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助力凉山历史性的巨变与腾飞

  • 2014年09月04日 08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玉米大丰收村民喜开颜

     

      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彝家新寨全景

     

      向彝族村民讲解卫生工具使用方法,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

     

      结实漂亮的彝家新寨代替破败的土墙房

     

      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村民俄洛尔格的新旧家

      ——凉山州彝家新寨建设发展实录


      初秋,丰收已到。行走在凉山,一个个崭新的彝家新寨美丽景象,有人有屋,有山有水,有树有草,如诗如画,浸人心脾。

      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扶贫开发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2003年,凉山“三房”改造工程启动,群众开始告别居住条件极差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2010年,凉山启动彝家新寨建设,实行综合扶贫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加强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从根本上改变彝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据凉山州扶贫开发和两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州共投入资金66.84亿元,建成彝家新寨824个,涉及住户6.7万余户、33.7万余人,发放彝家新生活“四件套”6.7万余套,实施整村推进扶贫175个,从2010年到2013年,减贫50万人。

      “党的政策卡莎莎,彝家新寨瓦吉瓦。”今年再传喜讯:省委、省政府《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出炉,扶贫攻坚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风已起,号角已响,整个凉山大地,彝家新寨建设更加火热,并向着更为偏远的极度贫困村推进,向“精准扶贫”转变。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着这个最朴实但最真切的目标,凉山集中力量、一路前行。

      新房屋新村落

      彝家新寨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群众人居环境

      8月27日,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下着小雨,吉伍吉哈把自家的50只羊赶进羊圈。天气越来越冷了,吉伍吉哈打算把保暖性更强的羊圈下层收拾一下,过几天就让羊群“入住”,等到彝族年,可以卖好几万元。

      走在燕子洛村里,全村163户彝族村民,每家每户都是前庭后院,白墙、青琉璃瓦的水泥房宽敞明亮,客厅、卧室、厨房、仓库、卫生间设施齐全,沼气、炉灶配备完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像吉伍吉哈等不少人家,还铺了地板砖、吊了天花顶,在墙上挂起壁灯和油画,窗帘、沙发、地板的颜色都进行了精心搭配。同时,专门修建的独栋羊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凉爽下层保暖,与人居的院落隔离开来,互不影响。

      不仅有新居,通村柏油路盘旋在山间,将这些掩映在青山间的院落与外界连通起来。“以前,秋收了,老乡把粮食拉到乡上卖,为了赶早市,天不亮就要出发,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如果遇到雨天,更是难行,有时候泥巴埋到小腿深,走都走不动。”村支书俄罗日木告诉我们,现在修好了柏油路,很多老乡都买了摩托车,汽车从村里出发,只需10多分钟就能到达乡上。村口处,两层楼的活动室里配备着图书、电脑、电视,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可供大家茶余饭后使用。站在山顶上望去,如诗如画。

      前几年,同样的地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燕子洛是彝语的音译词,原意是“什么都不长而光秃秃的山沟”,这个海拔3000米的深山村落过去贫瘠的光景,真实写照了它的名字:土墙房低矮、昏暗、潮湿、破败,夏不避雨,冬不防风,人畜杂居,垃圾、畜粪到处散落,一到雨天到处都泥泞得难以下脚,没有自来水,没有通电,也没有单独的厕所。

      蜕变来自2010年,燕子洛村作为试点,启动彝家新寨建设,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让村庄彻底换了新颜。

      村民们都说,现在的羊比以前的人都住得好。走到每家门口,他们都会很乐意邀请你去参观,这样的新房,环境比得上城里人的家,而且比城里人住的房子还要宽敞。

      燕子洛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凉山从实施“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工程,带来的沧桑巨变的一个剪影。

      在彝家新寨建设过程中,凉山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将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将新寨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把自主权让给村民,并注重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让群众在新寨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满意。

