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勇担使命 勇探新路 齐心唱好“双城记”
《中共成都市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出台记
从公积金互认到联手共奏“生态曲”,从战略意向合作到具体项目落地,从两地高校互动到人才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热词,成渝两地互动热势空前。
7月15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是为蓄力半年的热势“添了一把柴”。
如果说前半年的蓄势是为了更好地厚积薄发,那么这份纲领性的《决定》则彰显了成都市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承接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7月15日,作为“极核”之一的成都以全会的形式专题部署学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审议通过了《决定》。
从中央战略到成都行动,是成都市委坚定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民族复兴和世界百年变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
凝心聚力,方能形成强大合力。成都市委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具体行动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并将此作为成都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梳理这半年来的路径,足见成都致力于学深学透中央部署的决心。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多次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学习,深刻理清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使命中的定位和成都的道路到底怎么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铸造康庄大道的有效路径。成都半年走过的路,足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时代使命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实践。“汇聚起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动力。”成都市委常委会会议上传递出缘由。
汇聚终成势。《决定》清晰地阐述了其重大意义——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有利于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西部地区极核、全省主干城市作用,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的协调发展新态势,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新格局,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有利于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形成改革开放新动力,加快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拓展参与国际合作新空间,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扩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先进营城理念、厚植独特生态本底、塑造鲜明生活特质,不断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绘制“线路图”乘势而上
7月10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同时对成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建设,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门户枢纽地位。
这是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后,省委以全会的形式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再次定位和部署。对此,成都作出回应并制定“线路图”,以目标导向引领城市发展。
到2025年,初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品质宜居优势充分彰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极核功能显著提升,以创新、开放、文化、制度为内核的动力机制初步形成,成为“一极两中心两地”坚实支撑。
到2035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全方位迈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助推成渝地区形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
目标已然清晰,路径如何走?《决定》深刻地作出阐述。
着眼极核引领,充分彰显服务全局的“成都担当”。《决定》坚持把成都未来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去把握、去谋划,聚焦“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成都作为国际门户枢纽、西部地区极核、全省主干城市作用,强化成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主动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力服务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着眼创新示范,充分彰显公园城市的“成都探索”。《决定》顺应城市演进规律和发展阶段变化,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积极探索未来城市新形态、区域协作新方式、转型发展新动能、绿色发展新模式、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厚植以先进营城理念、独特生态本底、创新生态环境、开放产业体系、鲜明生活特质为核心的比较竞争优势,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
着眼能级提升,充分彰显乘势而进的“成都作为”。《决定》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分化和发展动力极化新趋势,立足“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根本要求,紧扣“四个城市”战略定位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着力补短板、打基础、增动能、利长远,前瞻谋划城市重大政策设计和功能建设,持续拓展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体系、动力机制等弹性空间,推动各类要素加速流入和高效集聚,不断提升成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投资贸易体系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枢纽功能、节点地位,加快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实效。
着眼以人为本,充分彰显宜居生活的“成都特质”。《决定》聚焦人民生活向往,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强化共建共治共享,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普惠共享,优化绿色发展路径和宜居生活品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文化感染力、消费影响力,着力增强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塑造“天府之国”高品质宜居生活地的持久竞争优势。
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后,成都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进行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措施,主动配合省直部门加强与国家部委、重庆市的工作衔接,并于4月初部署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由成都市四大班子、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相关领导带头开展集中调研,形成了113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汇聚起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动力。
《决定》起草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对框架结构、重点方向和主体内容亲自把关,先后9次组织专题研究,多次亲自审改。
说起起草过程,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他表示,起草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梳理研究中央和省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决策,对照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相关内容,对标学习伦敦、纽约、东京、上海等国际国内先发城市经验做法,深入分析成都城市演进历程和增长逻辑,充分吸纳运用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决定(讨论稿)》。
“当然,《决定》的出台,是成都市智慧的结晶。”曾明友说,《决定》先后多次征求了成都市领导、各区(市)县党委、市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意见,专题听取了市级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
成都市委政研室一位参与《决定》起草的工作人员表示,《决定》正式印发的当日,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了地。“讨论稿形成后,全会当天,各组别都及时将意见收集反馈,我们又再次进行斟酌。”该工作人员介绍说,“力求某一个具体的措辞,甚至具体项目都以最精准的表述来进行传达。”
到了分组现场,参加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代表们都发现,这次的分组方式,跟过去不太一样:此次全会,成都设置了“东进”片区组、“南拓”片区组、“西控”片区组、“北改”片区组、“中优”片区组、市直机关组、高校科研组、国企组。
这样的调整,体现的是成都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背景下的发展路径选择:坚定推动空间结构调整经济地理重塑,加快形成人口经济综合承载力新优势,为极核城市奠定发展基础、培育核心能力。
当然,这样的分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好地与地域临近、话题相同的代表们在一起高效讨论。
翻看《决定》,代表们都发现,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着眼于聚焦重点领域如何精准发力率先突破的问题,由何处发力,一目了然。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协同发展加快成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塑造人城产融合共生的未来城市新形态;做强核心功能支撑,全面提升城市区域辐射力全球影响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动能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公园城市宜居生活品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形成特大城市治理新格局。
简要表述,短短100余字。但每一项重大任务背后,都有细细斟酌,反复修改的汗水倾注。《决定》必将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