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全川总体规划即将公布 四大区域率先启动森林城市群建设
今年,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将全面展开。其中最扯眼球的是启动建设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区、成渝经济带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群建设是按照全国绿化委员会的部署,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一项绿化创新行动。”省绿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何为森林城市群?又该如何建设?建设成果又该如何管护?
为何建
增加生态供给,四大城市群先行一步
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说,建设森林城市群、绿化全川行动,最终目的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提高民众在生态文明领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四川的城市、城市之间的现实,期待更大力度的绿化行动。省绿委办统计显示,2015年四川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3.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38平方米,两项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部分城市的中心城区,还未达到人均5平方米的国家标准。部分地区还延续着注重城区忽略城郊的传统做法。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断带多,森林整体功能差,与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发展不相适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森林城市群建设呼之欲出。
四个城市群的选择慎重。省林业厅将森林城市群建设瞄准在森林城市建设具备一定基础、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相对较短的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区和成渝经济带。规划专家组的初步建议是建设成都平原区(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秦巴山系(广元、巴中、达州)、川南(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及成渝经济带(资阳、遂宁、南充、广安)四大森林城市群。“先易后难,为今后扩大建设范围提供经验和基础。”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童伟透露,绿化全川总体规划仍在修改之中,“但很快就会公布,随后就会启动。”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个核心任务,也是四川建设森林城市群的出发点。“对于四川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护。从林业行业的角度来说,就是必须担负起修复沿江生态系统的责任。”省林科院生态所所长向成华说,大江大河沿线、平原地带城市密布,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区、成渝经济带或是我省人口集中、城市密度高地区,或是大江大河流经地区,入选其中并不意外。
以川南城市群中的泸州和宜宾为例,两者先后获评国家级森林城市称号,具备一定的绿化基础;两地主城区相距不足100公里,均位于长江之畔,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
怎么建
将绿化区串联成带,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建设思路是,以路网、水网、山系为纽带,通过生态走廊建设和城市绿化,将散落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绿化区串联成带,强化城市内部区域与城市之间的“生态联系”。
在省林业厅召集的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打通城市之间的生态通道,并非难事,“沿着公路、水系,都能做到。难点在城市内部,城市里面没有森林,咋个能叫‘森林城市群’?”
城市内部的绿色走廊带如何打通?
“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根源在规划建设思路上。”省绿委办相关负责人坦言,城市内部能否形成“生态联系”,关键在于城市布局上,能否增加生态用地面积。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印发的《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系统,划定并强化城市绿线管制。“这等于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绿线’就是一条高压线,碰不得。这也增加了我们的规划落实的可能性和操作性。”省绿委办负责人介绍,经过多方征集意见,城市内部的生态联系,将依靠扩大永久性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来实现。
打通生态联系,只是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第一步。如何实现森林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绿化“量质皆升”?“城市也好,乡村也罢,绿化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树种选择、树种搭配和尊重民意及文化传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为森林城市群建设提出四大建议:优先考虑本土树种,其次考虑无害的外地树种,防止生物入侵和树种水土不服;注意乔木、灌木、草结合,避免千篇一律和大树进城,提高绿化质量同时,还能加速修复生态系统并规避大规模病虫害;允许乡村、郊区绿化时,农户自主选择树种;注意与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绿化环境也美化环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吴章文则认为,参照新一轮退耕还林,允许农户选择树种,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本的造林热情,老百姓借助绿化有很多的产业文章可以做。更深层次的说,这也减轻了政府的建设压力、扶贫压力。
童伟表示,上述专家学者的意见,多数已经被采纳,写入即将定稿的建设方案。
如何管
确权颁证明责任,聘农民为护林员
森林城市群的建设成果,怎样管护?在城市,这很容易回答:纳入市政、林政等部门管理范畴。但对于建设任务更为繁重、建设面积更大而管护责任更需落实的乡村,又该怎么办?
向成华表示,应该视其具体功能而定:位于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将其划为公益林,可以发放管护资金/生态效益补贴,聘请当地农户或土地经营权所有者为护林员,明确其管护职责。如果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很大的话,甚至可以考虑成立新的保护机构。鉴于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这一做法也有助于提高贫困户的收入。对于生态功能次要地区,则参照退耕还林等相关做法:视其土地性质、林木种类,确权颁证,发林权证或者经济林木(果)权证,鼓励引导以转租、流转等形式向种植大户、专合组织等业主集中,发展相关产业。
向成华认为,完善后续的管护机制并非难事,但必须做好建设前期的规划、评估工作。
省绿委办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森林城市群规划方案已经收录对应的管护机制,“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对城市森林系统实行认建、认养也不失是一种选择。”(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