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建美丽四川 用生态为发展打底

  • 2012年12月1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12月14日,宜宾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省模”)八县二区和市级部门创建整改方案全部完成。今年8月,宜宾“省模”创建通过技术核查,专家组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整改建议。“宜宾将增加低耗能产业比重,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来最佳的发展效果。”

      2005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8年来,我省先后有50个城市(地级市的中心城区和县市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步入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环保创模”,引导各地完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改善城市环境,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

      整体推动环保

      “省模”创建成抓手

      城市和工业历来是四川环保的重点、难点,2003年川化沱江污染事件震动全省。反思后,省政府决定借国家鼓励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之机,以“创模”作为推进城市环保的抓手。

      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赵乐晨介绍,“省模”考核指标有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能力等5大类25项指标,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污染治理,才可能达标。

      环保创模与科学发展理念契合,得到城市积极响应。在2005年底召开的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启动会上,广安、巴中、峨眉山等10个城市分管市长纷纷表态争创“省模”。2006年起,遂宁、攀枝花、乐山、宜宾等一批地级市和县市区提出“省模”创建申请。

      对照“省模”标准,创模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治污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至2010年,省政府先后为遂宁、攀枝花、乐山等19个获“省模”命名的城市授牌。县市区也积极争创“省模”,米易县2010年获“省模”命名,盐边县通过考核验收,攀枝花成为我省首个建成“省模群”的市州。

      截至目前,我省有19个城市获“省模”命名,10个通过考核验收,6个通过技术核查,8个完成创模规划,7个提出创模申请。创模城市环境显著改善,近日环保部评价四川“省模”创建“全国最早、坚持最好”。

      获“省模”称号并非一劳永逸。“省模”有退出机制,三年一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城市将退出“省模”行列。2011年我省7个“省模”城市到期复查,其中成都青白江区由于污水处理厂不达标,允许推迟到今年底复查,目前区政府正请专家积极整改。

      调整发展模式

      以碧水蓝天拓展发展空间

      “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和宜宾通过“省模”创建,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汇聚点。

      宜宾依靠资源禀赋迅速发展的同时,空气污染加重。2009年,宜宾开展“省模”创建。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25项考核指标,全市上下形成强烈的生态危机意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宜宾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干部共识。

      “省模”创建中,宜宾修编城市发展规划,以环境优先定位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启动重点污染源“出城入园”战略,关闭了宜宾纸业、天竹竹资源开发公司和丝丽雅集团的老生产线,天原集团二期工程入驻江安阳春工业集中区。黄桷庄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五粮液集团废水处理站等治污工程建成投运,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2011年,宜宾市区空气优良天比率98.9%,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0提高到接近90%。 

      2004年,攀枝花成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转变发展思路。2005年投资7.92亿元,完成攀钢新钢钒炼铁厂3台烧结机烟尘治理、攀青焦化厂等20个重点治理项目,当年空气优良天比率从16%提升到53.9%,一举摘掉空气污染“黑帽子”。

      2006年,攀枝花提出“省模”创建申请,投入60多亿元完成攀钢烧结机、发电厂等500多个工业污染源治理。2008年底,攀枝花空气优良天比率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90.2%,地表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09年,攀枝花获“省模”称号。人居环境改善大,城市发展潜力更大。

      变压力为动力

      跳起摸高创“国模”

      环保模范城市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个层次。记者获悉,我省提出2020年建成生态省,其前置条件是80%的市州获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国模”)称号,目前只有成都和绵阳获“国模”称号、遂宁通过国家技术评估。

      四川“省模”创建成绩突出,但建成生态省任重道远。省环保厅副厅长杨雪鸿介绍,除环境指标的验收更严格外,“国模”对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均有要求,比如当地人均GDP超过1万元,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0%的市州成“国模”压力很大,“但并非遥不可及。”

      目前,崇州完成“国模”创建规划,攀枝花市、邛崃市提出“国模”创建申请,巴中和都江堰拟申请创“国模”。杨雪鸿说,一些城市已初具“国模”条件,一些城市需增加经济总量、克服环境短板或努力节能降耗,“都江堰很可能成为继遂宁后创‘国模’成功的城市。”其次是西昌,但需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德阳和广安、眉山、乐山、南充等也具备“跳起摸高”创“国模”的潜力。攀枝花、宜宾、泸州等城市经济实力强,需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和能耗。内江和自贡需突破水环境短板。巴中、崇州和邛崃生态环境好,应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

      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表示,对照26项“国模”指标,目前基本满足13项,城区空气质量、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是难点,攀枝花将攻坚破难。宜宾市将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增加低耗能产业比重、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节能降耗。

      用生态为发展打底,四川城市将再掀环保创模新一轮高潮。(记者 刘宇男)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建美丽四川 用生态为发展打底

