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
绵阳:海绵+城市 生态宜居入画来

  • 2023年04月27日 10时0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边亲水憩园凤凰水岸。

    小型净水湿地“五一外滩”。

    近日,在2023年申报全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评审中,绵阳以综合评分全省第一的成绩交出海绵城市建设“答卷”,成功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接着,绵阳成功被推荐申报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示范城市。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全省第二大经济体,绵阳如何更好履行国家使命、实现省委赋予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定位?绵阳自加压力、跳起摸高,“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奋斗目标的确定,对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宜居宜业程度提出更高要求。为此,绵阳不断在提升城市“颜值”与内涵上下功夫,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等系列行动,同时,始终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韧性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解决城市涉水问题,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海绵城市建设的创新之路。

    对绵阳而言,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不仅将有力促进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还将有效助力绵阳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彰显示范意义。截至2022年底,绵阳已实施特色海绵工程项目281个,总投资361.5亿元,建成区35.8%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正在形成!

    探索“海绵之路” 建设巧思融入城市空间

    3月31日,全省首届绿道健身运动会在绵阳小枧湿地公园开幕,3000余名绵阳市民在海绵型绿道参与自行车骑行、健身跑、健步走等运动体验之余,纷纷打卡公园的明媚春光。

    “小枧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我们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很大的提升,不仅空气清新了、环境优美了,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运动场所。”附近居民刘明刚说。

    市民点赞的背后,是绵阳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无数巧思。以小枧湿地公园为例,绵阳在该公园的规划建设中,结合城市发展定位与人文、自然特色,对水域和绿地空间环境进行优化,沿岸种植水生植物,除了具有观赏作用,还对城市地表径流净化起到重要作用——净化后的雨水积蓄在湖区,保障公园景观水位,灌溉公园植被,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到旱季时,通过闸门引涪江水为公园补水,保障基本生态景观水位。

    “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让建成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对于城市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对海绵城市的理解。绵阳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本底,以及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

    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时,在国内著名设计院所指导帮助下,绵阳便开始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之路。随后,以北川新县城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海绵项目成功建设。北川新县城规划设计获得2011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6年被住建部授予“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北川新县城投入使用后,未发生过洪涝灾害。

    著名设计院所带来的先进理念,为绵阳城市建设带来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东风,绵阳城市建设从此步入“海绵之路”。

    为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绵阳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合力推进;成体系建立完善各类规划、技术规范,落实“两证一书”管理,实施海绵技术管控,建立完善全主体参与、全层次覆盖、全流程监管、全要素支撑、全事项考核、全链条带动的海绵城市建设长效推进机制。截至2022年底,建成区35.8%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海绵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筑牢生态基底 “海绵理念”促进城市更新

    4月15日,绵阳市民谢女士趁着周末,带上孩子在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安昌河沿岸综合治理项目附近露营。此时,这里绿草如茵,树木林立,河中不时有白鹭掠过,这样的景象让谢女士身心愉悦,不禁为海绵城市建设点赞:“风景越来越好。”

    改变源自理念的更新。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安昌河沿岸综合治理项目作为绵阳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片区之一,生态岸线河堤、渗水性良好的绿廊、透水铺装的道路,细节之处“海绵”理念无处不在。

    “绵阳的海绵城市建设并非局限于建设海绵项目,而是将‘海绵’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更新过程中。”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之后,在各试点城市中创新出台《绵阳市海绵城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绵阳将城市内涝点整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和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以来,绵阳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通过“蓝绿结合”,充分发挥公园绿地、水系等吸纳调蓄雨水的作用,在三江六岸和安昌河、草溪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消除黑臭水体。同时,推进139个绿色社区建设,建成三江湖、江油读书台等2座国家级湿地公园和175公里海绵型绿道、62个口袋公园,构建全流域海绵生态格局。

    目前,绵阳市城市水体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56%,建成区绿地率38.14%。

    借智科研院所 “科技赋能”提升建设质效

    4月21日下午,刚下过雨,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篮球场上就有不少同学来运动健身。作为绵阳市海绵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该学校采用彩色透水整体路面与下凹式绿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地表径流。而经“彩色透水路面”技术进行海绵化改造的篮球场,不仅地面平整、回弹性高,还能有效解决场地内雨水积存问题,这让同学们有了更舒适的运动场地,有效降低降雨的影响。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6家,“两院”院士占全省近一半。如何立足科技资源禀赋为海绵城市建设赋能?绵阳的做法是,积极引导当地专业建筑建材企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借智科研院所,激发产业跃升。

    科技赋能的思路下,绵阳本地企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开展“海绵施工技术”等20余项课题研究,获得“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方法”等110项国家专利,研发的“彩色透水路面”等被列入《海绵城市建设先进技术与产品目录》,广泛应用于各地的城市建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质效,部分企业获得“全国海绵城市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打造西部地区海绵城市系统化全域建设典范,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绵阳步履不停。

    未来三年,绵阳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围绕解决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内涝、山溪型河流季节性缺水和提高内河水质的问题,实施九大类194个海绵项目,海绵建设总投资约53亿元,立体化、多维度打造“山前盆缘地区洪涝统筹示范”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55%的建成区面积达到内涝防治标准、雨水资源化利用量等18项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全力冲刺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示范城市!林莹 李睿 明远 图片由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功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
    绵阳:海绵+城市 生态宜居入画来

