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金融“血管”铺进大凉山贫困村

  • 2015年08月13日 07时44分
  •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 【字体:
  • 播报
  •   几年前,大凉山埂则村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一穷二白”:村民煮饭在地上搭吊锅,家里甚至连板凳都没有。尽管如此,不少村民还聚在村口,无所事事。2013年之后,这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村民四处找果苗栽种,贷款也要把房子修好。如今这里新居林立、果树成荫,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村落。

      这种变化,得益于不少贫困户获得了金融支持。随着金融“血管”的进入,贫困群众也由“被动帮扶”转变为“主动发展”,脱贫致富的潜力被激活。

      201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巴普镇埂则村开始修建彝家新寨,村民石一曲一在政府补助3万元情况下,向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2万元,搬进了新家。记者在他家看到,明亮的独立厨房内,不仅有沼气灶,还有装满猪肉的冰柜。卧室、客厅宽敞干净,生活方式得到彻底改变。

      “有了贷款,不仅让我住上新房子,还让我开始过上好日子。”石一曲一说,通过养猪、种核桃他每年有2万元收入;5年以后,随着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核桃、苹果成熟,他年收入将超过5万元。村支书吉巴古使说,有了贷款,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更加强烈,“等、靠、要”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昭觉县城北乡古都村,有84户村民获得了小额贷款,用于修建彝家新寨、购买拖拉机发展副业等。昭觉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部经理潘沙海说,这个村贷款金额170万元,基本都能按时还款。如今,白墙、黑瓦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路边,聚居点还修建了篮球场,不时有孩子打篮球。

      在四川巴中地区,当地银行机构推出了“巴山新居贷”,让成千上万山区贫困人口通过贷款住进新居,发展产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巴中市南江县赤溪乡白岩村,曾经的贫困户胡廷雄不再为家里的欠账犯愁。2011年,他这个4口之家一年收入不过1万元,由于孩子上学等原因四处借债。因为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一切发生了改变。现在他的年收入达到3万元,一举摘掉贫困户帽子。

      白岩村村支书胡江说,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启动资金由县扶贫移民局匹配15万元,村民交100至500元不等的入社费构成,放款额度是入社费的10倍,利息低于商业银行。胡廷雄以500元入社,当年获得5000元贷款养了2头母猪、10头育肥猪,年底收入1万多元。2012年他又贷了5000元,种植4亩茶叶,如今茶叶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当年加入互助社的36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已脱贫20户。“互助社由18万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到30多万元。入社的150户村民不但都已获得贷款,还有分红。”

      南江县扶贫移民局互助资金管理股股长兰仕耘说,资金互助社是专门针对金融机构不涉及的弱势群体,能弥补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死角”。(记者 周相吉 陈地)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金融“血管”铺进大凉山贫困村

  • 2015年08月13日 07时44分
  •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   几年前,大凉山埂则村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一穷二白”:村民煮饭在地上搭吊锅,家里甚至连板凳都没有。尽管如此,不少村民还聚在村口,无所事事。2013年之后,这个村子发生了巨变:村民四处找果苗栽种,贷款也要把房子修好。如今这里新居林立、果树成荫,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大凉山深处的贫困村落。

      这种变化,得益于不少贫困户获得了金融支持。随着金融“血管”的进入,贫困群众也由“被动帮扶”转变为“主动发展”,脱贫致富的潜力被激活。

      201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巴普镇埂则村开始修建彝家新寨,村民石一曲一在政府补助3万元情况下,向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2万元,搬进了新家。记者在他家看到,明亮的独立厨房内,不仅有沼气灶,还有装满猪肉的冰柜。卧室、客厅宽敞干净,生活方式得到彻底改变。

      “有了贷款,不仅让我住上新房子,还让我开始过上好日子。”石一曲一说,通过养猪、种核桃他每年有2万元收入;5年以后,随着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核桃、苹果成熟,他年收入将超过5万元。村支书吉巴古使说,有了贷款,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更加强烈,“等、靠、要”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昭觉县城北乡古都村,有84户村民获得了小额贷款,用于修建彝家新寨、购买拖拉机发展副业等。昭觉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部经理潘沙海说,这个村贷款金额170万元,基本都能按时还款。如今,白墙、黑瓦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路边,聚居点还修建了篮球场,不时有孩子打篮球。

      在四川巴中地区,当地银行机构推出了“巴山新居贷”,让成千上万山区贫困人口通过贷款住进新居,发展产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巴中市南江县赤溪乡白岩村,曾经的贫困户胡廷雄不再为家里的欠账犯愁。2011年,他这个4口之家一年收入不过1万元,由于孩子上学等原因四处借债。因为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一切发生了改变。现在他的年收入达到3万元,一举摘掉贫困户帽子。

      白岩村村支书胡江说,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启动资金由县扶贫移民局匹配15万元,村民交100至500元不等的入社费构成,放款额度是入社费的10倍,利息低于商业银行。胡廷雄以500元入社,当年获得5000元贷款养了2头母猪、10头育肥猪,年底收入1万多元。2012年他又贷了5000元,种植4亩茶叶,如今茶叶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当年加入互助社的36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已脱贫20户。“互助社由18万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到30多万元。入社的150户村民不但都已获得贷款,还有分红。”

      南江县扶贫移民局互助资金管理股股长兰仕耘说,资金互助社是专门针对金融机构不涉及的弱势群体,能弥补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死角”。(记者 周相吉 陈地)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