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强化扶持做优环境 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加速跑”

  • 2018年12月05日 10时35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总量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势头良好的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蹄疾步稳”的态势:1-9月,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29.75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累计完成民间投资571.87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78%。截至9月,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达到31.06万户。

      根据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及四季度发展形势预判,预计全年将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325.2亿元,增长率9%,民间投资658.9亿元,增长10%,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0.41%。临近年末,我市相关部门将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在“做大总量、做优存量、做实增量”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我市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落实支持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旗舰型”民营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绵阳市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加大对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荐民营企业参加2018年省大企业大集团100强企业培育申报,通过严格评选,我市6户企业跻身100强榜单,其中民营企业占3户。我市还组织大企业大集团积极争取省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方向资金共799万元,其中民营企业争取648万元,占比81.1%。

      我市还深入实施《绵阳市重点企业“服务绿卡”管理办法(试行)》,将省市民营重点项目、上规模民营企业、军民融合企业、上市民营企业等纳入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范围,为重点项目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制度,审批办件在承诺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深入实施“改进服务工业企业九条措施”,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主动帮助民营工业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评选优秀企业家等活动,着力营造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 优化服务环境

      为了摸清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市经信委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同时,按照省民营办统一要求,抽样对30户民营企业进行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问卷调查,梳理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诉求并积极解决。

      如何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足够空间?我市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8项,给企业松绑、为企业发展助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将公安等6个部门的15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办理,全面实行“二十证合一”,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率先启动“政银合作”工商营业执照自助办理,加快实施工商营业执照办理“136”工程,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并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条件和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凡参与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的民营企业,可享受与国有资本投资同等待遇。

      鼓励创新发展 推动转型升级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民营企业。

      我市鼓励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组建技术中心,搭建研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采取财政奖励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对通过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评审的,市政府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鼓励类工业企业,市政府奖励50万元。

      此外,我市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创新型企业家人才、战略高新技术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构筑创新型人才高地;支持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指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和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大企业大集团和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落地及厂房租金贵的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完善政策体系,配套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系列措施,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投资范围,增强民营企业造血功能,提升发展质效;支持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大力培育引领龙头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非公有经济产权保护,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强化扶持做优环境 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加速跑”

  • 2018年12月05日 10时35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总量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势头良好的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蹄疾步稳”的态势:1-9月,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29.75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累计完成民间投资571.87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57.78%。截至9月,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达到31.06万户。

      根据前三季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及四季度发展形势预判,预计全年将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325.2亿元,增长率9%,民间投资658.9亿元,增长10%,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0.41%。临近年末,我市相关部门将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在“做大总量、做优存量、做实增量”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我市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落实支持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旗舰型”民营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绵阳市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加大对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荐民营企业参加2018年省大企业大集团100强企业培育申报,通过严格评选,我市6户企业跻身100强榜单,其中民营企业占3户。我市还组织大企业大集团积极争取省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方向资金共799万元,其中民营企业争取648万元,占比81.1%。

      我市还深入实施《绵阳市重点企业“服务绿卡”管理办法(试行)》,将省市民营重点项目、上规模民营企业、军民融合企业、上市民营企业等纳入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范围,为重点项目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制度,审批办件在承诺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深入实施“改进服务工业企业九条措施”,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主动帮助民营工业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评选优秀企业家等活动,着力营造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 优化服务环境

      为了摸清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市经信委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同时,按照省民营办统一要求,抽样对30户民营企业进行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问卷调查,梳理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诉求并积极解决。

      如何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足够空间?我市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8项,给企业松绑、为企业发展助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将公安等6个部门的15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办理,全面实行“二十证合一”,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率先启动“政银合作”工商营业执照自助办理,加快实施工商营业执照办理“136”工程,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并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条件和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凡参与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的民营企业,可享受与国有资本投资同等待遇。

      鼓励创新发展 推动转型升级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民营企业。

      我市鼓励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组建技术中心,搭建研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采取财政奖励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对通过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评审的,市政府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鼓励类工业企业,市政府奖励50万元。

      此外,我市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创新型企业家人才、战略高新技术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构筑创新型人才高地;支持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指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和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大企业大集团和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落地及厂房租金贵的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完善政策体系,配套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系列措施,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投资范围,增强民营企业造血功能,提升发展质效;支持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大力培育引领龙头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非公有经济产权保护,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