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白叶一号”跨越山海奔赴四川、湖南、贵州的乡村振兴新征程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四省代表共话产业振兴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四省代表共话产业振兴
航拍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万亩茶园。浙江日报供图
湖南省古丈县翁草村的“白叶一号”基地,村民采茶正忙。 张棋铭 摄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能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振兴,如何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成为大家的热议话题。本期“党媒连连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联动湖南日报、浙江日报、贵州日报记者,邀请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大英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利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献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市雨朵镇党委书记付庆梅,聚焦“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白叶一号”茶苗故事,共话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探茶园
村民的整体收入比在外务工还高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随后,确定川、湘、黔3省5县的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村作为受捐地。经过4年多努力,这些茶苗已经在3省5县扎下深根,陆续进入丰产期。
广元市青川县是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唯一一个受捐地。3月的青川县,春意渐浓,茶园里的白茶冒出了小米般的嫩芽。3月8日一大早,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村民强锡香又走进了“白叶一号”基地,察看她“返租倒包”的200亩茶园。这几年来,每天来茶园转转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2018年以前,强锡香在外务工。听说白茶来青川“安家”后,她回到老家学种茶,成为“白叶一号”基地的一名管护人员。
“还要差不多20天才能采摘。”看着茶园嫩芽,强锡香一边预估采摘时间,一边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她家的“白叶一号”初采,卖茶的钱加上管理茶园挣的钱,一共有五六万元,加上土地流转收到的租金、入股分红、村集体分红,等等,“总体一算账,我在茶园的收入比以前在外务工的收入还高!”
同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四川。在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种植着“白叶一号”的茶园满目青翠、春意融融,鲜嫩的茶芽竞相萌发,茶农们抢抓农时,为春日里第一批新茶的采摘在做准备。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白叶一号”项目的落地,带动当地400多位贫困户脱贫。去年采茶季,茶农采摘鲜叶1000多公斤,制成干茶200余公斤,给茶农带来了8万余元的收入。
聊经验
增收模式、种植技术以及优秀人才,缺一不可
作为农业产业专家,唐利军认为,青川县种植和发展“白叶一号”白茶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样本。在他看来,要实现产业振兴,稳固的增收模式和科学的种植技术缺一不可,而青川县在这两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
唐利军说,就目前来看,青川县探索的“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委托经营拿酬金+村集体分红得现金”机制,让土地转包农户、茶园承包人、管护务工人员、茶苗受捐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实现了互利共赢和稳定增收。“另外,青川县在种植过程中还采用了种植管理数字化系统,让以前粗放的种植变得精细起来,为茶苗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小小茶叶连着上千茶农。”付庆梅认为,对于黔西市雨朵镇而言,只有让茶农收入增加,特色产业才算发展成功,才能助推乡村振兴。为此,雨朵镇先后引进贵州丹青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普定县分公司等企业、专业合作社落户,推动农业产业化,让茶农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各位代表看来,要想让乡村特色产业长久发展,除了稳定的增收模式、科学的种植技术,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产业技术人才也很重要。
龙献文见证、参与了“白叶一号”落户古丈县的过程。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龙献文曾经和附近20多个种茶“土专家”专程到浙江学习了白茶种植技术,“一方面是为了学技术,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
“今年,我们村决定向全球招募合伙人,吸引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人才、项目落地,赋能乡村发展。”汪玉成告诉记者,和传统招商引资相比,他们的“全球合伙人”计划招引的不仅是项目,更是各类人才。人才带着项目、技术、理念而来,而村上则在房租、贷款、推介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双方实现共赢,共同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庭铭 张敏 张棋铭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笑雪 浙江日报记者 李世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勇军 吴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