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穿越灾难 我们进步成长

  • 2013年05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5月20日。一个月过去了。被地震撕裂的芦山,千千万万的人正在用双手重建家园。

      然而这一个月,30天,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伤痛、守望、感动,谁能淡忘?

      没有一次灾难不是以人类的进步作为补偿的。从汶川到芦山,四川,在此次考验面前,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应急管理更加科学有序

      灾难来袭,时间就是生命。

      芦山救灾,应急启动更快,救援速度更快。

      震后不到半小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直奔雅安。

      省内各方面救援力量,争分夺秒立即向震中芦山集结。当天,共有160多支救援队伍、3万多人投入抗震救灾。

      如何确保众多救援力量,及时抵达,有序开展,这是一道严峻的考题。震后半小时,从成都直接开辟专门的“生命通道”,确保救援力量快速到达。面对从全国各地涌来的上万名志愿者,一时造成的“爱心大拥堵”,当天果断实施了交通管制。媒体一再呼吁大家不要赶赴灾区,避免了灾区的无序。

      抵达现场之后,众多救援力量如何避免资源浪费,这同样是一道课题。根据应急预案,此次我省采取了省、市、县指挥机构三级合一的机制,省统筹指挥,市具体安排,县抓好落实,集中统一、上下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确保了高效有序救灾。

      “依靠科学施救,不靠人海战术,靠精确定点、精准救援。”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韦方强认为,此次芦山救援是靠完善的机制体制提高了救援效率,而非单纯的依靠领导靠前指挥。

      事实证明,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我省的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

      准备充分临灾从容应对

      救灾,是一场综合性极强的考验。芦山地震,以其九度的高烈度,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这不能不归功于一直以来做足了日常“功课”。

      五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对我省的防灾减灾能力敲响了警钟。从那时起,我省在建筑设防、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大幅提高。安全教育、逃生演练,进学校、进社区,落实到每一个人头。全省从来没有懈怠。

      就在地震发生前的4月18日,我省举行了为期两日的地震救援演练,涉及成都、乐山、雅安等地。两天后,芦山地震发生了。演练的内容立即派上了用场,灾区各环节高速运转展开自救。

      五年来,类似演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我省每年都要举办多次。记者在一段监控视频中看到,芦山地震发生时,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3000多名学生在老师组织下,有序撤出教室,显得训练有素,师生无一伤亡。

      此外,充足的物资准备,为救灾提供了必要保障。

      来自省商务厅的消息显示,前年,我省重新修订了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预案,重新优化了应急商品数据库。突发事件发生时,省上可随时调配企业储备物资,确保24小时内运到。同时,全省以“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市州物资储备库为骨干、县市区物资储备库为基础”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形成。

      所以,当灾难来袭,我们可以从容应对。

      加强规划科学恢复重建

      5月初,冒着如火骄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专家,正在芦山县和宝兴县的活动断裂带上布设30台高频地震仪。

      这些仪器,可以分析活动断层状况和地层结构情况,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依据。这是科学重建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经历过汶川灾区重建的四川深深懂得,重建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自然。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这次在灾区发现,在汶川震后恢复重建中修建的房屋,抗震设防标准明显提高,基本都从5度提高到7度,起到了明显的抗震减灾作用,是这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原因之一。

      天全县大坪乡中心小学修建于汶川地震之后,这次地震因位于断裂带上,学校的两栋教学楼都出现了承重梁钢筋弯曲、地基位移、楼体倾斜等现象,但都没有倒塌,符合“大震不倒”的设防标准。

      在芦山地震灾区,很多房屋成为类似的“站立的废墟”,保护了很多生命。

      科学规划,科学选址,这也将是芦山震后重建的一个原则。

      由中科院牵头组织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将确定重建当地的环境容量和承载人口规模,科学考虑人口分布,提出所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必须坚决避开地质灾害风险地区。

      汶川经验告诉我们:

      灾后恢复重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把灾区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结构转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

      灾区重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经验,使重建更加科学。穿越灾难,我们进步成长。(记者 宋开文)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穿越灾难 我们进步成长

  • 2013年05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5月20日。一个月过去了。被地震撕裂的芦山,千千万万的人正在用双手重建家园。

      然而这一个月,30天,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伤痛、守望、感动,谁能淡忘?

