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5月9日
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财政厅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多重矛盾叠加、多种困难交织的复杂局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严格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认真落实省人大预算委的审查意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重大进展。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省范围内征收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到6579亿元,同口径增长8.1%,其中:中央级收入2508.3亿元,同口径增长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0.7亿元,为预算的100.8%,同口径增长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888.8亿元,同口径增长6.3%。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转、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1737.2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49.6亿元,完成预算的96.1%,增长6.6%。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上缴中央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10989.8亿元后,全省结存资金747.4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7.7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419.7亿元。全省各级均实现收支平衡。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9.03亿元,为预算的100%,同口径增长4.2%。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转、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7559.9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74.3亿元,完成预算的90.1%,增长9.8%。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补助市县支出、上缴中央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市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支出7133.6亿元后,省级结存资金426.3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4.2亿元、因项目跨年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172.1亿元。
省级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是:增值税367.9亿元,为预算的98%;企业所得税163.9亿元,为预算的105.3%;个人所得税42亿元,为预算的99.8%;非税收入123.2亿元,为预算的98.2%。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0.03亿元,全部按规定补充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22.5亿元,全部用于补充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9年初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39.9亿元,经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动用9.5亿元,加上按规定补充254.2亿元后,2019年末基金余额为284.6亿元。
省级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7.3亿元,完成预算的99.9%;交通运输支出253.8亿元,完成预算的95.9%;教育支出185.9亿元,完成预算的90.2%;公共安全支出75.4亿元,完成预算的88%;卫生健康支出35.3亿元,完成预算的78.5%。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资金172.1亿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资源勘探等方面38.8亿元,教育、科技、文旅和体育等方面28.1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方面18.7亿元,卫生、社保等方面10.8亿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方面10.6亿元,其他方面65.1亿元。
省对市县转移支付4644.4亿元,增长6.5%。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含税收返还)3875.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769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4181.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85.9亿元),为预算的177.9%;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747.9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4374.8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112.2亿元),完成预算的89.9%,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水利工程、文化体育等方面。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资金、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支出5254.4亿元后,全省结余493.5亿元。
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70.6亿元,为预算的123.9%;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83.2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8.5亿元,完成预算的69%,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农网还贷、文化体育等方面。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补助市县支出、调出资金、转贷市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出1361.4亿元后,省级结余21.8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3.6亿元,为预算的117.1%;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转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07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7.8亿元,完成预算的64.5%,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增加国有企业资本金等。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等支出80.8亿元后,全省结转资金26.2亿元。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亿元,为预算的101.3%;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转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2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亿元,完成预算的61.2%,主要用于增加省属国有企业资本金。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补助市县等支出10.3亿元后,省级结转资金3.9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745.3亿元,为预算的103.1%;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0631.8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80.6亿元,完成预算的98.8%,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全省滚存结余6251.2亿元。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128亿元,为预算的103.2%;加上上年滚存结余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6876.8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45.1亿元,完成预算的99.2%,主要用于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省本级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补助市县和上缴统筹基金等。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省级滚存结余3831.7亿元(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结余)。
5.地方政府债务
2018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9299亿元。2019年发行新增债券1445亿元、再融资债券768亿元,举借外债4亿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937亿元和外债2亿元后,债务余额为10577亿元,比2018年底增加1278亿元,控制在国务院核定的债务限额11731亿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类型看:全省一般债务限额6405亿元,余额5888亿元;专项债务限额5326亿元,余额4689亿元。分级次看:省本级债务限额858亿元,余额735亿元;市县级债务限额10873亿元,余额9842亿元。
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深度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棚户区改造、高速铁路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教育卫生等,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
以上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详见《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2019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批准。
(二)2019年落实省人大预算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19年,全省各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和《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多措并举狠抓收支预算管理,不遗余力保障重点支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落实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等市场主体的普惠性减税、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和10%分别降至13%和9%、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缴费费率等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在中央授权范围内“顶格”出台按50%比例减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8项地方税费等政策,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形成积极的社会预期。2019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约800亿元,其中地方承担约500亿元。
二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为保障重点腾挪财政资金。勤俭办一切事业,把节省腾挪出的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重点建设和民生改善。从严从紧编制支出预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全省各级压减一般性支出55亿元、“三公”经费超过3亿元。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不出台难以持续的支出政策。
三是开源挖潜筹集资金,为重大决策落实强化保障。出台13项措施狠抓收支预算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全省国有企业上缴特定利润22.7亿元,让全省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省级财政收回截至2019年11月底未分配的专项预算和未使用的部门预算资金10亿元。全年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5155.7亿元、新增债务限额1451亿元,有力支持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兜牢县级“三保”底线,为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明确2019年县级“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范围和标准,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预算编制审核指导,严格按照保障序列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对市县实行工资支出和扶贫支出专项库款保障管理。建立“定期报告+重点关注”的县级“三保”预算执行监控机制。省级下达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053.8亿元,增强了基层政府“三保”能力。
