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入库 为康巴歌舞建个记忆档案
沙德乡藏族群众身着盛装跳起木雅锅庄
巴塘金弦子表演者
欢快的甘孜踢踏
巴塘金玄子队里的胡琴手
巴塘县广场上,跳起了欢快的金弦子。
为保护和传承藏民族歌舞文化,甘孜州政府2011年4月开始启动目前我省唯一的非遗歌舞数据库建库工作,从歌词、曲谱、音频、视频和图片五个方面活态记录康巴地区的非遗歌舞。3年来,录制组已记录下藏族民歌1000多首,舞蹈600多种。预计2017年,数据库将全面建成,届时,全州18个县的所有歌舞类非遗将全部收录其中。
拍下高山河谷间的锅庄舞
山谷间,36位藏族男女围成圆圈,合着调子,跳起欢快的锅庄。节日、婚庆、收获……在沙德,跳起锅庄就意味着一场盛会,不过这一次,乡民们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配合录制组的拍摄,将这种古老的舞蹈保存下去。
“阿—拉—嗦—哟—”,6月27日下午,康定县沙德乡,贡嘎山间一块开阔草地上,嘹亮的劳动号子吼开木雅锅庄的拍摄序幕。30多位藏族男女各自站成半圆围成一个大圈,跳起欢快的木雅锅庄。两步一停顿、三步一弯腰,手上模仿着剪羊毛、搓羊毛、织布、缝补等各种动作。
相对于康巴藏区其他锅庄,木雅锅庄尤以沉稳灵动、刚柔并济著称,舞蹈韵律和表演形式都别具一格。2011年,木雅锅庄被列入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65岁的嘎登孔萨吉都是地道的沙德人,从小跳着锅庄长大。“我们刚才跳的,是剪羊毛做衣服的舞。贡嘎山下美丽的姑娘呦,请你为我剪羊毛,千万别说不会剪,就像这样剪……”他一面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一面向记者解释歌词。这次听说摄制组来,身患高血压的他不顾家人劝告,顶着烈日跳起锅庄舞,“把我们民族的传统保存下去,这是大好事,我一定要参加。”
50岁的次仁姆为这次拍摄穿戴上自己最贵重的装饰:腰间的银锁、手上的金镯、指尖的宝石戒指、颈上的珊瑚项链、胸前的佛盒……“身上的东西有50多斤,只有在最盛大的节日里,我们才这么穿。”次仁姆擦着汗水告诉记者。
康定,是数据库录制组到达的第5站,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走过巴塘、甘孜、炉霍、丹巴4个县,6万多位次仁姆这样的民间艺人参与到拍摄当中。“知道我们是来记录传统歌舞的,大家都很积极。”录制组成员肖成岗说。
曲子入库,老阿妈放心了
录制甘孜锅庄音频时,83岁的藏族老阿妈登真泽玛从甘孜县坐了400多公里的大巴车来到康定,将脑子里的100多首锅庄曲一一唱遍,临走前流着泪对录制组成员王德华说:“把曲子都交给子孙,我就放心了。”一句话让这位60多岁的康巴汉子差点落泪。
“一号机拍风景,二号机拉全景,三号机取中景,四号机推特写……”6月27日一大早,在沙德乡木雅山歌录制现场,虽然唱山歌的主角只有一位,但拍摄场面却颇有阵仗:大功率发电机在远处轰隆隆地转着,供给4架专业摄像机和一台直播设备的电量,坐在指挥车里,录制组组长阿祥能同时切换4台机器的画面,并通过话筒耳机遥控指挥。“这样片子才能保证质量。”阿祥解释说。
阿祥是甘孜州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调研员,有38年电视片拍摄经验,也一直坚持用镜头记录康巴歌舞。“近年来不少古老的民间歌舞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开始面临失传。”阿祥说,例如“卓夏”,康定县一种既是对唱又是辩论的民歌,已经成为老人们口中的传说;“弦子”,巴塘县最富特色的歌舞,一些古老的跳法已无人知晓……
2011年初,甘孜州成立了由州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非遗歌舞数据库建库工作领导小组,当州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局长龚建忠找到阿祥,请他成立阿祥工作室专门负责数据库资料采集时,这位巴塘汉子一口答应下来。“建立歌舞数据库,是对这些传统歌舞的抢救性保护。”
同年4月,这项甘孜州最大的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阿祥担任录制组组长,跟他一起的,还有藏族作曲家王德华,从州电视台退休、被他拉回来“发挥余热”的肖成岗,甘孜州电视台摄影师张伟、张俊,80后吴大鹏,藏族姑娘白玛、拉措和90后李若尘。
