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死 四川旅游人的职业在发光
8月10日,九寨沟县城,旅游大巴车车队停在街道上,有序运送游客和群众离开。(记者 田为摄)
危难突至,无数导游、司机和酒店服务人员挺身而出,勇敢无畏,带给游客安定和温暖。他们的表现,收获了数万游客和无数人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四川景美人更美”的热情赞颂——
“8·8”九寨沟7.0级地震那一夜,数千名导游、司机、酒店服务人员,成为距游客最近的一线救援人员。
在山摇地动的寒夜中,那高高举起的导游旗、结实平稳的旅游大巴、安置有序的酒店院落和避险场所,给惊慌失措的游客以安全和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全省旅游系统雷厉风行,政府部门、旅游协会、旅行社、酒店、车队……许许多多旅游人在第一时间坚守最前线,一程一程接力,守望相助,全力保障游客生命安全。
勇气、责任心、个人素质、专业素养,缺一不可——仅仅3天,九黄环线上的旅游人,一路护送4万多名团队游客完成大转移,从地震灾区经多路绕行,将游客全部疏散完毕。
穿越生死,奋战在九寨沟救援工作中的旅游从业者,用行动证明:四川旅游人的职业,在发光!
人在旗在,人在车在,人在客在,不离不弃
9日凌晨3时,冒着余震,刚做导游不久的“90后”李尹韩独自离开旅游大巴上的游客和同事,要去找回留在几公里外酒店的一名团员。右侧全是高山,左侧是奔腾的河流,沿途大大小小的碎石,路上没有一辆车,没有一点灯火,这位“90后”导游害怕极了,在路上放声大哭。但是,她没有退缩,抹着眼泪,一路快走加小跑前行,直到看到那位团员穿着熊猫服、好好地待在酒店院内,才放下心来。
地动山摇之后,儿子刚4个月的女导游邵丹,忙着清点安抚惊魂未定的游客。因12岁孩子走丢,一对游客父母抱头痛哭。邵丹动员不需要照顾老人小孩的十几位团员,手拉手在酒店一层楼一层楼、一间房一间房搜寻,直到在附近一座山坡上,找到了正被当地藏族群众好好照料着的孩子。
在九寨沟一线跑了十几年的资深导游张立,带着46人散客团行进在川主寺到九寨沟的路上,震落的巨石砸断前后道路,游客一片惶恐。“生死有命,怕啥子!”张立独自冒险攀爬过塌方区,探出一条长约500米的生命通道,七八次往返穿越,与同行一起转移游客及伤员,直到手中那个11个月大的重伤婴儿,搭乘一位藏族大哥的摩托车赶往医院。
满载最后一批从九寨天堂甲蕃假日酒店撤离游客的老司机林世国,一路上遇到数不清的塌方和落石。救援部队用推土机抢通的便道,比大巴车的车身宽不了多少。在14年的九黄环线驾驶生涯中,林世国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险境。每到一处滑坡体与悬崖组成的“鬼门关”处,他都让所有游客下车步行通过,独自驾车闯关。
在九黄环线跑了近20年的老司机邹旗,驾车行进在九寨千古情景区附近,眼见前方开始滑坡,车子右后方车窗已被落石砸坏的千钧一发时刻,他挂上倒挡、疯狂倒车,在黑暗中强行倒车50多米,避开滑坡区。
……这样的故事,在地震后的这几天,从脱险游客的口中、在精疲力尽的导游们发出的平安微信里、在无数网友自发转发的文章中,被广泛传播,感动了亿万人。
当时哪儿来那么大的勇气?事后,不少导游和司机也说,不是没有过害怕,但这就是我们工作的职责要求:人在旗在,人在车在,人在客在!