      新生活新观念

      彝家新寨带来了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

      住进新房,全新的除了生活环境,还有生活方式。

      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过去,很多彝族老乡习惯随地而坐、席地而卧,吃、住、堆物、喂养牲畜都在一屋。为此,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也同时推进,并免费发放“一个储物柜、一个橱柜、一套餐桌椅、一个生物质能源煮食取暖炉”的惠民“四件套”。“这‘四件套’看似东西不多,但对改善彝族老乡的生活习惯起到了很大帮助。”在喜德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马海支支看来,新房的修建,解决了吃、住、堆物、喂养牲畜混居一屋的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还安装了太阳能,让他们能洗上热水澡,在此基础上,这“四件套”,还让他们养成不坐地下坐板凳、不用锅庄用灶台、东西放在柜子里的习惯。

      在喜德县两河口镇两河口村马海热达家,院坝里扫得干干净净,杂物都堆放在杂货间,牲畜喂养在后院,客厅的地砖抹得发亮,东西在柜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院落外墙上,是全县统一规划和修建的彝族图饰的浮雕,配合着黄墙红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人进来,他立即从厨房搬来发放的“四件套”的椅子给大家坐。“这么漂亮的房子修起了,肯定要爱惜了。”马海热达笑着告诉我们,家里几个孩子,没事的时候就会打扫卫生,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

      同样,在喜德县冕山镇民主村4组,不仅每家每户自己弄得很干净,前庭后院里种着柳树,村里的水泥道路上也很整洁,垃圾全部都堆放在专门修建的垃圾池里。“现在每家每户负责门口附近一段区域的垃圾清运和打扫,大家都不会乱扔垃圾,可以很长时间保持整洁。”村支书陈德俊介绍,接下来还打算安排统一的卫生管理员,负责公共区域的垃圾清运,不仅能更好地管理村里环境,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扶村里较贫困的村民。

      在民主村里,还竖着很多标牌,上面写着“勤牧多牛羊、勤农有粮食”、“成长若作恶、子孙难成才”等一些俗语,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而彝家新寨配套的村民活动中心广场,每逢火把节、彝族年等佳节,村里就会组织拔河、文艺汇演等节目,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彝区群众现代文明意识得到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乡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得到提升。

      强产业鼓腰包

      彝家新寨建设助推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不算特别风调雨顺,出苗的时候一直高温干旱,采摘的时候又一直阴雨连天,不过收成还是可以。”8月28日,普格县的螺髻山镇洛博村正是烟叶烘烤忙季。

      洛博村作为东西协作扶贫——珠海定点帮扶点,2011年启动彝家新寨建设,分为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两种模式,而修建的房屋除了传统的四合院外,不少有经济能力的人家还修成了两层或三层高的小别墅。

      吉说阿依家修了一栋两层楼,加上装修等,总共花了10多万元,但院子的地面还没有硬化。今年,她家种了14亩烤烟,还养了5、6只猪,喂了4头牛,纯收入能轻松达到5、6万元,等今年收成后,就准备把院子打成水泥坝了。“洛博村大多数村民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种烟,烤烟经济效益比较高,质量好一些的,烟农一亩可以收入5000多元,差一点的也有3000多元。同时,村民们还养猪、养牛,也能增加收入。”村支书阿库此呷说,修建彝家新寨时,大家都很积极,有一些钱不够的都去向亲戚朋友借,因为种烤烟,所以他们心里有底,借的钱能还上。

      除了让群众住上好房子,综合扶贫开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产业,让群众腰包也鼓起来,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为此,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凉山注重统筹资金,配套实施特色农牧业和其他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联动推进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落经济发展,提高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将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

      喜德县全面发展山区立体农业,扎实抓好农村劳务开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喜德阉鸡、核桃、烤烟、劳务输出等产业的发展,今年准备实施4万名劳务、4万亩核桃、40万只阉鸡、11.9万只肉羊、15.8万头生猪等促农增收的项目。

      越西县打造了一批以种植业、养殖业、经果业、烤烟、银饰加工、民族服饰加工、农家乐、旅游业等为产业支撑的彝家新寨,带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以来实现了翻番。

