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今年汛期我省地质灾害将呈高发态势 这五大区域要重点“盯防”

  • 2019年05月21日 07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九寨沟地震灾区是五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之一。图为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经过重建加固后的藏族民居。记者杨树摄(视觉四川)

    今年汛期,我省地质灾害将呈频发、多发、高发态势——

    隐患现状

    全省共有隐患点38847处,威胁156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大重点防范区域

    九寨沟地震灾区:

    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震后新增大量松散固体物源

    龙门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加之受之前地震叠加影响,地灾仍处活跃期

    川西高山峡谷区:活动性断裂发育,区内地灾规模大、隐蔽性强、破坏性大

    川东北及川南等盆周山区:

    地灾隐患点多面广,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

    攀西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大

    编者按

    5月我省正式进入汛期,受特殊地质条件、地质活动以及整体偏差的气象年景影响,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本期,我们将关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情况,为您介绍防范机制和防范措施等。

    聚焦

    “要滑坡了,大家快跑。”5月14日上午,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宝莲街地灾监测点监测员汪运全一边敲锣,一边呼喊。周边居民纷纷从家中跑出来,在汪运全的引导下往空地转移。

    这不是灾害发生现场,而是龙马潭区开展的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我省汛前的规定动作,通过演练,一方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提升群众的避险能力。

    面对频发、多发、高发态势,今年我省地质灾害防范重点是什么?除了应急演练,我省还将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新重点划定五大防范区域,涉及176个地灾易发县(市、区)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元凶”之一。从气象部门的预测看,今年我省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及强降雨集中时段较常年偏多,汛期地质灾害可能呈现集中暴发态势。其中,5-9月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将随降雨量增大而显著增加。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共有3.8万余个隐患点,涉及全省176个县(市、区),威胁156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分布广、面积大。据省自然资源厅预测,今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常年均值基本相当,其中九寨沟、芦山、汶川地震灾区,金沙江中下游河谷区、盆周山区东北部和南部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可能较常年偏多。

    根据气象情况和地质环境等综合因素,省自然资源厅圈出了五大重点防范区域,包括九寨沟地震灾区、龙门山区、川西高山峡谷区、川东北及川南等盆周山区、攀西地区。

    “这些区域,涉及全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上述负责人表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景区等人口聚集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在建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大型深基坑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都是重点防范目标。

    新手段高科技空天地一体化方式,筛查疑似隐患“靶区”

    每年汛前,我省都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摸排。与往年不同,今年我省更加突出高科技排查手段的运用,探索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尽可能提前发现高位地段潜在地质灾害隐患。

    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就是在收集整理工作区已有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InS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LiDAR(激光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摄、遥感等现代空天技术手段及地质专家分析,筛查出疑似隐患“靶区”,再由专业单位结合大比例尺地面调绘开展高位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隐患发现能力及防范水平。

    空天地精细化调查重点关注地震灾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重点流域高山峡谷区,涉及龙门山断裂带及大渡河流域的阿坝、甘孜、雅安、成都、德阳5个市州16个县(市、区),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调查已基本完成,共筛查变形区751处,新发现隐患点436处,其中包括高位隐蔽点35处。

    以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拐地滑坡为例,该隐患点位于山顶凹陷处,位置隐蔽,山体几近垂直,高差约200米,时刻威胁着山下47名群众的安全。在此次空天地精细化调查中,InSAR技术发现了山体异常,又采用无人机航测,最终锁定隐患范围,现已开展监测。

    今年,我省还将进一步增加隐患点自动化监测设备数量,计划采用政府购买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服务的方式,借助社会力量缓解基层防灾力量薄弱问题,提升科技防灾工作效率。

    新清单16条任务逐一落实,加强群众培训和避险演练

    地质灾害防治保卫战,从第一季度就已打响。

    3月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汛前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清单,明确16条任务,要求各地逐一落实。今年我省按照一周轮查一遍的频次,加大了对基层防灾人员履职情况和专业监测点运行情况抽查力度。此外,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市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省里统一培训。

    除了“请过来”,还要“走出去”。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组建5个调研工作组,分别到15个重点市州逐一指导防灾,对新发现的隐患点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做到了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3个100%。

    “防灾不能只靠政府,更需要群众主动参与。”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综合与单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7935场,组织避险演练8590场,参与群众达46.4万余人次。

    在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演练模拟了桑枣镇香溪村连续多日暴雨导致河道水位上涨,泥石流隐患加剧的情况,在监测员和民兵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的组织下,群众15分钟就转移到安全区域;在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模拟了降雨过程中大石盘地质灾害点出现大规模崩滑迹象,地质灾害监测员边跑边敲铜锣告知群众,应急救援队组织群众按照逃生路线有序撤离,同时开展搜救工作……

    此外,我省还按照每个地灾易发县不少于4名专业技术人员、1辆车辆的标准配置防灾力量,目前已落实地勘队伍183支、专业技术人员733名、越野车201辆。(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今年汛期我省地质灾害将呈高发态势 这五大区域要重点“盯防”