根据计划,甘孜州非遗歌舞数据库分为巴塘弦子库、甘孜州山歌库、藏戏库、锅庄库和综合库五个子库,每个子库又涵盖词库、曲谱库、音频库、视频库和图片库五个部分。
在巴塘,摄制组特地请来当地一群老人坐到一起回忆弦子的跳法,几位老人家当场争得面红耳赤,整整一星期才统一意见。“这些争论恰恰说明很多非遗舞蹈最原生态的跳法已经被遗忘了。现在靠老人们的回忆,我们还多少能够还原,如果不赶快抢救,等他们都离开了,这些古老的歌舞都会消逝。”阿祥感慨地说,“希望千百年后,人们还能通过数据库,领略我们的歌舞文化。”
万般艰辛寻找原生态
最原汁原味的非遗歌舞往往隐匿在最偏远的乡村,风景优美却也险象环生。
巴塘是录制组的第一站。“我们到巴塘苏哇龙乡拍弦子,那里到处都是高山峡谷,几乎没有平地。”肖成岗回忆道。兜兜转转好几圈,摄制组好不容易找到一座电站不再使用的建筑工地,才终于架起摄像机。
没想到,雨季的高山当即给摄制组来了个“下马威”。拍摄中途休息时,因雨水冲刷而有些松动的大山上突然滚下一块大石头。“石头滚下来了,快跑!”在当地人的提醒下,大家开始顺着山边跑开。“最惨的是张伟,他负责流动摄像,机器随时挂在身上,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石头往下滚。”肖成岗说道。大石头砸死山上的一头牛,好在,被大树挡了几下,终于停在半山。
在宗塔草原录制炉霍山歌那天,刚开始还是蓝天白云,谁知老天突然“变脸”,一大朵乌云压到头顶,豆粒大的冰雹密密麻麻地砸下来,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闪电打在地上。想跑回车里又怕机器进水,进退两难时,旁边一位围观的老乡冲到他身边,用身上的袍子护住他,吴大鹏这才腾出手来赶紧收拾,跟着老乡一起跑回车里。
恶劣的拍摄条件还可以克服,最让录制组头疼的,是不少当地人面对录制设备时,平常信手拈来的歌舞反而变得蹑手蹑脚。
去年底,录制甘孜踢踏和锅庄的音频时,几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戴上耳机,一下子手足无措,完全开不了口。
“阿妈,你怎么不唱呢?”王德华有些急了。
“哎呀,带着这个东西不知道怎么唱嘛。”老阿妈也毫不客气。
最后,王德华干脆让大家把鞋脱了,在录音室里轻轻迈着步子边跳边唱。合着脚下的拍子,歌曲才好像又回到了脑子里。
在巴塘,录制组共收集整理弦子词近2000首、曲谱近300首,拍成视频的有404首,同时,录制组还收集到上百张巴塘弦子老照片,其中不乏连很多当地人都未曾见过的古老歌舞。“这些歌舞数据可以为巴塘弦子的研究提供支持,也能够促进保护和传承。”阿祥说。
让年轻人重新认识故乡
3年的数据库采集,让组里的年轻人对康巴歌舞文化的丰富性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数据库中首先启动的巴塘弦子库建库工作已顺利完成。丹巴山歌、锅庄,炉霍山歌,甘孜县山歌、踢踏、锅庄等建库工作也进展顺利。结束康定的拍摄后,录制组还将前往白玉、色达、雅江、乡城、稻城、得荣等县,拍摄当地传统歌舞。“以前觉得锅庄就是一群人围个圈子在跳舞,走过的地方多了,才发现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跳法。”录制组里来自甘孜县的小姑娘白玛告诉记者。
同样是锅庄,木雅锅庄曲调平缓,舞姿稳健优雅,而在新龙、石渠等县,广阔的高寒草原让这里的舞蹈透出一股豪迈与奔放。再到甘孜县,曲调中强烈的节奏要求舞者双脚不停踏步,孕育出欢乐的甘孜踢踏。“每个地区的舞蹈都是当地藏民内在性格的展现,都有自己的特点。”阿祥解释说。录制团队里,藏族80、90后占了一大半,带着这些娃娃兵,阿祥希望他们能够亲眼见识康巴歌舞的魅力,重新认识自己民族的歌舞文化。
不少老一辈藏族人,都有和阿祥一样的心愿。“以前村子里打青稞、收麦子都靠手工,一家地里有活儿干全村都来帮忙。大家就在地里边干活边唱歌。”61岁的沙德人呷达顿珠回忆说。如今,机械收割让全村一起劳动的场景渐渐消失,山歌也很少响起。“年轻娃娃们很少有机会听到,对老山歌也不感兴趣。”
让他欣喜的是,这次数据库的录制把村里不少年轻人吸引到了现场。“唱歌的是我家里人。”“大家都来看,我也来。”……尽管理由五花八门,但呷达顿珠觉得,让年轻人多听听总是好事。“我们藏族人天生乐感好,说不定有天赋的年轻人听着听着就会了。”
在录制巴塘弦子音频时,阿祥和团队特地将每一个音频细分为弦胡伴奏版,解说词版、无解说词版3个版本,给自己增加了2倍的工作量。“如果不解释,很多年轻人就不理解歌舞的内涵,也很难体会背后的意义。”阿祥说,“我们辛苦点没关系,希望年轻人能够多关注非遗歌舞,将我们民族的东西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