      没有一次灾难不是以人类的进步作为补偿的。从汶川到芦山,四川,在此次考验面前,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应急管理更加科学有序

      灾难来袭,时间就是生命。

      芦山救灾,应急启动更快,救援速度更快。

      震后不到半小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直奔雅安。

      省内各方面救援力量,争分夺秒立即向震中芦山集结。当天,共有160多支救援队伍、3万多人投入抗震救灾。

      如何确保众多救援力量,及时抵达,有序开展,这是一道严峻的考题。震后半小时,从成都直接开辟专门的“生命通道”,确保救援力量快速到达。面对从全国各地涌来的上万名志愿者,一时造成的“爱心大拥堵”,当天果断实施了交通管制。媒体一再呼吁大家不要赶赴灾区,避免了灾区的无序。

      抵达现场之后,众多救援力量如何避免资源浪费,这同样是一道课题。根据应急预案,此次我省采取了省、市、县指挥机构三级合一的机制,省统筹指挥,市具体安排,县抓好落实,集中统一、上下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确保了高效有序救灾。

      “依靠科学施救,不靠人海战术,靠精确定点、精准救援。”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韦方强认为,此次芦山救援是靠完善的机制体制提高了救援效率,而非单纯的依靠领导靠前指挥。

      事实证明,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我省的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

      准备充分临灾从容应对

      救灾,是一场综合性极强的考验。芦山地震,以其九度的高烈度,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这不能不归功于一直以来做足了日常“功课”。

      五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对我省的防灾减灾能力敲响了警钟。从那时起,我省在建筑设防、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大幅提高。安全教育、逃生演练,进学校、进社区,落实到每一个人头。全省从来没有懈怠。

      就在地震发生前的4月18日,我省举行了为期两日的地震救援演练,涉及成都、乐山、雅安等地。两天后,芦山地震发生了。演练的内容立即派上了用场,灾区各环节高速运转展开自救。

      五年来,类似演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我省每年都要举办多次。记者在一段监控视频中看到,芦山地震发生时,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3000多名学生在老师组织下,有序撤出教室,显得训练有素,师生无一伤亡。

      此外,充足的物资准备,为救灾提供了必要保障。

      来自省商务厅的消息显示,前年,我省重新修订了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预案,重新优化了应急商品数据库。突发事件发生时,省上可随时调配企业储备物资,确保24小时内运到。同时,全省以“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市州物资储备库为骨干、县市区物资储备库为基础”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形成。

      所以,当灾难来袭,我们可以从容应对。

      加强规划科学恢复重建

      5月初,冒着如火骄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专家,正在芦山县和宝兴县的活动断裂带上布设30台高频地震仪。

      这些仪器,可以分析活动断层状况和地层结构情况,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依据。这是科学重建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经历过汶川灾区重建的四川深深懂得,重建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自然。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这次在灾区发现,在汶川震后恢复重建中修建的房屋,抗震设防标准明显提高,基本都从5度提高到7度,起到了明显的抗震减灾作用,是这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原因之一。

      天全县大坪乡中心小学修建于汶川地震之后,这次地震因位于断裂带上,学校的两栋教学楼都出现了承重梁钢筋弯曲、地基位移、楼体倾斜等现象,但都没有倒塌,符合“大震不倒”的设防标准。

      在芦山地震灾区,很多房屋成为类似的“站立的废墟”,保护了很多生命。

      科学规划,科学选址,这也将是芦山震后重建的一个原则。

      由中科院牵头组织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将确定重建当地的环境容量和承载人口规模,科学考虑人口分布,提出所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必须坚决避开地质灾害风险地区。

      汶川经验告诉我们:

      灾后恢复重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把灾区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结构转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

      灾区重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经验,使重建更加科学。穿越灾难,我们进步成长。(记者 宋开文)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