      ……

      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这些年来,实施党的惠民好政策照亮了凉山大地,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振奋人心,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举全力,汇民智,攻坚克难,建设、开发处处热火朝天;

      一个个贫瘠落后的村落逐渐成为回忆,取而代之的是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村寨。

      彝家新寨建设,凉山期待更大的变化。

      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强力推进扶贫开发

      近年来,凉山社会扶贫工作以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整合扶贫资源、汇聚社会力量,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极大进展。近年来,中央、国家、省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凉山进行对口帮扶,珠海市、浙江省对凉山开展东西扶贫协作,攀枝花市对口支援木里藏区,州内安宁河谷县市与民族聚居区域开展“4+5”对口帮扶,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近12亿元,实施彝家新寨、住房、交通、饮水、教育、卫生、产业、能源、社会事业等项目1400余个,为加快推进凉山富民强州、全域全面小康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纪委、国家粮食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四川大学,27个省级机关单位,州级机关和州内安宁河谷地区县市,对凉山雷波、金阳、木里、盐源、布拖等11个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进行定点对口帮扶,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东省珠海市、浙江省义乌市与凉山开展了东西扶贫协作,投入资金和物资共计6346万元,实施项目58个,惠及16.83万贫困人口。同时,还不断探索协作新方式,拓宽协作新领域,实现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凉山地区资源、市场优势结合的方式,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无偿援助与充分合作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扶贫协作新模式,在有效改善贫困群众住房问题、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有效促进凉山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医疗条件、有效加强彝族民族文化传承、有效提升凉山干部群众能力素质7个方面取得极大成效。

      动员组织相关单位和木里干部群众,全力推进攀枝花市对口木里帮扶工作,从2012年到2014年,已累计组织实施项目25个,帮扶工作在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人才建设、富民产业和社会管理5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州级机关、州内县(市)和社会团体帮扶方面,坚持以“百乡教育扶贫”为平台,与“挂、包、帮”行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州、县(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社会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动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大专院校、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实现州内的先进带后进,后进学先进。

      两项资金持续投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

      近几年,两项资金在凉山持续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凉山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从2011年至2013年,全州累计投入两项资金2.6亿余元,坚持“重在项目、重在基层、重在效益、重在监管”的原则,以“夯实基础、提升产业、惠及民生、促进和谐”为指导思想,紧扣“服务民生改善、提升项目绩效”这个主题,重点实施了“一项计划”和“四大工程”,着力帮助农牧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统筹兼顾,强化管理,规范高效,使两项资金在凉山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农村“四小项目”,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从2011年到2013年,投入小农田灌溉项目,通过架设引水管道、建饮水池、修水渠、修塘库,解决了边远山区68个村3.73万人、4.5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和45593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投入村道建设,修建通村公路379公里。投入便民桥建设,建便民桥73座,解决了146个村群众过河难、行路难、赶集难的问题。投入农村小能源(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灶)建设,使690户用上节能灶,13466户、55613人用上了太阳能。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对彝家新寨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2011年至2013年,已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9个,完成6个,项目新建住房231户,改造住房900户,项目村达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特色鲜明、整洁优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得以大力推进;产业有支撑、群众增收有保障、持续发展有基础。

      实施现代农牧业增收示范工程项目,培植了农业支柱产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2011年至2013年,全州共扶持项目13个,完成9个。一是使项目区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规模扩大;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项目建设后,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预计项目区农户人均将增收2482元。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了教育成果。投入教育事业资金,重点用于农村重点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2011年至2013年,共资助28.8万人次的重点寄宿制贫困学生,使全州民族寄宿制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力地巩固了“十年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果。

      实施民族地区文化推进工程项目,促进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2011年至2013年,对基层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硬件建设进行投入,帮助州歌舞团打造了一台融公益性、示范性、产业性为一体的较高水平的主体精品剧目;帮助基层民族宣传文艺演出骨干团队改善设备,通过支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基层各族群众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助力凉山历史性的巨变与腾飞

