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护卫绿色家园 四川用行动说话

  • 2016年12月15日 07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12月初,省环境监测总站传来消息:前11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天数比例81.9%,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好转。

      来不及品尝喜悦,一场持续10多天的区域性大气污染来临。

      一边是来之不易的艰难进步,一边是随时到来的反扑,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挑战面前,是胆怯退缩,还是勇敢迎击?四川人用行动说话,12月1日,四川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当天,全省集中开工污染防治重大项目共432个,总投资542亿元。无论是项目规模还是投资力度,在四川历史上均是前所未有。

      视野拉回到今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会议明确,将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向污染宣战,上至省委省政府,下至普通百姓,嘹亮的冲锋号回荡在2016年。

      瞄准一个目标:城乡一体绿化,扫除生态盲点

      进入冬天,成都绕城高速外的桂溪生态公园内,依然绿意盎然。这个面积达1400亩、9倍于成都人民公园的生态绿地,于10月正式开放。由于坐落在繁华城区、被高楼大厦环抱,桂溪生态公园也被不少市民誉为“成都版中央公园”。

      无独有偶,11月底,眉山市青神县汉阳镇新路村。大风过后,村民高勇赶忙招呼邻居,一起清理村口水岸果香湿地公园内的枯枝烂叶。占地180亩的水岸果香,原本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洼地。改造后,已成为眉山市第一个乡村湿地公园和全省第一批乡村生态公园。

      本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却拿出超千亩土地供市民游憩;原本是荒无人烟的洼地,却费大力气改成公园。

      背后的逻辑,是城乡一体绿化,扫除生态盲点,把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作为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的主要增长点。“十三五”开局之年,四川生态文明建设中第一个关键词是“增”。这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正式开启。从川南到川北,从川西高原到川东丘区,无数人种下希望之树。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首次把城市纳入主战场,瞄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省被划分为成都平原区(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秦巴山系(广元、巴中、达州)、川南(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及成渝经济带(资阳、遂宁、南充、广安)四大森林城市群,全力推动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具体建设上,在城市周边和内部,利用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园绿地。城市之间,启动生态廊道建设,通过道路、山脉与水系,打通城与城的生态联系。

      大规模绿化全川的最大着力点在于扫除生态盲点,补足绿化短板。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遏制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加重趋势。川西北高原和川南丘陵,分类实施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修复等,治愈“地球之癌”。盆周山地和盆地内部,则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及水系、河流和道路沿线,见缝插针添绿增彩。

      省林业、农业、住建等部门还联合出台国土绿化金融扶持、后期管护等多项配套政策,以确保绿化资金不短缺、绿化成果有人管。

      顶层设计清晰明确,执行快速有力。前11月,全省完成造林893万亩,同比增加19%,超出国家林业局下达年度任务的60%。

      划定两条底线:

      红线守住生态家底,绿线护佑人居环境

      11月底,带着投资矿山的热情,浙江商人吴玛兴冲冲地来到甘孜,最终摇头而去。他没想到,面对他的投资,地方政府的回复是:作为生态红线管控区,当地绝不会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

      这条清晰的红线既是高压线,又是底线。

      2016年,四川的区域生态安全底线浮出水面。宏观层面,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在红线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管控边界。微观层面,启动城镇绿线划定工作,圈定公共绿地、公园等城镇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一旦划定绿线,其范围内严格限制建设行为。

      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绿线是城镇生态环境的基本盘。红线与绿线,这两条底线代表着2016年四川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确认今后全省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

      生态保护红线内,13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块一字排开。这条红线之下,全省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功能重要区全部纳入其中,总面积达19.7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四川四成以上国土面积,被纳入红线管控。

      红线意味着高压线。据规划,红线区分为一、二两类管控区。其中,一类管控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管控区,将根据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依据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确保用地性质不转换、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

      此外,四川还筹划建立红线管控负面清单、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定期对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开展绩效考核,层层落实红线保护责任。

      如果说在宏观上,生态红线搭建了四川生态屏障的四梁八柱,在微观上,城镇绿线管制的出台,则意味着城镇建设思路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城镇建设首先关注“哪里需要建设”,而绿线将促使城镇建设首先关注“哪里需要保护”。这是因为,城镇绿线是城镇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具备强制性法律效力,坚决禁止随意侵绿、毁绿行为;城镇绿线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监督和检举违反城镇绿线管制行为的权利。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成都的城镇绿线已全部划定,其余市州正加紧制定相关方案。

