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被确定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
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 看川渝啥面貌
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 看川渝啥面貌
研究时间范围
主要涉及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中期,涵盖巴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最终汇入中华文明的历程
研究空间范围
以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川东地区和峡江地区为核心,辐射盆地的川西山地和川北地区,还涉及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甘肃南部乃至东南亚地区
研究手段
以田野考古为主要手段
研究重点
新石器时代主要围绕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开展
夏商周时期将重点开展嘉陵江、渠江、涪江等7条流域的考古调查
战国秦汉时期的重点在于巴文化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市召开,通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公布“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
川渝地区处于巴蜀文明的脉络之中,巴蜀文明奠定了川渝地区长江上游史前文化高地地位,将川渝地区的巴蜀文明进行单独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坝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会上,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卫东对“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2021-2025年的计划进行了汇报。
从时间范围来看,“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主要涉及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中期,涵盖巴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最终汇入中华文明的历程。从空间范围来看,该研究以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川东地区和峡江地区为核心,辐射盆地的川西山地和川北地区,还涉及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甘肃南部乃至东南亚地区。
从研究现状方面来看,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川渝地区考古学文化年代框架已基本建立,谱系梳理和文化演进过程及与周边文化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为考古学开展其他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川渝地区巴蜀文明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陈卫东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首先,有关川渝地区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的认识,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研究稍显粗糙稚嫩,具有滞后性,许多基础问题尚待解决。其次,现有的川渝地区聚落形态的田野考古资料,还不足以支撑古代社会复原的进一步研究。第三,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川渝社会复杂化进程和社会形态的认识,仍然是不完整和欠缺的,尤其是缺乏对古巴蜀文明社会形态的理论探讨,还有许多关键问题尚待进一步揭示。
基于这些问题,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川渝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年代框架与谱系、史前社会复杂化研究、史前文明形态与模式研究,以及巴蜀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与发展、巴蜀社会资源的控制与管理问题。
立足于川渝地区历年来的考古重要成果,研究将以田野考古为主要手段,通过揭示重点考古遗存,解决一些重要的观念性问题。“总体学术目标是,廓清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汉早中期川渝地区各个区域考古学文化年代框架及发展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聚落社会与文明进程的研究。”
其中,新石器时代主要围绕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开展。除了展开对紫竹古城、盐店古城、双河古城的区域系统调查,还将重点发掘宝墩古城、高山古城、鱼凫古城3个项目。通过近10年的考古工作,对宝墩遗址内外城遗存分布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已经可以基本回答宝墩文化来源、生业形态、聚落结构等问题,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夏商周时期将重点开展嘉陵江、渠江、涪江等7条流域的考古调查,重点发掘项目为三星堆遗址、成都龙泉村遗址、成都白虎夷王城、成都红瓦村遗址和重庆梧桐土遗址。同时,开展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
战国秦汉时期的重点在于巴文化,将与重庆充分协作,重点开展宣汉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重庆冬笋坝、涪陵小田溪的考古发掘工作,以及宣汉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
陈卫东表示,除了一系列的考古报告、论文、专著外,该项目还将举办讲座32场,开展公众考古活动35场、科普活动22场,联合川渝两地的学校老师,共同推进巴蜀文明进程的研究。 (记者 薛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