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六强化”密织防灾减灾防护网

  • 2020年04月13日 10时25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近日,从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近期,省内外自然灾害事故频发,绵阳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灾害防范压力增大。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统筹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防灾减灾工作,我市以“六强化”为主要抓手,下好全市防灾减灾“一盘棋”,争取把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拒之门外”。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绵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责任体系,才能将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纳入“一盘棋”格局,建立起统筹兼顾、上联下通的工作机制。

    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必须防患于未然。强化排查隐患,才能将重大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按照绵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要求,立即安排对本区域、本行业范围内灾害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拉网式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强化监测预警,才能提高自然灾害监控能力。气象局、水利局、水文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等灾害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认真做好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的局势分析和研判,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地要建立可靠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完善基层各类预警信息接收、处置流程和响应机制,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强化应急准备,提升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害评估、应急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以消防救援、卫生防疫等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以专家智库为决策支撑的灾害应急处置力量体系;按照《绵阳市应急物资储备规划(2016-2020)》的要求,采取政府储备或代储的方式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年度储备工作,及时采购补充库存。做好救灾物资前置工作,在重点乡镇、易灾乡镇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站,在易灾村、偏远村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点,确保受灾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

    强化科学处置,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刻汲取凉山森林火灾教训,强化专业处置、科学处置,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力量的作用,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遇有灾情得到及时妥善处置,避免因次生灾害导致二次伤害,并努力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强化应急救助,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应急值守联动机制,各级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要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及时处置并第一时间上报重大险情、灾情信息,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各地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确定相对固定的灾害信息员,建立AB岗制度;各县(市、区)、园区要加强乡镇区划调整、转接和村级建制调整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工作安排,防止出现空档、断档。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六强化”密织防灾减灾防护网

  • 2020年04月13日 10时25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近日,从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近期,省内外自然灾害事故频发,绵阳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灾害防范压力增大。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统筹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防灾减灾工作,我市以“六强化”为主要抓手,下好全市防灾减灾“一盘棋”,争取把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拒之门外”。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绵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责任体系,才能将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纳入“一盘棋”格局,建立起统筹兼顾、上联下通的工作机制。

    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必须防患于未然。强化排查隐患,才能将重大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按照绵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要求,立即安排对本区域、本行业范围内灾害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拉网式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强化监测预警,才能提高自然灾害监控能力。气象局、水利局、水文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等灾害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认真做好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的局势分析和研判,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地要建立可靠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完善基层各类预警信息接收、处置流程和响应机制,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强化应急准备,提升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害评估、应急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以消防救援、卫生防疫等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以专家智库为决策支撑的灾害应急处置力量体系;按照《绵阳市应急物资储备规划(2016-2020)》的要求,采取政府储备或代储的方式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年度储备工作,及时采购补充库存。做好救灾物资前置工作,在重点乡镇、易灾乡镇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站,在易灾村、偏远村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点,确保受灾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

    强化科学处置,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刻汲取凉山森林火灾教训,强化专业处置、科学处置,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力量的作用,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遇有灾情得到及时妥善处置,避免因次生灾害导致二次伤害,并努力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强化应急救助,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应急值守联动机制,各级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要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及时处置并第一时间上报重大险情、灾情信息,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各地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确定相对固定的灾害信息员,建立AB岗制度;各县(市、区)、园区要加强乡镇区划调整、转接和村级建制调整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工作安排,防止出现空档、断档。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