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成都以“进万企”的决心和魄力冲刺全年目标
成都以“进万企”的决心和魄力冲刺全年目标
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当下,成都全市上下以“进万企”的决心和魄力,展现着这座经济体量超2万亿元城市的责任和担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五个聚焦”“五个新篇章”的部署要求,9月3日以来,成都市全面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截至10月14日,成都全市各级各部门共走访服务企业2.83万户,线上线下联动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14893个,办结12551个,办结率84.3%,其余问题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解决,有效帮助企业增活力、稳经营、提信心,推动实现工业回升、服务业提速。
这项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的开展方法,在于以“用户”思维,跟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将企业的所想所急所盼,转化为党委、政府行动和决策的出发点及落脚点,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逻辑起点在于对城市与企业关系的深度理解:城市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恰似“鱼水”,城市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创造发展机遇,企业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发展得好,城市才会更具生机和活力。
奋战一百天,冲刺四季度。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如何从工作的开展方法和逻辑起点出发,吃透“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的内涵和本质,以实际行动冲刺全年经济目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进
不是走马观花的“进”
是为解难题出实招而“进”
国庆长假后第一天,蒲江县精心组织了一场“企业相亲会”,邀请包括成都喜曰食品有限公司、四川众润食品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走进四川福朋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房,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
这场“企业相亲会”的组织,源自蒲江县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中收集到的一条线索:位于蒲江县工业园区的四川福朋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设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在行业内享有盛誉。该公司提出诉求,希望与园区内其他企业开展产品协作配套,拓展业务范围。
“原来园区内就有这么高端的包装服务企业!”“我们公司的产品近期正计划包装升级。”在“企业相亲会”活动中,不少企业代表颇有收获,现场就有两家企业与四川福朋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产品协作配套合作意向。这样的行动效率让企业负责人出乎意料,“当时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出我们的诉求,没想到政府部门这么快就有所行动,‘企业相亲会’办得很成功,真正能解决问题。”
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多月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中很常见,但常见的背后,是责任的压实。成都市要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不是走马观花的“进”,是为解难题出实招而“进”。
压实责任,才有企业看到的“回应诉求快”。9月6日,订单饱和的成都远望雷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向成都市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推进专班寻求帮助。9月9日,专班成员蒋根杰带着该公司总经理谢承华一行,跑了3家有代工能力的企业,初步敲定合作企业。从诉求提出,到诉求解决,仅用时3天。
压实责任,才有企业看到的“解决办法实”。在青白江区,企业几乎人手一本“私人订制版”政策指南。究其原因,全区规上企业有282家,但每一家企业的发展阶段、产品特点、历年政策申报类型等都不相同,适用的申报政策也不同。因此,当地为每家企业个性化编制专属“政策指南”,所有申报问题“一网打尽”。
高效的工作模式、务实的解决办法,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企业家们纷纷感叹:“政府和企业一条心,都是为了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
不是没有边界的“进”
是有章法有条理的“进”
成都超2万亿元的经济体量中,包含着数以万计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发展情况不同、诉求不同,如何“进”,才能更高效?在成都市制定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方案》中,答案清晰可循。
龙头企业“全部进”。全市工业前100强企业(项目)和128家商贸、建筑、金融等行业龙头企业由市领导开展全覆盖走访,有效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重点企业“重点进”。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由服务工业企业工作专班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开展全覆盖走访。经济增长中占比大、支撑强的其他25个行业领域1000余家重点企业,由市商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15个市级部门负责开展走访。
其他企业“按需进”。各区(市)县在全覆盖常态化服务辖区内企业的基础上,聚焦升规培育企业、产值(营收)波动较大的“四上”企业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问题诉求,按需开展走访服务。
怎样“进”,才能在尽量不打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更精准地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成都一些市级部门和区(市)县作出有益尝试。
以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例,连续举办8期的“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为重要平台。每一期“会客厅”,都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聚焦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领域,邀请数家相关企业和关联部门,由企业点对点发“点球”,相关部门现场“接球”。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蓉易见·民企会客厅”采用“一对多”的思路:企业可以一次性与多个部门见面,反映多个诉求,避免不同部门的反复“拜访”;政府部门可以一次性面谈多家企业,从中找到共性问题,提高政策出台的效率。截至目前,8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共收集到177件企业诉求建议,目前已办理回应151件,26件已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在双流区,“九问工作法”成为工作开展的关键一招。当地紧扣“订单增加要问需求、工程滞后要问症结、产能转移要问原因、新品研发要问进度、企业诉求要问办法、重点企业要问配套、基建施工要问影响、周边环境要问感受、政策执行要问反响”的“九问”工作要求,开展走访人员工作培训,防止漫无目的走访、流于形式走访,推动“进万企”规范化标准化。
进
不只为解一时之困而“进”
是为谋长远发展而“进”
不久前,成都高新区发布《“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营商环境提升专项工作措施》,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专业园区要素配套供给、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企业诉求,共提出9个方面15条举措,着力解决企业共性诉求、堵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成都高新区的行动不是个案。按照成都市的总体要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的开展,不只为解一时之困而“进”,更是为谋长远发展而“进”。怎样“谋”?从“个性”问题里找出“共性”需求,是关键中的关键。
对于统筹宏观经济的部门来说,更能理解这一要求的深意。“闭门造不了车,也制定不出好政策。”在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看来,唯有深入市场一线,才能真正找出共性需求,抓住影响经济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产业发展需要什么。
一个多月的“进万企”活动中,一些企业共同的“堵点”“卡点”,通过制度性的手段得以疏通。
针对不少服务类企业反映“目前成都‘上规’的政策支持,没有覆盖到服务类企业”这一诉求,成都市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进一步推动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提质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上规”奖励从工业企业扩大到服务型企业、批零住餐企业、建筑企业,力度超出很多同类型城市。
针对一些企业反映的惠企政策申报手续繁琐、流程长等问题,成都印发《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建立成都市惠企政策联审机制的通知》,明确政策分类标准、申报条件和实施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减少审批环节,目前已联审12项市本级惠企政策,申报审批环节平均减少2—3个,申报材料减少30%以上。
这些冒着“地气”的政策,是企业乐于看到的,“政府关键时候‘帮一把’‘扶上马’,也许就能帮助一株‘小苗’长成一棵‘大树’。”有企业负责人表示。
而备受企业期盼的,更具宏观调控性的政策,已经在路上。目前,成都市级层面正在对收集上来的共性问题进行细化分类,研究制定专项政策,由点及面推动共性问题得到系统解决。
“问”到点子上、“答”到心坎里、“落”到实效中——这样的“进万企”,赢得企业广泛点赞,让城市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这样的“进万企”,将城市和企业紧紧“绑定”,奋力拼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