除了大爱和勇敢,冷静和坚毅,成为四川旅游人在应急中给游客们留下的又一深刻印象。
遇到滑坡,到什么地方避险?游客受伤,如何急救?飞石道路,怎么观察通行……在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四川旅游行业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成为常态,从业者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地震发生10分钟后,位于九寨沟沟口的喜来登大酒店的救灾组织工作有序推进,刚刚脱险的工作人员多次冒着余震危险,冲入酒店内为游客取浴巾、浴袍、被子等御寒物资和行李。酒店驻店经理李小石通宵协调指挥,不断向游客通报最新情况、安排疏散登记,不断安抚告知,“不要恐慌,酒店的建筑很安全,主体建筑没有遭到丝毫损坏”“提高警惕,震后要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直到9日7时30分,第一辆疏散大巴发车。9日上午,所有旅客疏散完毕。
很少有游客记得那些普通的酒店服务人员的名字,但那天夜晚由他们双手传递出的温暖,相信将久久难忘。
把游客疏散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游客平平安安回家作为责任和义务
九寨沟之美,名动天下。据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8日,景区共接待游客3.8万人,接近景区4.1万人的最大承载量。
九寨沟作为世界著名景区的特殊属性、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庞大游客数量,使得游客安危问题成为此次抗震救灾中最受关注的问题。
“游客是我们的客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家。”省委书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对九寨沟景区游客转运疏散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旅游人的工作目标。
地震发生后,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把游客疏散作为震后救援重中之重,组织应急运力,科学统筹安排,作出9日天黑前将景区滞留游客和车辆全部疏散出去的决定,旅游行业迅速响应。
震后不到20分钟,我省旅游系统应急预案已经启动。震后1个小时,省旅发委向社会公布3部应急热线电话。很快,几百个焦急的电话涌入:“我女儿报的成都青旅团,情况如何?”“我是陕西国旅的,怎么和我们发到九寨沟的团联系上?”记录电话信息,传递消息,安抚亲属,值班人员的嗓音越来越沙哑。
震后3小时,省旅发委召开震后第一次紧急会议,部署联动相关部门和阿坝州,实时掌握游客情况;分阶段向省委省政府、国家旅游局及时报送动态;联动旅游业协会,敦促各旅行社、星级饭店妥善安置游客,督促当地旅游部门积极做好游客的安抚疏散;通知相邻市县旅游部门,积极主动为途经的游客提供必要援助。各市州旅游管理部门纷纷请缨,主动“认领”任务。
科学救援同步启动。平时用于保障行车安全、“监控”司机不得疲劳驾驶的交通GPS系统、旅游运行监控系统,变为指挥交通、调度车辆及监控景区景点安全的高科技“天眼”,密切跟踪旅游大巴的撤退轨迹。
地震后近7个小时,省青旅应急指挥部总调度杨世俊一颗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霎时间热泪盈眶。整个一晚,作为省青旅后方大本营的计调团队都在忙着与发往九寨沟的326个团队的带队导游联系,直到所有团队的联系表格上全部画上钩。“一定要保障游客安全,平安归来!”
国家旅游局工作组也迅速赶往震区,指导地方旅游部门开展游客疏散、安置、救助等工作。
9日清晨,天边刚亮起缕缕曙光,灾区导游的手机QQ工作群里,来自旅游部门和各旅行社的后方调度信息不断传来,“九寨沟县城到平武方向道路通畅,可以走九环东线返程”“成都到绵阳段短时供油紧张,争取在平武之前加满油”“已联系好平武农家乐,依次前往就午餐”……
9日上午,当关心灾区的人们从媒体报道中得知,有序撤离的不少游客已经在平武县吃到了热腾腾的饭菜时,几乎不敢相信这次转移能够如此神速!
这次游客大转移,人数之多、路程之艰、速度之快,在我国救灾史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成功大转移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指挥体系提供的应对有策、科学有序、组织有力的保障。
不想说再见,九寨的水美,四川的景美,四川的人更美
“感谢你!”这三个字,是从地震中脱险游客最衷心的表达。
台湾游客汪怡安,地震时正乘旅游车行进在去九寨沟的路上。虽然对地震不陌生,但是碎石击打到车上时,她还是极度紧张。慌乱间,听到导游声嘶力竭报告险情的声音,听到电话里传来“一切以保障游客生命安全为前提”的指令,听到大巴车紧急后退、掉头的轰鸣,她的紧张消除了。当夜一脱险,汪怡安就迫不及待找到纸笔,写下感谢信:“佩服你们的勇气和敬业,谢谢导游和司机带我们脱离险境!”
