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三农”巨变尽在眼前

  • 2019年08月09日 07时4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三农”相关数据

    科技赋能

    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现在种地好安逸哟,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哪像过去肩挑背磨,太恼火了!”三台县永明镇万家坎村3组村民李云吉感叹。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化近乎一张白纸。”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70年农业机械从无到有,农业耕种收各类机械进入农民家庭,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

    科技赋能,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省统计局报告显示,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107.8公斤/亩提高至2018年的371.7公斤/亩。

    我省农业产业园、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家庭农场5.34万家,农民合作社9.96万家。

    基础提升

    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

    今年2月11日,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彝族群众搬进新家,住上了新房。村民洛古有格创办的养殖合作社有110户农户加入,2018年销售仔猪2000多头,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不断深入,我省农村面貌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目前,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9719个退出贫困村序列。88个贫困县(市、区)中,已有50个退出贫困县序列。”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多的美丽新村不断涌现。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765个,累计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

    70年来,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在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也显著加强。省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四川农村居民有343.9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48.5万人全部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范围。

    收入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30多年前,农科村人利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办农家乐,引领起乡村旅游新风尚。去年开始,村里又开启新一轮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精品民宿聚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31.0元,比1957年增长196.5倍。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高”过程中几个关键的节点,令人印象深刻:1995年,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达到1158.0元;2010年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399.0元;2015年突破万元大关。“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后各级财政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得以不断快速提高。”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收入增长的同时,四川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4%,比1978年提高27.4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占26.4%,提高17.7个百分点。(记者 张明海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三农”巨变尽在眼前

  • 2019年08月09日 07时4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三农”相关数据

    科技赋能

    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现在种地好安逸哟,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哪像过去肩挑背磨,太恼火了!”三台县永明镇万家坎村3组村民李云吉感叹。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化近乎一张白纸。”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70年农业机械从无到有,农业耕种收各类机械进入农民家庭,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

    科技赋能,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省统计局报告显示,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107.8公斤/亩提高至2018年的371.7公斤/亩。

    我省农业产业园、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家庭农场5.34万家,农民合作社9.96万家。

    基础提升

    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

    今年2月11日,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彝族群众搬进新家,住上了新房。村民洛古有格创办的养殖合作社有110户农户加入,2018年销售仔猪2000多头,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不断深入,我省农村面貌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目前,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9719个退出贫困村序列。88个贫困县(市、区)中,已有50个退出贫困县序列。”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多的美丽新村不断涌现。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765个,累计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

    70年来,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在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也显著加强。省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四川农村居民有343.9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48.5万人全部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范围。

    收入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30多年前,农科村人利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办农家乐,引领起乡村旅游新风尚。去年开始,村里又开启新一轮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精品民宿聚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31.0元,比1957年增长196.5倍。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高”过程中几个关键的节点,令人印象深刻:1995年,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达到1158.0元;2010年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399.0元;2015年突破万元大关。“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后各级财政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得以不断快速提高。”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收入增长的同时,四川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4%,比1978年提高27.4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占26.4%,提高17.7个百分点。(记者 张明海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