  • 2014年09月04日 08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玉米大丰收村民喜开颜

     

      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彝家新寨全景

     

      向彝族村民讲解卫生工具使用方法,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

     

      结实漂亮的彝家新寨代替破败的土墙房

     

      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村民俄洛尔格的新旧家

      ——凉山州彝家新寨建设发展实录


      初秋,丰收已到。行走在凉山,一个个崭新的彝家新寨美丽景象,有人有屋,有山有水,有树有草,如诗如画,浸人心脾。

      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扶贫开发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2003年,凉山“三房”改造工程启动,群众开始告别居住条件极差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2010年,凉山启动彝家新寨建设,实行综合扶贫开发,进行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加强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从根本上改变彝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据凉山州扶贫开发和两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州共投入资金66.84亿元,建成彝家新寨824个,涉及住户6.7万余户、33.7万余人,发放彝家新生活“四件套”6.7万余套,实施整村推进扶贫175个,从2010年到2013年,减贫50万人。

      “党的政策卡莎莎,彝家新寨瓦吉瓦。”今年再传喜讯:省委、省政府《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出炉,扶贫攻坚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风已起,号角已响,整个凉山大地,彝家新寨建设更加火热,并向着更为偏远的极度贫困村推进,向“精准扶贫”转变。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着这个最朴实但最真切的目标,凉山集中力量、一路前行。

      新房屋新村落

      彝家新寨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群众人居环境

      8月27日,昭觉县解放乡燕子洛村下着小雨,吉伍吉哈把自家的50只羊赶进羊圈。天气越来越冷了,吉伍吉哈打算把保暖性更强的羊圈下层收拾一下,过几天就让羊群“入住”,等到彝族年,可以卖好几万元。

      走在燕子洛村里,全村163户彝族村民,每家每户都是前庭后院,白墙、青琉璃瓦的水泥房宽敞明亮,客厅、卧室、厨房、仓库、卫生间设施齐全,沼气、炉灶配备完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像吉伍吉哈等不少人家,还铺了地板砖、吊了天花顶,在墙上挂起壁灯和油画,窗帘、沙发、地板的颜色都进行了精心搭配。同时,专门修建的独栋羊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凉爽下层保暖,与人居的院落隔离开来,互不影响。

      不仅有新居,通村柏油路盘旋在山间,将这些掩映在青山间的院落与外界连通起来。“以前,秋收了,老乡把粮食拉到乡上卖,为了赶早市,天不亮就要出发,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如果遇到雨天,更是难行,有时候泥巴埋到小腿深,走都走不动。”村支书俄罗日木告诉我们,现在修好了柏油路,很多老乡都买了摩托车,汽车从村里出发,只需10多分钟就能到达乡上。村口处,两层楼的活动室里配备着图书、电脑、电视,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可供大家茶余饭后使用。站在山顶上望去,如诗如画。

      前几年,同样的地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燕子洛是彝语的音译词,原意是“什么都不长而光秃秃的山沟”,这个海拔3000米的深山村落过去贫瘠的光景,真实写照了它的名字:土墙房低矮、昏暗、潮湿、破败,夏不避雨,冬不防风,人畜杂居,垃圾、畜粪到处散落,一到雨天到处都泥泞得难以下脚,没有自来水,没有通电,也没有单独的厕所。

      蜕变来自2010年,燕子洛村作为试点,启动彝家新寨建设,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让村庄彻底换了新颜。

      村民们都说,现在的羊比以前的人都住得好。走到每家门口,他们都会很乐意邀请你去参观,这样的新房,环境比得上城里人的家,而且比城里人住的房子还要宽敞。

      燕子洛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凉山从实施“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工程,带来的沧桑巨变的一个剪影。

      在彝家新寨建设过程中,凉山实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将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将新寨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把自主权让给村民,并注重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让群众在新寨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满意。