      锁定三大领域:全力治理雾霾、污废水和土壤污染

      “看,月亮!”12月12日傍晚,很多成都的上班族刚走出办公室,无意间一抬头,一轮明月正挂在天空。当日下午2时,成都市气象台解除10天前发布的霾黄色预警信号。在扫除雾霾的过程中,天帮忙,人更在努力。

      面对严峻形势,成都市紧急行动,市环保局公布包括彭州石化在内的78家废气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并邀请市民监督举报,部分排放大户主动减产限产,市环卫系统1000多台冲洗车全部出动,对重点区域和沿路设施进行冲洗除尘。

      数据显示,这样的举措对于降低雾霾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证明,雾霾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

      这绝非孤案。今年5月31日,全省小春收割全面完成。位于德阳市北部的罗江县,交出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4%,实现“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的目标。不只是罗江,整个成都平原,今年夏天,都不见呛人的秸秆黑烟。

      在这背后,既有成都市整体推进农作物禁烧防控的“强力”,也有省内8市牵手、区域联防联控的“合力”。

      污染可防可治,吃下这颗定心丸,四川向污染宣战多了一份信心。

      治霾,围绕大气污染物排放只减不增的目标,我省在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三大城市群划分红线区、黄线区、绿线区,红线区不能新增大气污染并削减污染存量。

      治水,瞄准年底前消除省内乡镇劣Ⅴ类饮用水源,突出重点,推动治理精细化。

      思路指引行动。以流域为单位,我省将岷江、沱江流域细化为府河、思蒙河、釜溪河等24个重点治理区,分门别类针对性治理。仅第四季度,我省开工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就达364个,总投资超过474亿元。

      重拳之下,效果彰显:前11月,全省五大流域断面达标率71.3%,比去年同期的68%进一步提高;岷江、沱江流域水质改善趋势向好,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浓度都比去年同期下降;全省劣于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5.7%,超额完成不超过8%的全年目标任务。

      治土,逐步启动全省土壤污染详查,开展农用地分类管控试点。

      年底前,我省有望完成土壤污染的环境风险点排查,详查随后开展。预计2018年底前,我省将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三个类别,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类管控试点,保障农产品质量。

      为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今年四川明确,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将作为用地和供地必要条件。还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明确将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及审查意见作为采矿权申请的必备要件,提高耕地质量。(记者 王成栋 梁现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护卫绿色家园 四川用行动说话

  • 2016年12月15日 07时3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2月初,省环境监测总站传来消息:前11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天数比例81.9%,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好转。

      来不及品尝喜悦,一场持续10多天的区域性大气污染来临。

      一边是来之不易的艰难进步,一边是随时到来的反扑,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挑战面前,是胆怯退缩,还是勇敢迎击?四川人用行动说话,12月1日,四川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当天,全省集中开工污染防治重大项目共432个,总投资542亿元。无论是项目规模还是投资力度,在四川历史上均是前所未有。

      视野拉回到今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会议明确,将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向污染宣战,上至省委省政府,下至普通百姓,嘹亮的冲锋号回荡在2016年。

      瞄准一个目标:城乡一体绿化,扫除生态盲点

      进入冬天,成都绕城高速外的桂溪生态公园内,依然绿意盎然。这个面积达1400亩、9倍于成都人民公园的生态绿地,于10月正式开放。由于坐落在繁华城区、被高楼大厦环抱,桂溪生态公园也被不少市民誉为“成都版中央公园”。

      无独有偶,11月底,眉山市青神县汉阳镇新路村。大风过后,村民高勇赶忙招呼邻居,一起清理村口水岸果香湿地公园内的枯枝烂叶。占地180亩的水岸果香,原本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洼地。改造后,已成为眉山市第一个乡村湿地公园和全省第一批乡村生态公园。

      本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却拿出超千亩土地供市民游憩;原本是荒无人烟的洼地,却费大力气改成公园。

      背后的逻辑,是城乡一体绿化,扫除生态盲点,把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作为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的主要增长点。“十三五”开局之年,四川生态文明建设中第一个关键词是“增”。这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正式开启。从川南到川北,从川西高原到川东丘区,无数人种下希望之树。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首次把城市纳入主战场,瞄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省被划分为成都平原区(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秦巴山系(广元、巴中、达州)、川南(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及成渝经济带(资阳、遂宁、南充、广安)四大森林城市群,全力推动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具体建设上,在城市周边和内部,利用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园绿地。城市之间,启动生态廊道建设,通过道路、山脉与水系,打通城与城的生态联系。

