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满满的四川 我一定会再来

  • 2017年08月11日 09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8月10日,九寨沟县城,大巴车车队停在街道上,有序运送游客和群众离开。孟格措 摄

      “我觉得,自己就是换了一个景点继续旅游。”8月10日中午,在九寨沟县城广场临时安置点,武汉游客朱海亮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直到最后一辆撤离的大巴车准备发车,才匆匆告别。

      随着朱海亮等游客登车,安置点最后一批1800余名群众全部完成撤离。偌大的广场上,只剩下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帐篷。

      感动

      处处有人替我们着想

      “这菜里一点辣椒都没有,真好。”来自广西的游客黄少想和黄群媛告诉记者,他们8日晚抵达九寨沟,刚放下行李就地震了。虽然没能领略九寨沟的风光,但却收获了另一种感动。

      “听说川菜无辣不欢,我不吃辣,一直担心菜里有辣椒。”黄少想说,到安置点后,却发现菜品可以满足各类人群,“后勤保障很贴心。”

      “今早起床,看到那么多运送游客的大巴排得整整齐齐,就安心了。”黄群媛说,疏散途中一直担心自己这样的散客会被忽略。结果从沟口到县城,一路都有车辆保障,“处处有人替我们着想,这种感觉真好。”

      九寨沟县县长、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陶钢说,这最后一批等待撤离的人群,大部分是县城附近的务工人员,从9日下午开始陆续抵达县城,加上少部分从景区和震中地区来到县城的零散游客,形成了1800余人的规模。“得知这一情况后,指挥部立刻组织了80辆大巴车,按每辆车运送30人计算,足够满足运力需要。如果还有群众从周边赶来,依然有后备车辆。”陶钢表示,保证不留下一名想走的游客和群众。

      “在此之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保证在安置点的游客和群众吃上干净热乎的食物,能够好好休息。”后勤保障人员的共同努力,收获了游客和群众的理解和感动。

      “我知道肯定能走,所以不急。”朱海亮说,九寨沟县城很漂亮,也值得逛一逛,上午没事儿的时候,他四处转了转,还去附近的医院量了血压,“一切正常”。

      10日13时多,安置点人员全部转移完毕,比预计时间足足提前3个小时。“有了9日大转移的经验,今天的效率更高了。”陶钢说。

      温暖

      对四川的印象又加分

      “昨晚,志愿者姐姐给我送来了葡萄。”要登车了,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马女士收拾好行李,她7岁的女儿兴奋地对记者讲述安置点志愿者对她们的照顾。马女士是8日晚观看演出时遇到地震的那批游客之一,此行是她和老公结婚16周年纪念旅游。

      “我的蜜月就是在九寨沟度过的,对这里特别有感情。”马女士说,地震后,当地工作人员冷静地带领大家到安全地带,随着救援车辆转移到安置点,志愿者为他们送来饭菜,饭后还有姜汤和水果,入夜后挨个询问需不需要加被子,这些举措让她觉得很温暖,“我对九寨和四川的印象又加分了,以后我一定还来。”

      9日下午,依然坚守在安置点的志愿者杨国美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已转移到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伤者打来的。“伤者告诉我她很好,让我注意安全,以后常联系。”

      杨国美说,这位伤者来自广州,地震时被落石砸中,腿受伤了,送到医院时情绪不好。“我立刻给她买了新裤子,然后陪她聊天陪她哭,还给她讲一些我遇到的美好故事。”杨国美的努力收到了效果,第二天,伤者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开始喝稀饭。“裤子多少钱?我给你。”伤者说。杨国美坚决不要:“看到你好起来,是我最高兴的事儿。”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以后我会来四川看你的,一定。”在登上救护车离开前,这名伤者对杨国美说。

      “撤离途中,我至少看到了穿三种制服的官兵。”湖北的李先生对保护自己撤离的官兵们点赞。“地震后,大家在相对安全的空地上等待救援,很快就有官兵过来带领大家转移。”李先生回忆,转移是一段一段的,中途遇到塌方危险区域,官兵们招呼大家跑步通过,遇到跑不快的游客,官兵们就背着跑。“有一段遇到余震,山上石头滚下来,我身边的官兵一把护住我,搂着我跑,子弟兵真是棒!”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温情满满的四川 我一定会再来