      新生活新观念

      彝家新寨带来了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

      住进新房,全新的除了生活环境,还有生活方式。

      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过去,很多彝族老乡习惯随地而坐、席地而卧,吃、住、堆物、喂养牲畜都在一屋。为此,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也同时推进,并免费发放“一个储物柜、一个橱柜、一套餐桌椅、一个生物质能源煮食取暖炉”的惠民“四件套”。“这‘四件套’看似东西不多,但对改善彝族老乡的生活习惯起到了很大帮助。”在喜德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马海支支看来,新房的修建,解决了吃、住、堆物、喂养牲畜混居一屋的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还安装了太阳能,让他们能洗上热水澡,在此基础上,这“四件套”,还让他们养成不坐地下坐板凳、不用锅庄用灶台、东西放在柜子里的习惯。

      在喜德县两河口镇两河口村马海热达家,院坝里扫得干干净净,杂物都堆放在杂货间,牲畜喂养在后院,客厅的地砖抹得发亮,东西在柜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院落外墙上,是全县统一规划和修建的彝族图饰的浮雕,配合着黄墙红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人进来,他立即从厨房搬来发放的“四件套”的椅子给大家坐。“这么漂亮的房子修起了,肯定要爱惜了。”马海热达笑着告诉我们,家里几个孩子,没事的时候就会打扫卫生,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

      同样,在喜德县冕山镇民主村4组,不仅每家每户自己弄得很干净,前庭后院里种着柳树,村里的水泥道路上也很整洁,垃圾全部都堆放在专门修建的垃圾池里。“现在每家每户负责门口附近一段区域的垃圾清运和打扫,大家都不会乱扔垃圾,可以很长时间保持整洁。”村支书陈德俊介绍,接下来还打算安排统一的卫生管理员,负责公共区域的垃圾清运,不仅能更好地管理村里环境,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扶村里较贫困的村民。

      在民主村里,还竖着很多标牌,上面写着“勤牧多牛羊、勤农有粮食”、“成长若作恶、子孙难成才”等一些俗语,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而彝家新寨配套的村民活动中心广场,每逢火把节、彝族年等佳节,村里就会组织拔河、文艺汇演等节目,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彝区群众现代文明意识得到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乡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得到提升。

      强产业鼓腰包

      彝家新寨建设助推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不算特别风调雨顺,出苗的时候一直高温干旱,采摘的时候又一直阴雨连天,不过收成还是可以。”8月28日,普格县的螺髻山镇洛博村正是烟叶烘烤忙季。

      洛博村作为东西协作扶贫——珠海定点帮扶点,2011年启动彝家新寨建设,分为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两种模式,而修建的房屋除了传统的四合院外,不少有经济能力的人家还修成了两层或三层高的小别墅。

      吉说阿依家修了一栋两层楼,加上装修等,总共花了10多万元,但院子的地面还没有硬化。今年,她家种了14亩烤烟,还养了5、6只猪,喂了4头牛,纯收入能轻松达到5、6万元,等今年收成后,就准备把院子打成水泥坝了。“洛博村大多数村民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种烟,烤烟经济效益比较高,质量好一些的,烟农一亩可以收入5000多元,差一点的也有3000多元。同时,村民们还养猪、养牛,也能增加收入。”村支书阿库此呷说,修建彝家新寨时,大家都很积极,有一些钱不够的都去向亲戚朋友借,因为种烤烟,所以他们心里有底,借的钱能还上。

      除了让群众住上好房子,综合扶贫开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产业,让群众腰包也鼓起来,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为此,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凉山注重统筹资金,配套实施特色农牧业和其他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联动推进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落经济发展,提高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将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

      喜德县全面发展山区立体农业,扎实抓好农村劳务开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喜德阉鸡、核桃、烤烟、劳务输出等产业的发展,今年准备实施4万名劳务、4万亩核桃、40万只阉鸡、11.9万只肉羊、15.8万头生猪等促农增收的项目。

      越西县打造了一批以种植业、养殖业、经果业、烤烟、银饰加工、民族服饰加工、农家乐、旅游业等为产业支撑的彝家新寨,带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以来实现了翻番。

