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淘汰落后产能提前达标
这是四川啃下落后产能硬骨头的最新一例。2014年,四川如期淘汰505户企业的炼钢、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2013年之前的7年间,全省累计关闭、淘汰2480多户企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去年淘汰规模、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省经信委环资处处长管永林说,“以炼钢和平板玻璃为例,四川产能仅占全国2.6%和0.1%,而当年淘汰总量分别占全国目标任务的6.2%和6.4%。”
如此大刀阔斧,相关市县并非没有顾虑:经济进入新常态,稳增长压力趋大,此时淘汰“产值大户”,难免伤筋动骨。拿西昌新钢业来说,该公司及4家配套企业停产,影响西昌市2014年工业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而在全省,505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约0.5个百分点。
转型发展有阵痛,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宁可主动将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面对迟疑和摇摆,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
依据国家政策,四川综合出台转产升级、兼并重组、化解债务等系列扶持政策,使一批企业在关停落后产能中“接骨重生”。
走进眉山市阳光纸业公司,偌大的厂房已是空空荡荡。“6000多万元建设投资,5万多吨再生纸产能,200多名员工的安置……”算起关停、拆除的经济账,公司当家人韩脉全并无愁容。细问之下,原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地政府扶持企业“退二进三”,在原厂址规划发展养老产业,老韩成竹在胸。
“早淘汰、早主动、早受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淘汰落后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成都丽雅纤维股份公司总经理张勇现身说法:连续两年淘汰5条落后产能生产线,建成业内领先的竹纤维生产线,产值提升67%,用工减少30%,水、电、气、标煤消耗至少降低近四成,废气回收率则从40%提高到98%,“可不,这甜头实实在在。”
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经信委主任王海林看来,淘汰落后产能既是减法也是加法,“为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2014年,四川传统资源型产业和六大高能耗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一升一降”之间,淘汰落后产能被赋予了全新解读。(记者张忠 张文)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