五是防范化解运行风险,为财政可持续筑牢安全屏障。制定防范化解经济财政运行风险实施方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重整地区债务风险明显降低,已全面退出重整,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兑现了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承诺。持续推进市县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适当提前调度资金缓解市县临时性资金拨付困难。
六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为人民群众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民生投入,2019年全省民生支出674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5.2%,比2018年提高0.1个百分点;加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后,全省民生投入占比超过70%。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扎实办好30件民生实事。支持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支持棚户区、老旧小区、农村危房和土坯房改造。完善应急救灾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做好地震、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应急抢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七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优化财政治理加力增效。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医疗卫生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制定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办法。完善透明预算制度,推动预决算公开规范化、常态化。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2019年省级专项转移支付个数减少23.5%。出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创新构建预算绩效管控体系,夯实管理基础。完善地方税体系,依法确定我省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市县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完成进度超过90%。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健全完善管理长效机制。
八是夯实基层财政保障,为基层治理做强财力支撑。强化市县财政收支管理,提升基层财政保障水平,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基础。2019年市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收入的80.6%,提高0.8个百分点。下达市县的转移支付占市县支出的52.9%。转贷市县新增债券1280亿元,占全省新增债券的88.6%。出台6个方面16项财政政策支持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下达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转移支付203.4亿元,增长17.2%。加大对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三)2019年重点支出政策落实情况
2019年,全省各级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持较高支出强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首次迈上1万亿元台阶。
一是支持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共赢的区域经济布局。全省投入2134亿元,纵深推进“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出资4亿元设立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5项政策,安排14.1亿元对11个强县、9个先进县、10个进步县给予财力奖励。推进“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实施。成功申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泸州综合保税区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支持提升8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16个国际合作园区发展水平。
二是支持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省投入1140亿元,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对“10+3”现代农业体系的支持力度,安排55.9亿元支持建成高标准农田395万亩,安排7.2亿元打造66个现代农业园区。支持提升烟酒茶产业发展水平。支持“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安排31.6亿元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方面项目超过670个,安排3.2亿元支持“5+1”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197项和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159个。激发“4+6”现代服务业体系活力,支持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安排5.1亿元建设64个电子商务和商贸流通产业示范县。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措施,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三是支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各级安排财政资金1000亿元支持19个扶贫专项计划实施,推动实现31个贫困县摘帽、1482个贫困村退出和50万贫困人口脱贫。落实深度贫困地区“三增一免”特殊补助政策和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34项特殊政策。创新“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推动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72亿元。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长效机制,全省625项惠民惠农补贴纳入“一卡通”平台发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1292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
四是支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省投入569亿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四川。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建立岷江、嘉陵江、安宁河等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安排11亿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和省级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实施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推进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支持27个国家级贫困县垃圾处理设施和18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支持3000个村整村实施“厕所革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安排15.1亿元实施6502户避险搬迁安置,支持340处工程治理、132处排危除险和41处治理工程清淤加固。
五是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全省投入994亿元,支持交通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投入657亿元,支持“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7500公里,推进成自宜、成南达万、渝昆等高速铁路建设,保障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落实“项目年”部署,统筹安排303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项目实施。全省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328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管理库入库项目总投资5254亿元。安排35.5亿元落实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有序实施已建城区污水管网补短板。
六是支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全省投入1606亿元,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落实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充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建立高考综合改革激励奖补机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财政保障水平,将省属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1000元,支持在川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十五年免费教育和本土人才培养工程,实施藏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
七是支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省投入1789亿元,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投入100亿元,做好大学生、贫困家庭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连续第15年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连续第4年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90元提高至520元,将大病保险筹资上限由60元提高至75元。对600余万人次困难群众给予医疗救助服务。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标准,切实保障500多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及时兑现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障政策以及退役军人安置政策。
八是支持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水平。全省投入969亿元,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偿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免费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等政策。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资源普查、中医药科研等。
九是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省投入192亿元,支持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出资2000万元设立四川艺术基金,完善文旅资源配置和供给机制。支持网络信息安全及媒体融合建设,大力发展电影事业。免费开放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等5000余个,常态化运行维护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26万余个,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村级活动室250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超过2000个,为25万户贫困户配置电视入户接收设备。安排3亿元支持创建首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推动25个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支持3个县(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支出政策的财政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
2019年全省财政平稳运行、财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指导、支持关心,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全省人民砥砺奋进、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不足:财政收支规模总体较大,但人均收支水平仍然偏低;收入增长新动能尚未完全培育形成,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个别地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够到位,一些领域资金使用的绩效状况有待改善;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个别市县财政运行困难,“三保”压力较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0年预算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编制好2020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2020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财政收入方面: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持续释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但是,我省面临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财政收入长期平稳运行的基础没有改变。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必保支出较多,支出增长刚性较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有效投资、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支出需求较大。