  • 2012年12月1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2月14日,宜宾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省模”)八县二区和市级部门创建整改方案全部完成。今年8月,宜宾“省模”创建通过技术核查,专家组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整改建议。“宜宾将增加低耗能产业比重,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来最佳的发展效果。”

      2005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8年来,我省先后有50个城市(地级市的中心城区和县市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步入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环保创模”,引导各地完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改善城市环境,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

      整体推动环保

      “省模”创建成抓手

      城市和工业历来是四川环保的重点、难点,2003年川化沱江污染事件震动全省。反思后,省政府决定借国家鼓励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之机,以“创模”作为推进城市环保的抓手。

      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赵乐晨介绍,“省模”考核指标有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能力等5大类25项指标,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污染治理,才可能达标。

      环保创模与科学发展理念契合,得到城市积极响应。在2005年底召开的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启动会上,广安、巴中、峨眉山等10个城市分管市长纷纷表态争创“省模”。2006年起,遂宁、攀枝花、乐山、宜宾等一批地级市和县市区提出“省模”创建申请。

      对照“省模”标准,创模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治污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至2010年,省政府先后为遂宁、攀枝花、乐山等19个获“省模”命名的城市授牌。县市区也积极争创“省模”,米易县2010年获“省模”命名,盐边县通过考核验收,攀枝花成为我省首个建成“省模群”的市州。

      截至目前,我省有19个城市获“省模”命名,10个通过考核验收,6个通过技术核查,8个完成创模规划,7个提出创模申请。创模城市环境显著改善,近日环保部评价四川“省模”创建“全国最早、坚持最好”。

      获“省模”称号并非一劳永逸。“省模”有退出机制,三年一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城市将退出“省模”行列。2011年我省7个“省模”城市到期复查,其中成都青白江区由于污水处理厂不达标,允许推迟到今年底复查,目前区政府正请专家积极整改。

      调整发展模式

      以碧水蓝天拓展发展空间

      “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和宜宾通过“省模”创建,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汇聚点。

      宜宾依靠资源禀赋迅速发展的同时,空气污染加重。2009年,宜宾开展“省模”创建。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25项考核指标,全市上下形成强烈的生态危机意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宜宾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干部共识。

      “省模”创建中,宜宾修编城市发展规划,以环境优先定位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启动重点污染源“出城入园”战略,关闭了宜宾纸业、天竹竹资源开发公司和丝丽雅集团的老生产线,天原集团二期工程入驻江安阳春工业集中区。黄桷庄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五粮液集团废水处理站等治污工程建成投运,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2011年,宜宾市区空气优良天比率98.9%,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0提高到接近90%。 

      2004年,攀枝花成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转变发展思路。2005年投资7.92亿元,完成攀钢新钢钒炼铁厂3台烧结机烟尘治理、攀青焦化厂等20个重点治理项目,当年空气优良天比率从16%提升到53.9%,一举摘掉空气污染“黑帽子”。

      2006年,攀枝花提出“省模”创建申请,投入60多亿元完成攀钢烧结机、发电厂等500多个工业污染源治理。2008年底,攀枝花空气优良天比率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90.2%,地表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2009年,攀枝花获“省模”称号。人居环境改善大,城市发展潜力更大。

      变压力为动力

      跳起摸高创“国模”

      环保模范城市分为省级和国家级两个层次。记者获悉,我省提出2020年建成生态省,其前置条件是80%的市州获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国模”)称号,目前只有成都和绵阳获“国模”称号、遂宁通过国家技术评估。

      四川“省模”创建成绩突出,但建成生态省任重道远。省环保厅副厅长杨雪鸿介绍,除环境指标的验收更严格外,“国模”对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均有要求,比如当地人均GDP超过1万元,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0%的市州成“国模”压力很大,“但并非遥不可及。”

      目前,崇州完成“国模”创建规划,攀枝花市、邛崃市提出“国模”创建申请,巴中和都江堰拟申请创“国模”。杨雪鸿说,一些城市已初具“国模”条件,一些城市需增加经济总量、克服环境短板或努力节能降耗,“都江堰很可能成为继遂宁后创‘国模’成功的城市。”其次是西昌,但需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德阳和广安、眉山、乐山、南充等也具备“跳起摸高”创“国模”的潜力。攀枝花、宜宾、泸州等城市经济实力强,需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和能耗。内江和自贡需突破水环境短板。巴中、崇州和邛崃生态环境好,应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

      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表示,对照26项“国模”指标,目前基本满足13项,城区空气质量、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是难点,攀枝花将攻坚破难。宜宾市将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增加低耗能产业比重、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节能降耗。

      用生态为发展打底,四川城市将再掀环保创模新一轮高潮。(记者 刘宇男)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