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妇女发展状况“十二五”终期监测报告

  • 2016年10月25日 15时06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5年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从推动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推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政策法规的落实,妇女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幸福攀枝花的建设。  

      一、妇女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2015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18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1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9.3%。全年教育经费支出29678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925万元;医疗卫生经费支出110382万元。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为妇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妇女分领域发展情况 

      (一)妇女与健康 

      1.孕产妇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7.62%,比2011年提高4.5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97.32%,农村97.97%,分别比2011年提高4.15和5.04个百分点。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89%,比2011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78%。 

      2.妇女健康防治工作不断加强。2015年,全市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7.34%,比2011年高25.17个百分点。 

      (二)妇女与教育 

      1.女性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2015年,幼儿园在园人数中女童所占比例为47.42%;女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6.52%;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为100%;小学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7.76%;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7.17%。 

      2.女性接受非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52.37%,比2011年提高1.38个百分点;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0%,由就业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为42.33%。 

      3.女性受教育水平稳中趋升。2015年统计表明,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3年;全市青壮年女性(15-50岁)文盲率0.06%,比2011年降低了0.01个百分点。 

      (三)妇女与经济 

      1.妇女就业状况基本保持稳定。2015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9.76万人,其中女性6.73万人,占比为34.06%,比2011年提高2.6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4万人,其中女性占比近年来首次不高于50%。 

      2.妇女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公有经济企业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为35.03%,比2011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3.妇女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全市执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达到93.7%;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比重为32%,比2011年提高8.57个百分点。 

      (四)妇女与社会保障 

      1.妇女参保人数实现增长。2015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的女性人数分别为20.4万人、12.1万人、11.32万人、8.67万人,分别较2011年增长0.4%、15.1%、6.7%、5.6%。 

      2.妇女福利保障逐步加强。2015年,全市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度提高。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中女性0.84万人,占比达到56.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中女性0.99万人,占比达到49.7%。 

      (五)妇女与环境 

      妇女生活和工作环境持续优化。201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39.8%,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3.2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72%,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7.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76%。 

      三、妇女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全市妇女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帮助妇女就业创业,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仍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一)妇女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妇女实现就业才能更好保障其他各项权利的实现。目前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知识更新快,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范围等方面的劣势有所凸显,妇女就业水平偏低;女性从业人员多集中在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由于竞争上的劣势,择业范围受到限制,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较大。就业妇女劳动报酬相对偏低,影响妇女社会地位和妇女的生活水平。 

      (二)妇女合法权益需继续加强。目前,妇女劳动就业仍存在性别歧视,部分企业对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落实不好;妇女在婚姻家庭领域受侵害问题时有发生;妇女的教育、就业以及贫困妇女的脱贫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妇女的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的范围、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妇幼健康服务面临新挑战。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孕产妇特别是高龄孕产妇增加,发生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妇幼健康服务面临新挑战。 

      四、促进妇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丰富多样的就业培训,提升妇女就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再就业的项目,不定期举办妇女就业培训班,帮助失业待业妇女尽快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二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妇女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营销,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使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逐步提高。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 

      (二)继续营造妇女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为确保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全面达标,各级政府妇儿工委要认真地履行职责,主动组织协调各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咨询等活动。有效推动“两纲”实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一是做好宣传与健康教育,以科学备孕、孕前优生、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诊断、安全分娩等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二是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妇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三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筛查危险因素,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危重孕产妇转诊、会诊网络,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攀枝花市妇女发展状况“十二五”终期监测报告

  • 2016年10月25日 15时06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5年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从推动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推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政策法规的落实,妇女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幸福攀枝花的建设。  

      一、妇女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2015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18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1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9.3%。全年教育经费支出29678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925万元;医疗卫生经费支出110382万元。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为妇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妇女分领域发展情况 

      (一)妇女与健康 

      1.孕产妇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7.62%,比2011年提高4.5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97.32%,农村97.97%,分别比2011年提高4.15和5.04个百分点。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89%,比2011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78%。 

      2.妇女健康防治工作不断加强。2015年,全市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7.34%,比2011年高25.17个百分点。 

      (二)妇女与教育 

      1.女性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2015年,幼儿园在园人数中女童所占比例为47.42%;女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6.52%;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为100%;小学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7.76%;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7.17%。 

      2.女性接受非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52.37%,比2011年提高1.38个百分点;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为40%,由就业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为42.33%。 

      3.女性受教育水平稳中趋升。2015年统计表明,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3年;全市青壮年女性(15-50岁)文盲率0.06%,比2011年降低了0.01个百分点。 

      (三)妇女与经济 

      1.妇女就业状况基本保持稳定。2015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9.76万人,其中女性6.73万人,占比为34.06%,比2011年提高2.6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4万人,其中女性占比近年来首次不高于50%。 

      2.妇女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公有经济企业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为35.03%,比2011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3.妇女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全市执行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企业比重达到93.7%;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比重为32%,比2011年提高8.57个百分点。 

      (四)妇女与社会保障 

      1.妇女参保人数实现增长。2015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的女性人数分别为20.4万人、12.1万人、11.32万人、8.67万人,分别较2011年增长0.4%、15.1%、6.7%、5.6%。 

      2.妇女福利保障逐步加强。2015年,全市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度提高。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中女性0.84万人,占比达到56.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中女性0.99万人,占比达到49.7%。 

      (五)妇女与环境 

      妇女生活和工作环境持续优化。201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到达39.8%,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3.2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72%,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7.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76%。 

      三、妇女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全市妇女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保护妇女身心健康,帮助妇女就业创业,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仍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一)妇女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妇女实现就业才能更好保障其他各项权利的实现。目前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知识更新快,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范围等方面的劣势有所凸显,妇女就业水平偏低;女性从业人员多集中在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由于竞争上的劣势,择业范围受到限制,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较大。就业妇女劳动报酬相对偏低,影响妇女社会地位和妇女的生活水平。 

      (二)妇女合法权益需继续加强。目前,妇女劳动就业仍存在性别歧视,部分企业对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落实不好;妇女在婚姻家庭领域受侵害问题时有发生;妇女的教育、就业以及贫困妇女的脱贫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妇女的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的范围、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妇幼健康服务面临新挑战。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孕产妇特别是高龄孕产妇增加,发生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妇幼健康服务面临新挑战。 

      四、促进妇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丰富多样的就业培训,提升妇女就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再就业的项目,不定期举办妇女就业培训班,帮助失业待业妇女尽快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二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妇女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营销,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使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逐步提高。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 

      (二)继续营造妇女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为确保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全面达标,各级政府妇儿工委要认真地履行职责,主动组织协调各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咨询等活动。有效推动“两纲”实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一是做好宣传与健康教育,以科学备孕、孕前优生、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诊断、安全分娩等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二是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妇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三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筛查危险因素,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危重孕产妇转诊、会诊网络,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