综合分析,2020年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态势基本一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全省各级各部门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落细,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把握重大机遇,支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积极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积极有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全面落实省委“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重要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大力压减部门支出,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逐步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推动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
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量入为出。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稳妥编制收入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根据收入预算情况,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支出预算。
二是厉行勤俭节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从紧安排专项转移支付。
三是突出保障重点。按照省委“三保一优”重要要求,着力在“保重点、压一般、优结构”上下功夫,通过“保、压、调”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
四是加强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和事后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
五是强化全面统筹。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统筹。加强财政拨款与部门自有收入的统筹。加强部门预算总额内各专项预算的统筹。
六是加强风险防范。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将债券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巩固预算收支平衡格局,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完善财政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三)2020年财政政策
根据《国务院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编制2020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0年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认真贯彻省委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过更加艰难日子的要求,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大力压减部门支出和“三公”经费,严把支出关口,对每一笔支出精打细算、讲求绩效。省级部门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的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从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加大财政拨款与部门事业收入等其他资金的统筹力度,将预算执行、预算评审、审计查出问题等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适当调减或不再安排预算。
二是支持应急体系建设。完善财政保障体系,支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逐步建成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四川急需、可靠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支持实施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对各地实施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训练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加快重大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健全省级物资储备制度,做好重要生活物资、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等储备,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水平。
三是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健全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剩余的7个县摘帽、300个村退出、20万人脱贫,抓好面上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工作。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继续实施扶贫资金专项库款保障。稳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猪肉保供稳价,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乡村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激励奖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是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积极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细化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切实做优做强县城和中心镇,完善支持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各项战略部署,强化“川渝一盘棋思维”,支持唱好“双城记”。推动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着重抓好开放大通道和开放大平台建设。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五是支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积极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解决一批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科学问题。支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落实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政策,扩大高校院所科研自主权,支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产业基础设施再造工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六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就业。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提高省属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推进在川高校“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国家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补助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省级医院和省级中医重大项目建设,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征干部学院建设,支持做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准备工作。
七是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行动。支持实施重点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完善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支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
八是兜实兜牢县级“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压舱石”作用。省级财政加大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加强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和执行监控,实行工资、扶贫和基本民生资金专项库款保障管理。落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及时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增强困难地区和基层政府“三保”能力。
(四)2020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合理编制2020年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收入预算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等因素,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4120亿元;加上中央对我省财力性补助4267.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2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54.5亿元,扣除上缴中央74.4亿元后,收入总量为8779.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省支出预算拟安排为8779.9亿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116.8亿元、上年结转419.7亿元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16.4亿元。
根据预计的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现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2020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795亿元;加上中央对我省财力性补助4267.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3.5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3.3亿元,扣除上缴中央74.4亿元、对市县财力性补助等2875.7亿元后,收入总量为2359.5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省级支出预算拟安排为2359.5亿元。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央提前通知专项转移支付116.8亿元、上年结转172.1亿元后,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48.4亿元。本次按规定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2020年支出后,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41.1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2600亿元,加上中央提前通知转移支付48.1亿元、上年结余493.5亿元,收入总量为3141.6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3141.6亿元。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54.6亿元,加上中央提前通知转移支付48.1亿元、上年结余21.8亿元,收入总量为124.5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124.5亿元,其中:补助市县72.6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主要用于农网还贷、社会福利、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107.9亿元,加上上年结转26.2亿元,收入总量为134.1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为134.1亿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9.6亿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54.5亿元。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11亿元,加上上年结转3.9亿元,收入总量为14.