  • 2019年05月21日 07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九寨沟地震灾区是五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之一。图为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经过重建加固后的藏族民居。记者杨树摄(视觉四川)

    今年汛期,我省地质灾害将呈频发、多发、高发态势——

    隐患现状

    全省共有隐患点38847处,威胁156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大重点防范区域

    九寨沟地震灾区:

    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震后新增大量松散固体物源

    龙门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加之受之前地震叠加影响,地灾仍处活跃期

    川西高山峡谷区:活动性断裂发育,区内地灾规模大、隐蔽性强、破坏性大

    川东北及川南等盆周山区:

    地灾隐患点多面广,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

    攀西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大

    编者按

    5月我省正式进入汛期,受特殊地质条件、地质活动以及整体偏差的气象年景影响,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本期,我们将关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情况,为您介绍防范机制和防范措施等。

    聚焦

    “要滑坡了,大家快跑。”5月14日上午,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宝莲街地灾监测点监测员汪运全一边敲锣,一边呼喊。周边居民纷纷从家中跑出来,在汪运全的引导下往空地转移。

    这不是灾害发生现场,而是龙马潭区开展的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我省汛前的规定动作,通过演练,一方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提升群众的避险能力。

    面对频发、多发、高发态势,今年我省地质灾害防范重点是什么?除了应急演练,我省还将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新重点划定五大防范区域,涉及176个地灾易发县(市、区)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元凶”之一。从气象部门的预测看,今年我省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及强降雨集中时段较常年偏多,汛期地质灾害可能呈现集中暴发态势。其中,5-9月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将随降雨量增大而显著增加。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共有3.8万余个隐患点,涉及全省176个县(市、区),威胁156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分布广、面积大。据省自然资源厅预测,今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常年均值基本相当,其中九寨沟、芦山、汶川地震灾区,金沙江中下游河谷区、盆周山区东北部和南部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可能较常年偏多。

    根据气象情况和地质环境等综合因素,省自然资源厅圈出了五大重点防范区域,包括九寨沟地震灾区、龙门山区、川西高山峡谷区、川东北及川南等盆周山区、攀西地区。

    “这些区域,涉及全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上述负责人表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景区等人口聚集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在建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大型深基坑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都是重点防范目标。

    新手段高科技空天地一体化方式,筛查疑似隐患“靶区”

    每年汛前,我省都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摸排。与往年不同,今年我省更加突出高科技排查手段的运用,探索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尽可能提前发现高位地段潜在地质灾害隐患。

    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空天地一体化手段,就是在收集整理工作区已有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InS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LiDAR(激光雷达)、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摄、遥感等现代空天技术手段及地质专家分析,筛查出疑似隐患“靶区”,再由专业单位结合大比例尺地面调绘开展高位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隐患发现能力及防范水平。

    空天地精细化调查重点关注地震灾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重点流域高山峡谷区,涉及龙门山断裂带及大渡河流域的阿坝、甘孜、雅安、成都、德阳5个市州16个县(市、区),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调查已基本完成,共筛查变形区751处,新发现隐患点436处,其中包括高位隐蔽点35处。

    以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拐地滑坡为例,该隐患点位于山顶凹陷处,位置隐蔽,山体几近垂直,高差约200米,时刻威胁着山下47名群众的安全。在此次空天地精细化调查中,InSAR技术发现了山体异常,又采用无人机航测,最终锁定隐患范围,现已开展监测。

    今年,我省还将进一步增加隐患点自动化监测设备数量,计划采用政府购买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服务的方式,借助社会力量缓解基层防灾力量薄弱问题,提升科技防灾工作效率。

    新清单16条任务逐一落实,加强群众培训和避险演练

    地质灾害防治保卫战,从第一季度就已打响。

    3月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汛前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清单,明确16条任务,要求各地逐一落实。今年我省按照一周轮查一遍的频次,加大了对基层防灾人员履职情况和专业监测点运行情况抽查力度。此外,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市州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省里统一培训。

    除了“请过来”,还要“走出去”。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组建5个调研工作组,分别到15个重点市州逐一指导防灾,对新发现的隐患点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专职监测员,做到了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3个100%。

    “防灾不能只靠政府,更需要群众主动参与。”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综合与单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7935场,组织避险演练8590场,参与群众达46.4万余人次。

    在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演练模拟了桑枣镇香溪村连续多日暴雨导致河道水位上涨,泥石流隐患加剧的情况,在监测员和民兵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的组织下,群众15分钟就转移到安全区域;在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模拟了降雨过程中大石盘地质灾害点出现大规模崩滑迹象,地质灾害监测员边跑边敲铜锣告知群众,应急救援队组织群众按照逃生路线有序撤离,同时开展搜救工作……

    此外,我省还按照每个地灾易发县不少于4名专业技术人员、1辆车辆的标准配置防灾力量,目前已落实地勘队伍183支、专业技术人员733名、越野车201辆。(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