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突出资源综合利用核心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攻关双轮驱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构建安宁河谷经济走廊、大小凉山生态走廊协调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打造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到2022年,攀西经济区经济总量力争达到4000亿元。战略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基地。阳光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阳光康养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和园区化发展。南向通道进一步畅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基本建成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二、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聚焦高效率、低成本、高值化利用的攻关方向,开展高钛型高炉渣提钛、低成本制备钛及钛合金材料等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解决制约攀西钒钛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深入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二)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和应用产业。钒钛产业重点发展钒铝合金、钒能源材料等战略性高端产品,加快发展增材制造专用钛及钛合金材料、粉末冶金专用钛及钛合金粉末等高值化产品,推进硫酸法钛白技术改造升级。稀土产业重点发展高端磁性材料产业链、储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催化材料产业链、发光材料产业链。壮大凉山有色金属产业,大力发展铜箔、铜镍合金、高铝锌合金等精深加工产品。
(三)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到2022年,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企业1户、超100亿元企业3户、超50亿元企业5户、超10亿元企业6户,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细分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四)优化特色农业布局。在安宁河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生产基地、现代花卉产业基地、现代蔬菜集约化种苗繁育中心、现代优质粮油产业基地、蚕桑丝绸产业基地、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基地、特色水果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基地。在低山河谷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带,加快形成沿江早市蔬菜标准化基地和脐橙、芒果、芭蕉、牛油果等亚热带水果标准化基地。在高二半山建设生态农业区,打造高山夏秋蔬菜、马铃薯、苦荞、道地中药材和名优水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建设现代草食畜牧业基地,发展特色养殖业。
(五)加强农业设施建设。重点突出土地开发整理,确保通过土地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公顷。推广建设太阳能提灌站,力争在安宁河谷适宜地区布局建设太阳能提灌站400座。加强先进农业机具研发推广,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以高端水果、花卉、优质高端肉类为重点,构建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攀枝花市、凉山州共建攀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同培育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服务,提升区域现代农业品牌影响力。
四、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七)打造攀枝花阳光康养基地。加快完善攀枝花城市康养旅游集散服务功能,重点培育“三线建设”文化旅游核心产品,积极发展乡村休闲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打造盐边县南部片区(红格镇)、米易县等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有序开发以盐边县北部、米易县西部为核心的山水生态康养产业。
(八)壮大凉山旅游经济圈。加快推进安宁河谷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建设安宁河谷旅游观光农文旅走廊。推进建设以昭觉县为中心的彝族文化中心,以木里、盐源为主体的香格里拉农文旅生态示范走廊,以会理、西昌、冕宁等9县(市)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西昌、德昌、宁南、普格、会理、会东为主的南部温泉康养度假旅游经济区。
(九)协同推进攀西全域旅游。以G5京昆高速公路为主轴,整合提升高速公路沿线景区,贯通成都—西昌—攀枝花—丽江、大理—昆明跨省旅游大通道,加快发展工业文明、民俗文化、工程景观旅游,大力发展冬季阳光康养和夏季避暑度假旅游,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加快建设新型清洁能源基地
(十)推进重点水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三江”流域白鹤滩、乌东德、卡拉、杨房沟等国家大型水电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建设攀枝花水电消纳示范区。到2022年,白鹤滩、乌东德、杨房沟水电站建成投产,卡拉、孟底沟水电站开工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
(十一)适度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优先支持凉山州建设技术先进、综合利用、精准扶贫的光伏发电项目。攀枝花市重点推广高层住宅、办公楼宇适度发展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扩大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
(十二)规范风电开发管理。进一步完善风能资源勘测、项目布局和微观选址,优化项目开发时序,提高风电设备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提升风能利用效率,促进风电开发与环境和谐发展。
(十三)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雅中—江西±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构建以500kV为支撑、220kV为补充的电力汇集互联外送网架,基本形成以攀枝花市和西昌市为中心的骨干输电网架。完成中缅天然气管道攀枝花支线工程,推动中缅天然气管道尽快延伸至西昌市。
六、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十四)推进南向重要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新市至攀枝花段、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泸沽至黄联关高速公路加宽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西昌至昭通、德昌至会理、西昌绕城、西昌至香格里拉、攀枝花至盐源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加快攀枝花至昭通铁路前期工作,启动西昌至宜宾铁路规划研究。推进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项目,加快会东、甘洛等支线机场及盐源等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启动攀枝花机场迁建项目前期研究。协调云南省共同推进金沙江航运发展规划研究。
(十五)加强物流关键节点建设。推进建设攀枝花现代物流核心区,完成攀枝花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攀枝花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攀枝花快递园区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提升西昌、德昌、冕宁、普格、喜德综合物流能力,加快会理、会东、宁南物流园区发展,打造昭觉、金阳、布拖、美姑、雷波等彝区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通道,推进盐源、木里藏区民生物流发展及藏族文化产品整合配送。
(十六)深化开放合作。进一步夯实攀西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等区域合作基础,加强物流通道联结,推动产业技术合作。加强与毗邻省(区、市)的合作,深化与沿长江城市的合作,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开展应用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务实办好钒钛稀土(国际)论坛、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活动。
