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撑起四川经济“半边天”
读数
有人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发展史。
查阅40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民营经济增加值数据,两条平行上升曲线清晰可见。四川民营经济始终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同频共振——1978年,四川GDP184.6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36亿元;2017年,四川GDP达36980.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也突破“两万亿”大关,达20738.9亿元。
另一条上升曲线,更直观勾画出四川民营经济40年的强劲发展态势:1978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4%;2017年占比已飙升至56.1%。民营经济地位逐年提高,撑起“半边天”。
看总量
从破千亿到过万亿用了11年
如果将一个千亿元视作一个台阶,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2000年实现1113.55亿元,首次迈上千亿元台阶,民营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2004年突破“两千亿”,达2451.93亿元;2005年突破三千亿元;2011年首破万亿元,达11130.63亿元。
“改革开放40年,四川民营经济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陈新有说,四川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旗帜鲜明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市场准入、财税支持、创新创造、鼓励“走出去”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民营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从2012年起,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保持着“一年一个千亿”的节奏。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近1.3万亿元,2013年超过1.4万亿元,2014年跃过1.5万亿元,2015年突破1.6万亿元,2016年突破1.8万亿元,2017年首破两万亿元。迈过千亿台阶用了22年,由“千亿”到“万亿”的跨越用了11年,跨越第二个万亿只用了6年。
看贡献
从破茧而出到成为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走过了从破茧而出到成为重要支柱的发展历程。”四川大学教授李光金说。
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978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4%;1980年,这一占比逼近10%;1993年首超20%;2001年首超30%;2005年首超40%;2009年首次突破50%,撑起“半壁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继续逐年提高。2012-2017年,四川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从53.8%提高到56.1%,5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339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6.4%。
“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重要支柱作用更加凸显。”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如是说。以2017年为例,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1%,拉动当年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半壁江山”的重要支柱还体现在投资、就业、税收等多方面。近年来,全省民营投资增速长期高于全国平均速度。2017年,全省民间投资占全省全社会投资的近50%,成为投资的重要推动力。近5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92.8%,成为就业的最大主体。2017年民营企业缴纳国税收入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的60%以上,成为财力增加的主要贡献者。
看转型
从蹒跚学步到跳起摸高
最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新希望、通威等8家川企榜上有名。它们都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从蹒跚学步到跳起摸高,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知名企业、行业领军企业。
原本“高不可及”的航空航天,也是四川民企跳起摸高、积极起舞的领域之一。“以往提到军民融合的核心,大多是军工企业,协作的主体也以体制内的军工企业为主,最外围才是民营企业。四川近年来着力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参与产业链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无人机民企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艳平介绍,作为国内第一家专注做大型无人机主机研发的民企,已带动、牵引一大批民企投入军民两用无人机的研制。“今年的第一批订单中,外包部分2/3订单由民企分享。”
民营经济正在成为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17年,民营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98%,近3年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占全省总量的95.8%,研发费用占全省总额的81.5%。
工业领域,民营经济跳起摸高。农业和服务业领域,民营经济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乡村旅游,是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领域的一大亮点。1986年,种植花卉苗木的徐纪元带头在郫县(今郫都区)农科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起。如今,一大批“新农人”再次走入农村,以文创、体验等方式带动和引领着新的乡村旅游潮流。
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四川火锅正成为川菜“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今年2月,四川火锅品牌“小龙坎”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店,6月第二家店开业,年底前第三家店也将开业,还将目光瞄向柬埔寨、泰国等地。谭鱼头、海底捞、大妙、大龙燚等四川火锅品牌已将触角伸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四川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7.8∶52.8∶39.4,工业依旧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领域,服务业占比正在逐渐提升,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全省民营经济的贡献率达42.4%。
改革开放40年,四川民营经济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了幸福生活。(记者 朱雪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