“我看到地震中的美:大灾难中才能见到人性光辉。”上海游客徐红光写下洋洋千言的《地震亲历记》:包车的白马藏民杨师傅说,“我们把你们拉进沟,就会把你们安全拉出去!”看着一路被滚石压得惨不忍睹的车,看着杨师傅冒险行车,想着他和车队诚信重诺、放弃别人出六七千元包车的诱惑,徐红光心里万分感慨……
仅仅1天多就从九寨沟安全返回湖北老家的张先生,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平时柔弱的导游小姑娘们,都完全不顾形象了,大声叫着、吼着,引导游客们疏散到空旷地带。我听到好几个导游嗓子都喊哑了,导游就是那时候的英雄!”
“好样的!”网友不断为四川旅游人点赞!
一段视频,让网友感到震撼:九寨千古情停车场上,高举的导游旗,在惊慌失散的游客中如同风雨里的桅杆,让游客有了依靠。
一句承诺,“我是主心骨,我不能乱,还有游客在等着我”,让人胸中热血翻涌,激情尽显!
一张照片,深深戳中大家泪点:让游客在更安全的车上休息,服务人员却在冰冷的车外值守,监控周边山体安全。
地震后,记录四川旅游人事迹的许多新媒体稿件阅读量突破10万+,网友纷纷点赞留言:“向尽职尽责的人敬礼,职业没有高低,只有其行为是否令人尊敬!”“危难时刻见人心!谢谢这些导游,谢谢这些老司机!好人一生平安!”
有网友说,在这次地震中的四川导游,“零差评”!
“不想说再见!”在游客心中,九寨的水美,四川的景美,四川的人更美!
从安徽千里迢迢为九寨而来的游客黄发珍,从九寨沟顺利撤出后,又去剑门关、熊猫基地、乐山大佛游览。她说:“四川可真美!虽然地震时我哭喊着要马上离开,但因为导游一路相伴,我此刻真的不想说再见!”
危险时刻,九黄环线上的旅游业从业者们发出的职业之光、人性之美,让他们收获了这个行业最热情的赞美。
8月12日,率领工作组到地震灾区指导旅游行业抗震救援工作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在返京途中动情地写道:有一种沉默叫坚强。所到之处,见到每一位群众、每一位干部,他们不是不怕、不是不苦,却缄口不言苦、不言怕,这是什么?强大的内心!有一种困难叫财富。这一震,多少困难啊!大难兴邦,苦难磨练人、锻炼人、锤炼人!苦难一旦被战胜终将变成巨大的精神财富。九寨加油!四川加油!旅游加油!祖国加油!(记者 杨晓 刘星 朱丽 冯超颖)
□川评
他们是又一道风景
风景之美,在山、在水,更在人。地震灾害可以让山川失色,家园垮塌,但却摧毁不了人类友爱互助凝聚起的强大力量。“8·8”九寨沟7.0级地震,虽让九寨沟的自然风光一时蒙尘,但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更加熠熠生辉,人格的高贵更加闪闪发光。
震区不孤单。大爱之力穿越地区,跨越时空,在这里汇聚。在这场与时空赛跑的生死竞速中,不仅有党员干部、医护人员、部队官兵,更有与游客距离最近的上千名导游和司机,他们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救灾和自救中。危急之中,那高高举起的导游旗、那声嘶力竭的提醒呐喊、那不顾自身安危在危险区域穿梭救援的身影,给游客以温暖和力量。他们与各方救援力量一道,共同演绎出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绽放出人性的大爱之美!他们,是又一道风景。就如同一位游客所说,“这次我们虽然无缘看到九寨沟的自然之美,但却看到了人性之美”。
大美四川,在山、在水、更在人。容颜可以因故衰退,风物可以因时变迁,人性之美却永驻。天府四川,大美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