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七)推进高质量精准脱贫。实施产业就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住房建设、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做好凉山自发搬迁群众脱贫工作。实施教育扶贫,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寄宿制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实施健康扶贫和艾滋病防治行动,健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缉毒执法和毒品源头打击力度。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统筹整合扶贫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围绕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教育支持、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聚力攻坚,加快补齐短板。
(十八)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大干部人才选派交流力度,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大力推动学校、医院点对点结对帮扶,开展组团式支教支医。加强旅游、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合作,加快佛山—凉山花卉科技园和佛凉(昭觉)智慧农业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合作共建,进一步助力凉山彝区提升内生动力。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打造佛山—凉山扶贫协作示范。
八、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九)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以区域核心城市为引领,以区域交通干道为依托,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完善攀枝花、西昌城市功能,打造引领攀西经济区发展的双核引擎。科学推进县城建设,实施分类指导,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安宁河谷—攀枝花城镇发展带,以攀西高速公路、成昆铁路、G108线等交通干线为纽带,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建成连接双核的重要城镇带。加快建设金沙江沿江城镇发展带,以攀枝花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和金沙江航道为纽带,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省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
(二十)建设区域特色集镇。发展壮大中心镇,加快由集镇向城市转变,推进产镇融合发展,集聚各类要素,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在安宁河流域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打造一批加工制造、现代农业、农旅结合、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类型特色集镇,在凉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康养等类型特色小镇。
九、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二十一)加强大小凉山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加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到2022年,攀西经济区林地保有量达到694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3.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十二)加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以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为重点,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优先解决水利设施,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人工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矿山迹地植被恢复与治理工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争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治理示范区。
(二十三)提高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攀枝花和安宁河谷地区为重点,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和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安宁河沿线农村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矿山污染治理,努力使安宁河水质达到Ⅰ类水平。加快推进西昌等22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整治,实施邛海全流域保护,组织实施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等钒钛磁铁矿区和牦牛坪、大陆槽稀土矿区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实施一批“三废”利用工程。
(二十四)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和绿化美化,推进农村河渠塘坝整治,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农村沼气,有序推动越西、会东等地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
十、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二十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售电侧改革、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市场体系,研究建设攀西经济区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对接。
(二十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依法落实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独立工矿区给予补助,支持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优化完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放大效应。加大对攀西地区矿山恢复治理及相关领域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二十七)加强金融支持。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推动建立果蔬、养殖和阳光康养支农再贷款惠农创业示范基地。大力拓展“省农担增信贷”,探索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新型融资方式。积极发展“园保贷”、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金融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特色农业保险,引导担保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县(市、区)政府搭建平台,对接启用全省统一的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支持攀西经济区法人金融机构跨界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农村金融互助合作试点。
(二十八)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拆旧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优先满足农民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节余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允许在市域内流转。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换现金、换股份、换保障”模式。
(二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攀西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项目制”管理。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三十)落实主体责任。攀枝花市、凉山州是推进攀西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加强对年度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