  • 2023年04月27日 10时0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边亲水憩园凤凰水岸。

    小型净水湿地“五一外滩”。

    近日,在2023年申报全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评审中,绵阳以综合评分全省第一的成绩交出海绵城市建设“答卷”,成功申报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接着,绵阳成功被推荐申报2023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示范城市。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全省第二大经济体,绵阳如何更好履行国家使命、实现省委赋予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定位?绵阳自加压力、跳起摸高,“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奋斗目标的确定,对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宜居宜业程度提出更高要求。为此,绵阳不断在提升城市“颜值”与内涵上下功夫,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等系列行动,同时,始终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韧性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解决城市涉水问题,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海绵城市建设的创新之路。

    对绵阳而言,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不仅将有力促进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还将有效助力绵阳贯彻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彰显示范意义。截至2022年底,绵阳已实施特色海绵工程项目281个,总投资361.5亿元,建成区35.8%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正在形成!

    探索“海绵之路” 建设巧思融入城市空间

    3月31日,全省首届绿道健身运动会在绵阳小枧湿地公园开幕,3000余名绵阳市民在海绵型绿道参与自行车骑行、健身跑、健步走等运动体验之余,纷纷打卡公园的明媚春光。

    “小枧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我们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很大的提升,不仅空气清新了、环境优美了,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运动场所。”附近居民刘明刚说。

    市民点赞的背后,是绵阳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无数巧思。以小枧湿地公园为例,绵阳在该公园的规划建设中,结合城市发展定位与人文、自然特色,对水域和绿地空间环境进行优化,沿岸种植水生植物,除了具有观赏作用,还对城市地表径流净化起到重要作用——净化后的雨水积蓄在湖区,保障公园景观水位,灌溉公园植被,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到旱季时,通过闸门引涪江水为公园补水,保障基本生态景观水位。

    “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让建成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对于城市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对海绵城市的理解。绵阳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本底,以及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

    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时,在国内著名设计院所指导帮助下,绵阳便开始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之路。随后,以北川新县城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海绵项目成功建设。北川新县城规划设计获得2011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2016年被住建部授予“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北川新县城投入使用后,未发生过洪涝灾害。

    著名设计院所带来的先进理念,为绵阳城市建设带来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东风,绵阳城市建设从此步入“海绵之路”。

    为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绵阳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部门合力推进;成体系建立完善各类规划、技术规范,落实“两证一书”管理,实施海绵技术管控,建立完善全主体参与、全层次覆盖、全流程监管、全要素支撑、全事项考核、全链条带动的海绵城市建设长效推进机制。截至2022年底,建成区35.8%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海绵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筑牢生态基底 “海绵理念”促进城市更新

    4月15日,绵阳市民谢女士趁着周末,带上孩子在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安昌河沿岸综合治理项目附近露营。此时,这里绿草如茵,树木林立,河中不时有白鹭掠过,这样的景象让谢女士身心愉悦,不禁为海绵城市建设点赞:“风景越来越好。”

    改变源自理念的更新。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安昌河沿岸综合治理项目作为绵阳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片区之一,生态岸线河堤、渗水性良好的绿廊、透水铺装的道路,细节之处“海绵”理念无处不在。

    “绵阳的海绵城市建设并非局限于建设海绵项目,而是将‘海绵’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更新过程中。”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之后,在各试点城市中创新出台《绵阳市海绵城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绵阳将城市内涝点整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和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以来,绵阳大力实施“生态美市”战略,通过“蓝绿结合”,充分发挥公园绿地、水系等吸纳调蓄雨水的作用,在三江六岸和安昌河、草溪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消除黑臭水体。同时,推进139个绿色社区建设,建成三江湖、江油读书台等2座国家级湿地公园和175公里海绵型绿道、62个口袋公园,构建全流域海绵生态格局。

    目前,绵阳市城市水体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56%,建成区绿地率38.14%。

    借智科研院所 “科技赋能”提升建设质效

    4月21日下午,刚下过雨,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篮球场上就有不少同学来运动健身。作为绵阳市海绵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该学校采用彩色透水整体路面与下凹式绿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地表径流。而经“彩色透水路面”技术进行海绵化改造的篮球场,不仅地面平整、回弹性高,还能有效解决场地内雨水积存问题,这让同学们有了更舒适的运动场地,有效降低降雨的影响。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6家,“两院”院士占全省近一半。如何立足科技资源禀赋为海绵城市建设赋能?绵阳的做法是,积极引导当地专业建筑建材企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借智科研院所,激发产业跃升。

    科技赋能的思路下,绵阳本地企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开展“海绵施工技术”等20余项课题研究,获得“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方法”等110项国家专利,研发的“彩色透水路面”等被列入《海绵城市建设先进技术与产品目录》,广泛应用于各地的城市建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质效,部分企业获得“全国海绵城市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打造西部地区海绵城市系统化全域建设典范,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绵阳步履不停。

    未来三年,绵阳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围绕解决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内涝、山溪型河流季节性缺水和提高内河水质的问题,实施九大类194个海绵项目,海绵建设总投资约53亿元,立体化、多维度打造“山前盆缘地区洪涝统筹示范”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55%的建成区面积达到内涝防治标准、雨水资源化利用量等18项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全力冲刺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示范城市!林莹 李睿 明远 图片由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供)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