      ……

      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这些年来,实施党的惠民好政策照亮了凉山大地,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振奋人心,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举全力,汇民智,攻坚克难,建设、开发处处热火朝天;

      一个个贫瘠落后的村落逐渐成为回忆,取而代之的是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村寨。

      彝家新寨建设,凉山期待更大的变化。

      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强力推进扶贫开发

      近年来,凉山社会扶贫工作以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整合扶贫资源、汇聚社会力量,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极大进展。近年来,中央、国家、省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凉山进行对口帮扶,珠海市、浙江省对凉山开展东西扶贫协作,攀枝花市对口支援木里藏区,州内安宁河谷县市与民族聚居区域开展“4+5”对口帮扶,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近12亿元,实施彝家新寨、住房、交通、饮水、教育、卫生、产业、能源、社会事业等项目1400余个,为加快推进凉山富民强州、全域全面小康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纪委、国家粮食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四川大学,27个省级机关单位,州级机关和州内安宁河谷地区县市,对凉山雷波、金阳、木里、盐源、布拖等11个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进行定点对口帮扶,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东省珠海市、浙江省义乌市与凉山开展了东西扶贫协作,投入资金和物资共计6346万元,实施项目58个,惠及16.83万贫困人口。同时,还不断探索协作新方式,拓宽协作新领域,实现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凉山地区资源、市场优势结合的方式,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无偿援助与充分合作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扶贫协作新模式,在有效改善贫困群众住房问题、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有效促进凉山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医疗条件、有效加强彝族民族文化传承、有效提升凉山干部群众能力素质7个方面取得极大成效。

      动员组织相关单位和木里干部群众,全力推进攀枝花市对口木里帮扶工作,从2012年到2014年,已累计组织实施项目25个,帮扶工作在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人才建设、富民产业和社会管理5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州级机关、州内县(市)和社会团体帮扶方面,坚持以“百乡教育扶贫”为平台,与“挂、包、帮”行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州、县(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社会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动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大专院校、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实现州内的先进带后进,后进学先进。

      两项资金持续投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

      近几年,两项资金在凉山持续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凉山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从2011年至2013年,全州累计投入两项资金2.6亿余元,坚持“重在项目、重在基层、重在效益、重在监管”的原则,以“夯实基础、提升产业、惠及民生、促进和谐”为指导思想,紧扣“服务民生改善、提升项目绩效”这个主题,重点实施了“一项计划”和“四大工程”,着力帮助农牧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统筹兼顾,强化管理,规范高效,使两项资金在凉山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农村“四小项目”,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从2011年到2013年,投入小农田灌溉项目,通过架设引水管道、建饮水池、修水渠、修塘库,解决了边远山区68个村3.73万人、4.5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和45593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投入村道建设,修建通村公路379公里。投入便民桥建设,建便民桥73座,解决了146个村群众过河难、行路难、赶集难的问题。投入农村小能源(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灶)建设,使690户用上节能灶,13466户、55613人用上了太阳能。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对彝家新寨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2011年至2013年,已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9个,完成6个,项目新建住房231户,改造住房900户,项目村达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特色鲜明、整洁优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得以大力推进;产业有支撑、群众增收有保障、持续发展有基础。

      实施现代农牧业增收示范工程项目,培植了农业支柱产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2011年至2013年,全州共扶持项目13个,完成9个。一是使项目区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规模扩大;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项目建设后,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预计项目区农户人均将增收2482元。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了教育成果。投入教育事业资金,重点用于农村重点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2011年至2013年,共资助28.8万人次的重点寄宿制贫困学生,使全州民族寄宿制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有力地巩固了“十年行动计划”取得的成果。

      实施民族地区文化推进工程项目,促进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2011年至2013年,对基层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硬件建设进行投入,帮助州歌舞团打造了一台融公益性、示范性、产业性为一体的较高水平的主体精品剧目;帮助基层民族宣传文艺演出骨干团队改善设备,通过支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基层各族群众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