灯。

      对于这场村办灯会,四方村人本来有些忐忑:十多公里外就是驰名中外的自贡灯会,会有人来看一个村的灯会吗?结果春节期间每天都有近千人来此赏灯、聚餐、钓鱼。“村里的车多了,吃过饭后去哪里耍成了个问题,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机遇。”四方村74岁的村支书余文祥说,下一步,村里将动员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村民利用闲置房屋搞民宿接待。(记者 祖明远)

      初五

      时间:2月1日 路线:成都市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西区

      扬激情 “只争朝夕”忙创新


      2月1日,大年初五,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将目光投向抓项目、忙创新的加班身影。

      上午10点过,成都市地铁18号线海昌路站建设工地上,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周峰全神贯注操作着650吨履带式吊机,要赶在2020年和新机场同步开通运行,春节假期18号线上活跃着400多个工人。

      下午1点半,午休时间,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维修车间,近20个蓝色身影聚精会神进行着一场直升机“心脏”手术。这款军用直升机发动机维修将拥有全套“中国技术”。

      下午4点过,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董事长任东川正带着多位骨干筹划节后“大动作”,“力争年内启动3D生物打印血管临床试验”。墙上,“只争朝夕”四个大字遒劲有力。

      只争朝夕背后是不断刷新的四川热度。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创新二字。

      创新体现在技术上,时速最快的地铁线、首条穿越高瓦斯隧道的地铁线……18号线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研发产品荣获全国“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海特高新活跃在军民融合“民参军”领域。去年12月,成立仅两年多的蓝光英诺骄傲宣布,他们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实施的全球首例3D生物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在体试验成功。

      创新还体现在体制机制。成都地铁18号线将在全国率先采用“全口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行建设。在海特高新,一线普通技术人员也可能成为新项目的牵头人。

      新年谋早,新年谋快,新年谋新。当镜头从一个个特写转向四川全景,我们看到一种精气神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凝聚传导——只争朝夕、奋勇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的四川,更值得期待!(记者 朱雪黎)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