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谁说“公正”不是民生——四论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2015年03月02日 07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新年之际,各地政府对困难群众格外关爱,做了不少雪中送炭的好事,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济困的民生政策,受到老百姓好评。在四川,针对新形势下民生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起社会关注的是,坚持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深入推进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新一轮扶贫攻坚指向一个目标: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把扶贫之水浇到“穷根”上,关键是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用扶贫济困视野看民生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差距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约有三倍,城镇居民之间高收入行业与低收入行业有大约4倍差距。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困。由此看来,扶贫济困既是一个现实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回避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还会越来越大;不坚持扶贫济困,困难群体将会越来越多!

      “不让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扶贫济困既要“雪中送炭”,也要“制度创新”。

      用扶贫济困视野看民生问题,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之坎”。就说城乡收入差距吧,除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因素外,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凝固化”。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以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广大的农民群体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得某些政府公共物品的消费,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大量农民已经进城务工经商,但他们的身份认同及其权利保障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农民的土地、房屋等等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能够进入市场的商品和财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公平正义原则来解决民生问题,我们不能不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不加快“三权分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至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则需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来加以调整。

      用扶贫济困视野看民生问题,收入差距拉大还表现在公共资源的不公正分配。看一看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老百姓感到困惑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推进,为什么“上学难、上学贵”仍然成为呼声日益高涨的重大民生问题;城乡各类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并不断完善,为什么“看病难、看病贵”被认为是当前最突出的民生问题?还有“养老难、养老贵”,还有“高房价”、“官本位”等等,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不仅使得社会的差距甚至是“鸿沟”日益拉大,而且使得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望受挫。突出表现在,国民在教育消费上的相对差距拉大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少数先富起来的社会成员身上,特别是腐败问题加重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失衡和信任危机。“不平则鸣,一鸣惊人”!许多突发性事件往往与民生问题上越来越大的差距密切相关。

      谁说“公正”不是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扶贫济困的本质和基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视野!(梅松武)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谁说“公正”不是民生——四论用什么视野看民生

  • 2015年03月02日 07时2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新年之际,各地政府对困难群众格外关爱,做了不少雪中送炭的好事,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济困的民生政策,受到老百姓好评。在四川,针对新形势下民生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起社会关注的是,坚持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深入推进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新一轮扶贫攻坚指向一个目标: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把扶贫之水浇到“穷根”上,关键是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用扶贫济困视野看民生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差距拉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约有三倍,城镇居民之间高收入行业与低收入行业有大约4倍差距。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困。由此看来,扶贫济困既是一个现实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回避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还会越来越大;不坚持扶贫济困,困难群体将会越来越多!

      “不让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扶贫济困既要“雪中送炭”,也要“制度创新”。

      用扶贫济困视野看民生问题,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之坎”。就说城乡收入差距吧,除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因素外,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凝固化”。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以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广大的农民群体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获得某些政府公共物品的消费,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大量农民已经进城务工经商,但他们的身份认同及其权利保障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农民的土地、房屋等等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能够进入市场的商品和财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公平正义原则来解决民生问题,我们不能不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不加快“三权分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至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则需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来加以调整。

      用扶贫济困视野看民生问题,收入差距拉大还表现在公共资源的不公正分配。看一看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老百姓感到困惑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推进,为什么“上学难、上学贵”仍然成为呼声日益高涨的重大民生问题;城乡各类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并不断完善,为什么“看病难、看病贵”被认为是当前最突出的民生问题?还有“养老难、养老贵”,还有“高房价”、“官本位”等等,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不仅使得社会的差距甚至是“鸿沟”日益拉大,而且使得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望受挫。突出表现在,国民在教育消费上的相对差距拉大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少数先富起来的社会成员身上,特别是腐败问题加重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失衡和信任危机。“不平则鸣,一鸣惊人”!许多突发性事件往往与民生问题上越来越大的差距密切相关。

      谁说“公正”不是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扶贫济困的本质和基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视野!(梅松武)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