      大规模绿化全川的最大着力点在于扫除生态盲点,补足绿化短板。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遏制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加重趋势。川西北高原和川南丘陵,分类实施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修复等,治愈“地球之癌”。盆周山地和盆地内部,则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及水系、河流和道路沿线,见缝插针添绿增彩。

      省林业、农业、住建等部门还联合出台国土绿化金融扶持、后期管护等多项配套政策,以确保绿化资金不短缺、绿化成果有人管。

      顶层设计清晰明确,执行快速有力。前11月,全省完成造林893万亩,同比增加19%,超出国家林业局下达年度任务的60%。

      划定两条底线:

      红线守住生态家底,绿线护佑人居环境

      11月底,带着投资矿山的热情,浙江商人吴玛兴冲冲地来到甘孜,最终摇头而去。他没想到,面对他的投资,地方政府的回复是:作为生态红线管控区,当地绝不会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

      这条清晰的红线既是高压线,又是底线。

      2016年,四川的区域生态安全底线浮出水面。宏观层面,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在红线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管控边界。微观层面,启动城镇绿线划定工作,圈定公共绿地、公园等城镇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一旦划定绿线,其范围内严格限制建设行为。

      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绿线是城镇生态环境的基本盘。红线与绿线,这两条底线代表着2016年四川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确认今后全省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

      生态保护红线内,13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块一字排开。这条红线之下,全省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功能重要区全部纳入其中,总面积达19.7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四川四成以上国土面积,被纳入红线管控。

      红线意味着高压线。据规划,红线区分为一、二两类管控区。其中,一类管控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管控区,将根据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依据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确保用地性质不转换、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

      此外,四川还筹划建立红线管控负面清单、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制度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定期对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开展绩效考核,层层落实红线保护责任。

      如果说在宏观上,生态红线搭建了四川生态屏障的四梁八柱,在微观上,城镇绿线管制的出台,则意味着城镇建设思路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城镇建设首先关注“哪里需要建设”,而绿线将促使城镇建设首先关注“哪里需要保护”。这是因为,城镇绿线是城镇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具备强制性法律效力,坚决禁止随意侵绿、毁绿行为;城镇绿线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监督和检举违反城镇绿线管制行为的权利。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成都的城镇绿线已全部划定,其余市州正加紧制定相关方案。

      锁定三大领域:全力治理雾霾、污废水和土壤污染

      “看,月亮!”12月12日傍晚,很多成都的上班族刚走出办公室,无意间一抬头,一轮明月正挂在天空。当日下午2时,成都市气象台解除10天前发布的霾黄色预警信号。在扫除雾霾的过程中,天帮忙,人更在努力。

      面对严峻形势,成都市紧急行动,市环保局公布包括彭州石化在内的78家废气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并邀请市民监督举报,部分排放大户主动减产限产,市环卫系统1000多台冲洗车全部出动,对重点区域和沿路设施进行冲洗除尘。

      数据显示,这样的举措对于降低雾霾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证明,雾霾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

      这绝非孤案。今年5月31日,全省小春收割全面完成。位于德阳市北部的罗江县,交出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4%,实现“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的目标。不只是罗江,整个成都平原,今年夏天,都不见呛人的秸秆黑烟。

      在这背后,既有成都市整体推进农作物禁烧防控的“强力”,也有省内8市牵手、区域联防联控的“合力”。

      污染可防可治,吃下这颗定心丸,四川向污染宣战多了一份信心。

      治霾,围绕大气污染物排放只减不增的目标,我省在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三大城市群划分红线区、黄线区、绿线区,红线区不能新增大气污染并削减污染存量。

      治水,瞄准年底前消除省内乡镇劣Ⅴ类饮用水源,突出重点,推动治理精细化。

      思路指引行动。以流域为单位,我省将岷江、沱江流域细化为府河、思蒙河、釜溪河等24个重点治理区,分门别类针对性治理。仅第四季度,我省开工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就达364个,总投资超过474亿元。

      重拳之下,效果彰显:前11月,全省五大流域断面达标率71.3%,比去年同期的68%进一步提高;岷江、沱江流域水质改善趋势向好,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浓度都比去年同期下降;全省劣于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5.7%,超额完成不超过8%的全年目标任务。

      治土,逐步启动全省土壤污染详查,开展农用地分类管控试点。

      年底前,我省有望完成土壤污染的环境风险点排查,详查随后开展。预计2018年底前,我省将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三个类别,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类管控试点,保障农产品质量。

      为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今年四川明确,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将作为用地和供地必要条件。还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明确将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及审查意见作为采矿权申请的必备要件,提高耕地质量。(记者 王成栋 梁现瑞)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