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全省180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动实现产值1.3万亿元
朱晓章成功的背后,是我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市场的“鸿沟”在不断缩小——
2012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逾1800个,累计带动实现产值逾1.3万亿元;去年全省技术合同金额逾300亿元,是5年前的1.5倍。
科技成果转化被认为是“世纪难题”,而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40%-60%的平均水平。那么,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四川有何创新路径?
激发转化动力 以改革建立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要搞快,一旦封进实验室,过了‘青春期’,就不值钱了。”说这话的是西南交大教授丁国富。和朱晓章一样,其所在团队凭借辅助复杂零件设计的软件技术,通过公司转化获利近百万元。
然而几年前,这些技术只能锁在实验室里“吃灰”。原因很简单,“驱动力不够,总觉着(转化)是学校的事,对我们来说好处不多、关系不大。”这么想的不止丁国富一人。2010年至2012年,西南交大全校只有7项专利得到转化。
“教授拿不走股权,学校干不成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得不到科技型企业”,对于有109所高等院校、30万名专业科技人员的四川而言,该如何破解这样的“三输”局面?
转变,始于改革。2016年我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职务发明成果由国家所有,变为国家、职务发明人共同所有,以明晰的产权来给出明确的收益预期。同一年,我省出台《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启动全省新一轮42家科研院所改革,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取酬等。
以西南交大为例,职务科技成果确权1年内,共分割职务专利逾150项,依托其成立8家科技型公司。
推动供需对接 搭建科技成果供需长效对接平台
激发科技人员转化热情,只是开始。“科技成果不和市场需求对接上,再好也只有躺在纸上睡觉。”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认为。
如今,成果与需求对接有实效。成都碳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研发的“石墨烯钻井液润滑剂”,原估计需两年以上转化周期,因“技术地图”一个月后就达成转化协议。
“技术地图”是我省首份科技成果转化清单,由省科技厅等部门系统摸底梳理出重点科研成果3009项,还注明每一项成果的技术领域、水平和成熟度,方便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展开精准对接。
这份清单只是我省搭建供需长效对接平台的一个侧面。自2013年起举办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已有4届,累计促成科技成果交易及合作意向协议金额逾260亿元;同时我省每年分批、分领域开展银政企院校对接活动,仅去年50场活动即促成签约项目逾1000项,签约总金额近400亿元。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离不开金融支持。
我省一面抓平台,启动省级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等;一面抓扶持,设立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成立8家科技支行。2012年以来,我省累计促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1400亿元,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约2万家,702个战略性新兴产品的产业化率达88%。(记者 熊筱伟)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