  • 2017年08月11日 09时0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8月10日,九寨沟县城,大巴车车队停在街道上,有序运送游客和群众离开。孟格措 摄

      “我觉得,自己就是换了一个景点继续旅游。”8月10日中午,在九寨沟县城广场临时安置点,武汉游客朱海亮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直到最后一辆撤离的大巴车准备发车,才匆匆告别。

      随着朱海亮等游客登车,安置点最后一批1800余名群众全部完成撤离。偌大的广场上,只剩下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帐篷。

      感动

      处处有人替我们着想

      “这菜里一点辣椒都没有,真好。”来自广西的游客黄少想和黄群媛告诉记者,他们8日晚抵达九寨沟,刚放下行李就地震了。虽然没能领略九寨沟的风光,但却收获了另一种感动。

      “听说川菜无辣不欢,我不吃辣,一直担心菜里有辣椒。”黄少想说,到安置点后,却发现菜品可以满足各类人群,“后勤保障很贴心。”

      “今早起床,看到那么多运送游客的大巴排得整整齐齐,就安心了。”黄群媛说,疏散途中一直担心自己这样的散客会被忽略。结果从沟口到县城,一路都有车辆保障,“处处有人替我们着想,这种感觉真好。”

      九寨沟县县长、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陶钢说,这最后一批等待撤离的人群,大部分是县城附近的务工人员,从9日下午开始陆续抵达县城,加上少部分从景区和震中地区来到县城的零散游客,形成了1800余人的规模。“得知这一情况后,指挥部立刻组织了80辆大巴车,按每辆车运送30人计算,足够满足运力需要。如果还有群众从周边赶来,依然有后备车辆。”陶钢表示,保证不留下一名想走的游客和群众。

      “在此之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保证在安置点的游客和群众吃上干净热乎的食物,能够好好休息。”后勤保障人员的共同努力,收获了游客和群众的理解和感动。

      “我知道肯定能走,所以不急。”朱海亮说,九寨沟县城很漂亮,也值得逛一逛,上午没事儿的时候,他四处转了转,还去附近的医院量了血压,“一切正常”。

      10日13时多,安置点人员全部转移完毕,比预计时间足足提前3个小时。“有了9日大转移的经验,今天的效率更高了。”陶钢说。

      温暖

      对四川的印象又加分

      “昨晚,志愿者姐姐给我送来了葡萄。”要登车了,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马女士收拾好行李,她7岁的女儿兴奋地对记者讲述安置点志愿者对她们的照顾。马女士是8日晚观看演出时遇到地震的那批游客之一,此行是她和老公结婚16周年纪念旅游。

      “我的蜜月就是在九寨沟度过的,对这里特别有感情。”马女士说,地震后,当地工作人员冷静地带领大家到安全地带,随着救援车辆转移到安置点,志愿者为他们送来饭菜,饭后还有姜汤和水果,入夜后挨个询问需不需要加被子,这些举措让她觉得很温暖,“我对九寨和四川的印象又加分了,以后我一定还来。”

      9日下午,依然坚守在安置点的志愿者杨国美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已转移到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伤者打来的。“伤者告诉我她很好,让我注意安全,以后常联系。”

      杨国美说,这位伤者来自广州,地震时被落石砸中,腿受伤了,送到医院时情绪不好。“我立刻给她买了新裤子,然后陪她聊天陪她哭,还给她讲一些我遇到的美好故事。”杨国美的努力收到了效果,第二天,伤者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开始喝稀饭。“裤子多少钱?我给你。”伤者说。杨国美坚决不要:“看到你好起来,是我最高兴的事儿。”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以后我会来四川看你的,一定。”在登上救护车离开前,这名伤者对杨国美说。

      “撤离途中,我至少看到了穿三种制服的官兵。”湖北的李先生对保护自己撤离的官兵们点赞。“地震后,大家在相对安全的空地上等待救援,很快就有官兵过来带领大家转移。”李先生回忆,转移是一段一段的,中途遇到塌方危险区域,官兵们招呼大家跑步通过,遇到跑不快的游客,官兵们就背着跑。“有一段遇到余震,山上石头滚下来,我身边的官兵一把护住我,搂着我跑,子弟兵真是棒!”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