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精准扶贫

  • 2017年03月05日 08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3月4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陈放透露,省工商联已着手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完善“万企帮万村”大数据平台,为产业项目扶贫提供“云支撑”。陈放委员认为,要实现更广、更深层次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还需要顶层设计安排。

      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精准扶贫,成为多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建议,国家层面支持在四川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先开展以助推精准扶贫为主的大数据应用。

      精准帮扶需要信息对称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副主委苏华说,民建省委对大数据应用非常关注,由西南财大寇纲教授领衔的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扶贫项目众多,但资源有效整合不足;帮扶资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多头救助、遗漏救助、重复救助;资金使用过程缺乏预警机制,容易造成资金闲置、报账率低等问题。

      一些委员指出,尽管我省相关部门建立了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但对数据的延伸应用不够。“省工商联‘万企帮万村’活动取得很好的质效,但实施中仍发现一些问题。”陈放委员说,一些企业和“三农”领域没有关联,企业不知道选择什么产业帮扶贫困村,个别企业家有热情,但是感到茫然。此外,帮扶培育的产业存在同质化问题,比如村村种核桃,今后或将导致价格下跌、产品滞销。“很多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刘建军建议,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助推精准扶贫。

      苏华委员说,民建省委调研分析认为,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帮扶,如对贫困人口实名管理,通过分析整理其致贫原因,准确了解贫困户扶贫需求;统筹贫困村资源和市场空间,科学布局产业帮扶项目;及时跟进贫困者需求变动,更新对接其所需扶贫资源;监控扶贫项目整体落实情况。

      刘建军委员介绍,大数据中心可以根据气候土壤、劳动力、全省种植面积、国内价格行情等因素,自动为贫困村推荐特色作物。

      先构建五级扶贫机构网络接口平台

      从事云计算研究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大首席教授孙林夫指出,大数据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数据够“大”,二是数据要准确,做到这两点,大数据才可用。“这是一项工程量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脱贫攻坚相关各条战线的协同参与。”委员们认为,一是需要省级层面顶层设计,二是需要呼吁国家层面支持在四川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先开展以助推精准扶贫为主的大数据应用。

      刘建军委员认为,争取国家支持四川开展大数据助推精准扶贫,四川很有优势。他分析说,以成都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具有很强的技术支撑能力,同时四川脱贫攻坚任务重,贫困地区环境类型多,在四川开展探索取得经验,可以应用到国内更广阔的贫困地区。“探索中,应首先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机构网络接口平台,实现扶贫业务部门间的高速连接,推进扶贫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苏华委员提出,还应建设精准扶贫金融数据库,形成资产、信用、脱贫潜力的三维基础数据,通过精准分类,对不同的扶贫对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如果大数据成功应用,将会杜绝帮扶单位盲目安排项目问题的发生。”刘建军委员充满期待。

      同样感兴趣的还有来自工会界别的罗茂乡委员。他认为,今后不仅在农村,城市中的工会困难职工信息系统和人社部门相关系统对接后,求职和需求信息将自动匹配,通过APP或短信向有求职需求的困难职工推送“定制”岗位信息。(记者 钟振宇)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精准扶贫

  • 2017年03月05日 08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3月4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陈放透露,省工商联已着手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完善“万企帮万村”大数据平台,为产业项目扶贫提供“云支撑”。陈放委员认为,要实现更广、更深层次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还需要顶层设计安排。

      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精准扶贫,成为多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建议,国家层面支持在四川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先开展以助推精准扶贫为主的大数据应用。

      精准帮扶需要信息对称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副主委苏华说,民建省委对大数据应用非常关注,由西南财大寇纲教授领衔的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扶贫项目众多,但资源有效整合不足;帮扶资金因信息不对称,产生多头救助、遗漏救助、重复救助;资金使用过程缺乏预警机制,容易造成资金闲置、报账率低等问题。

      一些委员指出,尽管我省相关部门建立了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但对数据的延伸应用不够。“省工商联‘万企帮万村’活动取得很好的质效,但实施中仍发现一些问题。”陈放委员说,一些企业和“三农”领域没有关联,企业不知道选择什么产业帮扶贫困村,个别企业家有热情,但是感到茫然。此外,帮扶培育的产业存在同质化问题,比如村村种核桃,今后或将导致价格下跌、产品滞销。“很多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刘建军建议,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助推精准扶贫。

      苏华委员说,民建省委调研分析认为,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帮扶,如对贫困人口实名管理,通过分析整理其致贫原因,准确了解贫困户扶贫需求;统筹贫困村资源和市场空间,科学布局产业帮扶项目;及时跟进贫困者需求变动,更新对接其所需扶贫资源;监控扶贫项目整体落实情况。

      刘建军委员介绍,大数据中心可以根据气候土壤、劳动力、全省种植面积、国内价格行情等因素,自动为贫困村推荐特色作物。

      先构建五级扶贫机构网络接口平台

      从事云计算研究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大首席教授孙林夫指出,大数据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数据够“大”,二是数据要准确,做到这两点,大数据才可用。“这是一项工程量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脱贫攻坚相关各条战线的协同参与。”委员们认为,一是需要省级层面顶层设计,二是需要呼吁国家层面支持在四川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先开展以助推精准扶贫为主的大数据应用。

      刘建军委员认为,争取国家支持四川开展大数据助推精准扶贫,四川很有优势。他分析说,以成都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具有很强的技术支撑能力,同时四川脱贫攻坚任务重,贫困地区环境类型多,在四川开展探索取得经验,可以应用到国内更广阔的贫困地区。“探索中,应首先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机构网络接口平台,实现扶贫业务部门间的高速连接,推进扶贫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苏华委员提出,还应建设精准扶贫金融数据库,形成资产、信用、脱贫潜力的三维基础数据,通过精准分类,对不同的扶贫对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如果大数据成功应用,将会杜绝帮扶单位盲目安排项目问题的发生。”刘建军委员充满期待。

      同样感兴趣的还有来自工会界别的罗茂乡委员。他认为,今后不仅在农村,城市中的工会困难职工信息系统和人社部门相关系统对接后,求职和需求信息将自动匹配,通过APP或短信向有求职需求的困难职工推送“定制”岗位信息。(记者 钟振宇)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