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推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天仙硐景区。龙洪亮摄
龙洄酒庄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牟科 摄
无中生有,荒沟变景区,“花田酒地”一年四季花香四溢。杨涛 摄
欢乐派海滩公园一角。杨涛 摄
黄龙湖漂流成为市民玩水的好去处。杨涛 摄
大旺竹海。杨涛 摄
“今天预计采摘10万斤,晚上发往重庆水果批发市场。”6月22日,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九色甜元”万亩甜橙基地里,村民正在忙着采摘夏橙。
“九色甜元”甜橙基地既有专合社的“一亩三分地”,也有托管的农户果园。通过集中管理和营销,合作社变强,果农收入剧增,一个专合社与果农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村经济体效益显著。
纳溪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抓住省财政厅将其列为全省4个“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打捆下达农业项目试点区”之一的契机,把打捆资金集中投入到改善基础设施、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上,变特色产业资源为旅游资本,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涉农资金打捆投放“零钱整用”绿了山川富了百姓
“果子成熟的周末,果园里人山人海。最多的一天单鲜果就卖了11万元。”“九色甜元”业主何生涛介绍,甜橙基地有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托管的1.2万亩橙子,栽种了玫瑰香、不知火、奥林达等10多个品种。随着果园进入初采期,管理的费用增加让何生涛顿感资金吃紧。正当他愁眉不展之际,土地收益贷款解决了他的融资难题。“前两年,我通过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贷款,这笔款子盘活了整个果园。”何生涛说。
这几年,纳溪区实施了农村产权、打捆项目、土地流转收益、农林产权融资四项改革,缓解现代农业投资的资金压力。截至目前,打捆下达农业项目资金2.57亿元,整合项目资金3.24亿元,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撬动社会资金和农民筹资投劳6.47亿元。
“‘涉农打捆资金’完成了部分生产便道、观光栈道的建设,贷款的资金就可以重点放在营销网络、品牌推广、品种结构调整上。”何生涛把果农零散的柑橘林串联成果园,让闲置撂荒的山坡地变成了旅游采摘的“金果地”。
“没有这200万元,沃柑和映霜红的引进就会滞后几年。”业主明祖金已经在上马镇培育了桢楠、香樟等珍稀苗木及藤椒700余亩,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项目让其获得了200万元的银行贷款。
解决了业主投入不足的问题后,纳溪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到户”等机制,全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酒罐子、醋坛子、竹筒子、茶杯子“七子经济”效益明显:10万亩“中国香海桂花公园”的珍稀林木、“智慧三江”的万亩果蔬基地和百亿茶产业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机制逐渐形成。
适度规模经营与小规模经营并存,让企业、专合社、农户拧成一股绳闯市场,农民不仅在土里刨了金,还从地上赚了钱。“我们在基地每个月可挣到2000多元,还可以获得土地收益每人每年1100元,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感觉日子好过多了”住在三江村新农村,村民邱文群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延长产业链 让单一的“嘴巴经济”向“眼球经济”拓展
“鲜荪每斤40元,烤干后每斤就能卖440元左右。”6月19日,白节镇回虎村的先立贵把刚从竹林里采摘的竹荪送进烤房。
纳溪区有竹林面积76.6万亩,是著名的中国特色竹乡。“纳溪的竹资源,除了生产竹浆纸外,目前没有其他有效的产业链条。”纳溪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单一的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除去砍伐和运输成本,基本没有剩余,无法让绿色的林竹资源转化成竹农的致富资本。”
纳溪区将突破口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上。纳溪区采取“深度加工——生产废料——林下种养——回归竹林”的“竹筒子”循环经济模式,探索林竹经济立体化经营,走出了一条“林竹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农民增收”的路子。“把加工竹筷、竹编、竹家具等竹产品后的废弃竹屑、竹渣进行粉碎、消毒,然后接种培植成竹荪、木耳、蘑菇菌种,将种菌残留的菌包送进蚯蚓养殖场,养殖蚯蚓供给林下禽畜,最后剩余的渣土返回竹林,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奇竹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理介绍,通过这样循环,每年每亩毛竹林综合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每亩毛竹农户可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一个优良的茶树品种成就一个大产业,也是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仅一季新茶,每亩收入便可达万元。进入盛产期,黄金芽的产值每亩可以超过5万元。”纳溪区农业局农艺师周光荣认为,只有抓住优良品种,才能形成产业突破。
茶产业也是纳溪百亿产业之一,也面临转型升级突破。纳溪区除有序更换新品种外,还围绕茶做一系列增值“文章”:把茶园建设园林化,栽种成太极图案、八卦阵图案、迷宫等;要结合不同茶叶的色彩,栽种多色茶园、彩色茶园,实现茶叶品种布局特色化,甚至在同株茶树上嫁接多个不同色彩的茶叶品种,让单一的“嘴巴经济”向“眼球经济”“订单经济”“乡愁经济”等多元经济领域拓展。
“效果很好,我公司已经发展了30亩订单茶叶,不用愁产量,不用愁产值,只管用心把茶做好交给对方就可以了。”四川凤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庆说,每亩订单的费用比一般的每亩茶产值高。
2015年,全区林业产值、茶业产值分别达39亿元、25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茶业上获得的收入分别为2800元、2600元,在2012年的基础上分别增长184%、151%。
生态资源换旅游资本 农旅融合发展大踏步
青山秀水,满山翠竹。
绿色是纳溪的基本色,也是纳溪的标志色。
这里是“中国特色竹乡”“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特早茶之乡”“全国生态强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区”“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单位”……今年5月,被省政府列为10个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
纳溪区林竹资源丰富,现有林地93.2万亩,森林覆盖率47.94%,林木绿化率高达54.63%。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锁定100亿元,纳溪区把现代林业产业列为全区“五个百亿”产业之一发展目标,制定了《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加快推进“百亿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体制机制、政策配套、财政投入、资金整合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花巨资厚植绿色。2015年,全区林业产值达39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获得收入2800元,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长184%。
近年来,玩山戏水的乡村休闲游越来越受青睐,回归田园正在成为城里人一种新时尚。依靠天仙硐、凤凰湖、大旺竹海等森林资源,通过举办“早茶节”“枇杷节”“桂花节”等活动,纳溪区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天仙硐、中国香海桂花公园、大旺竹海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游人如织,近郊游、乡村游等生态旅游、全域旅游格局日趋成熟。
“可以来基地踏青游玩、体验采摘、赏景漫步,甚至感受锄草耕地的惬意。”启玉葡萄业主张启玉说。“到了采摘季节,每天鲜果能出7-8万元,最多的一天卖了19万元,游客不仅看中了这里的绿水青山,更看中了这里可以玩个‘乐翻天’。”
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纳溪区抓住被列为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的机遇,连片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与城市公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把生态资源变成旅游资本,激活全域旅游。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花田酒地、智慧三江、香海桂花公园、九色甜元等多个农业观光园区。其中,统筹城乡片区打造的“花田酒地”、龙洄酒庄、清溪酒谷漂流、主题酒店等旅游项目受到游人追捧,布局的“九色甜元”“知青山寨”“梦里水乡”等乡村旅游点已成为川南市民休闲旅游的新去处。
良好的生态,独特的特色效益农业,促进纳溪全域旅游加速形成“花的世界、竹的海洋、水的乐园、酒的天堂、茶的故乡”五大品牌,迎接着蜂拥而至的各地游客。2013-2015年,纳溪区分别接待游客322万人次、384万人次、575万人次,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年总收入分别为18.63亿元、24.85亿元、42.8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