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量为14.9亿元,其中: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1亿元,主要用于增加省属国有企业资本金;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3.3亿元;补助市县3.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5108.5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6251.2亿元,收入总量为11359.7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4907.2亿元,滚存结余6452.5亿元。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3429.1亿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831.7亿元,收入总量为7260.8亿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为3453.7亿元,滚存结余3807.1亿元(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结余)。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5.新增地方政府债务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的授权,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提前下达我省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48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7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210亿元。省政府拟在提前下达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新增举借债务148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77亿元(省级留用170亿元,转贷市县107亿元);专项债务1210亿元(省级留用30亿元,转贷市县1180亿元)。按照“谁使用、谁偿还”的原则,市县政府负责偿还转贷债券本息并支付相应发行费,省级用款部门(单位)负责筹集债券还本付息资金,省级负责支付本级发行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资金将优先保障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和其他社会事业等。严禁用于经常性支出和楼堂馆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项目支出。
按此举借债务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277亿元,达到9593.4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加1210亿元,达到4351.6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170亿元,达到2818.4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加30亿元,达到154.5亿元。全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12064亿元。
我省2020年全年新增债务限额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正式下达。收到全年限额后,省政府将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调整方案。
6.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安排情况(1)支持教育发展方面安排资金276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8%。其中:
一是安排学前教育资金16.1亿元。完善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对申请使用地方政府债券建设公办幼儿园的地区给予贴息补助,缓解“入园难”。
二是安排义务教育资金55.1亿元。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继续实施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三是安排普通高中教育资金12.8亿元。建立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继续提高省对市县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补助标准100元。
四是安排职业教育资金46.1亿元。支持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性中职特色专业。继续实施藏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
五是安排高等教育资金133.7亿元。继续提高省属本科高校生均拨款补助标准1000元。改善薄弱高校办学条件。支持在川高校“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国家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鼓励在川部属高校加大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2)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安排资金46.5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其中:
一是安排文化旅游发展资金35.6亿元。支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实施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激励奖补。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干部学院建设和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支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二是安排文化产业发展资金4.2亿元。支持实施“文化+”战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三是安排体育发展资金6.7亿元。支持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场馆改造。支持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实施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保障重点项目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
(3)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安排资金901.1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2%。其中:
一是安排就业创业资金16亿元。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继续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二是安排养老保险补助资金806.2亿元。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增强基金支付能力,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安排困难群众救助和优抚资金57.5亿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基本生活保障。继续落实困难群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代缴制度。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扶残助残服务体系。落实抚恤优待和退役安置政策,做好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
四是安排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8.6亿元。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养老机构建设与维修改造,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推动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4)强化卫生健康保障方面安排资金125.9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5%。其中:
一是安排医疗保险(救助)补助资金51.4亿元。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稳定住院保障水平,减轻门诊费用负担。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加大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健全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并完善医保异地直接结算制度。
二是安排公共卫生服务资金30.8亿元。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建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是安排卫生健康能力建设资金18.3亿元。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支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偿政策。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支持省级医院和省级中医重大项目建设,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
四是安排计划生育扶助保障资金9.5亿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扶助保障政策。
(5)支持生态环保方面安排资金117.1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2%。其中:
一是安排污染防治资金43.2亿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持续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支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污染水体治理和优良水体保护。支持实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
二是安排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资金52.1亿元。加快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筑牢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支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撬动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的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
三是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14.6亿元。持续推进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支持做好地震、洪灾、泥石流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长江干支流、黄河流域和其他重点地区废弃露天矿山恢复治理。
(6)支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价格联动机制方面安排资金8亿元。
支持完善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内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支持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应急救援能力。支持建立省级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支持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全省统一启动价格联动机制期间,对省属优抚对象等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7)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安排资金191.7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其中:
一是安排乡村振兴发展资金90.1亿元。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对省委、省政府评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和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奖补。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支持做好猪肉保供。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
二是安排“10+3”现代农业体系资金20亿元。构建支持“10+3”现代农业体系的财政政策机制,落实三年推进方案、三张清单制度及筹资平衡方案,统筹推进10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3大先导性产业支撑,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三是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4亿元。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聚焦聚力深度贫困地区,重点支持剩余的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20万贫困人口脱贫。
四是安排政策性保险补助资金7.6亿元。继续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特色农业保险奖补以及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提高农业生产保险保障覆盖面。开展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工作,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8)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安排资金95.9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4%。其中:
一是安排工业发展资金60.1亿元。支持“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安排科技计划资金21.9亿元。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投入,支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支持“5+1”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支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9)支持服务业和开放发展方面安排资金60.2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1%。其中:
一是安排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15.8亿元。支持“4+6”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支持开展区域服务业发展示范。
二是安排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资金24亿元。支持成都市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铁路物流网络。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布局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开放口岸,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三是安排财政金融互动专项资金19.5亿元。促进扩大信贷增量和险资直投,激励增加定向贷款,健全融资分险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改善普惠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10)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排资金419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4.9%。其中:
一是安排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60亿元。支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创新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及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
二是安排城乡建设发展资金30亿元。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管网建设及污水处理,支持城乡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构建功能完备、集群发展的城镇载体支撑。
三是安排交通建设资金264.3亿元。支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建设大通道、大枢纽、大通信,构建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支撑。支持高铁进出川大通道建设,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安排水利建设资金28.8亿元。支持重大水利、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1)改善城乡住房条件方面安排资金19.8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0.7%。其中:
一是安排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4.1亿元。支持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二是安排农村住房建设资金5.7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建设藏区新居等。
(12)保障机构运转和加强社会治理方面安排资金533.4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9%。按政策保障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继续支持实施“天府英才”工程,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创新企业家培养计划。支持推进“平安四川”建设,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3)安排省级预备费23.8亿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以上收支预算安排,全面贯彻了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对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增支需求进行了合理安排。需要特别报告的是:省级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3.74亿元,较2019年减少0.14亿元,下降3.6%。
以上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及2020年省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除涉密单位外,省级117个部门2020年部门预算草案已全部报送大会,请予审查。全省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是根据2019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收支政策代编的预算,待各级预算编制完成并经本级人代会批准后,将汇总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2020年1月1日至4月20日已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3.7亿元。一是安排省本级支出403.7亿元,其中:安排基本支出111.5亿元,主要用于保障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需要的人员经费94.5亿元和日常公用经费17亿元;安排项目支出292.2亿元,主要用于省本级列支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171亿元、交通建设资金55亿元、高铁建设资金40亿元以及省级部门履行职责所需项目支出26.2亿元等。二是安排对下转移支付46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其中:安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166.5亿元,教育方面74.9亿元,医疗卫生方面59.5亿元,自然资源方面49.3亿元,生态环保方面40.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38.7亿元,产业发展方面14.1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等其他方面16.8亿元。
三、2020年财政工作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各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迅速筹集资金,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1月28日省级财政开启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紧急向市县调度疫情防控资金10亿元,确保各地不因财政资金延误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截至4月20日,全省各级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52.6亿元,用于防疫设备物资购置、医疗救治、防疫人员临时工作补助等方面。同时,支持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在国家授权范围内研究制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出台减免中小企业房租、重点项目复工补助、“战疫贷”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支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缴费政策,加大减负稳岗力度。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织牢民生托底保障安全网。
下一步,全省各级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和《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本次会议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预算的审查意见和决议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撑。
(一)加力增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坚定财政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更好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提供坚强保障。
(二)加力抓好收支预算管理,确保实现预算紧平衡。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加强收入运行监测分析。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财政拨款与部门事业收入等其他资金的统筹力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全省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达到16%,省级达到18%。加大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同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剂追加。严把支出关口,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不出台难以持续的支出政策,确保实现预算收支紧平衡。
(三)加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推进防疫情稳增长。支持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支持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传导机制,通过赋能增效激活各类市场要素发展潜能。支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规范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统筹用好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分配和使用进度,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完善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财政政策。
(四)加力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支持办好30件民生实事,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确保全省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加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后,全省民生投入占比稳定在70%以上。集中财力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整体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推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支持将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增加普惠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服务供给,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支持开展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各类隐患排查和整治,做好地震、洪灾、泥石流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五)加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财政运行可持续。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研究制定应对措施预案。健全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切实加强隐性债务风险管控。加强库款运行动态监测,扎实推进市县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三年攻坚行动,在部分地区开展防范化解基层国库资金运行风险两年行动。建立“三保”支出“全链条、全流程、封闭式”预算管理新机制,重点做好“三单列三专项”工作,持续兜实兜牢县级“三保”底线。加快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
(六)加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对接分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稳妥推进省与市县收入划分改革,贯彻中央部署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和项目库建设。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提出资源税法授权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建议。探索建立财政产业发展资金分配与项目产出效益挂钩机制。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强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支持加快组建四川银行。继续推进市县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面贯彻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有关规定,提升依法理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