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生解读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关键是提高开放水平

  • 2016年07月14日 16时1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如何推进?我认为关键是提高开放水平。

      作为内陆大省,四川地处西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加之具有制造业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等优势,只要勇于、善于融入开放发展新战略,势必会在新一轮的开放格局中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的创新资源。

      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尤其是西部的领头羊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在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方面具有重大的责任。同时也必须看到,四川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领跑西部、甚至领跑全国,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在贸易领域,要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虽然四川经济总量位居西部第一,近年来外贸也保持了较快增速,但仍需加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力度,保持外贸的传统优势,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在投资领域,要创建投资管理新体制。对于“引进来”的外商投资,在创建好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要适当放宽投资准入,更好地利用外资。对于“走出去”的对外投资,在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既使得省内的闲置资本得到有效利用,又进一步推动四川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在人文科技等领域,也要创新开放新机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加大人文方面的交流。四川是教育科技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健全人才科技方面的开放机制,有利于推动创新要素流动,从而推进四川的创新发展。

      对内开放,同样要敢于创新。

      要善于向东部省份学习,推进对国内其他省份的开放。一是要健全市场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活跃起来。推进人才的流动,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二是要完善政府的功能,更好地引导和服务经济发展。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敢于做好两个“改变”,推动省内各领域各地区的开放。提高对外对内开放的能力,关键是发展好自身的经济。目前摆在四川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好两个“改变”:如何改变国企民企的不同待遇,如何改变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不同待遇。这需要在观念上做出改变,在政策制定上、落实上切切实实为民企和小微企业考虑,做到不偏不倚,尽力帮助其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问题,真正使民企和小微企业充分活跃和发展起来。 (陈江生 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陈江生解读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关键是提高开放水平

  • 2016年07月14日 16时1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如何推进?我认为关键是提高开放水平。

      作为内陆大省,四川地处西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加之具有制造业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等优势,只要勇于、善于融入开放发展新战略,势必会在新一轮的开放格局中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的创新资源。

      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尤其是西部的领头羊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在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方面具有重大的责任。同时也必须看到,四川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领跑西部、甚至领跑全国,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在贸易领域,要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虽然四川经济总量位居西部第一,近年来外贸也保持了较快增速,但仍需加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力度,保持外贸的传统优势,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在投资领域,要创建投资管理新体制。对于“引进来”的外商投资,在创建好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要适当放宽投资准入,更好地利用外资。对于“走出去”的对外投资,在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既使得省内的闲置资本得到有效利用,又进一步推动四川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在人文科技等领域,也要创新开放新机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加大人文方面的交流。四川是教育科技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健全人才科技方面的开放机制,有利于推动创新要素流动,从而推进四川的创新发展。

      对内开放,同样要敢于创新。

      要善于向东部省份学习,推进对国内其他省份的开放。一是要健全市场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活跃起来。推进人才的流动,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二是要完善政府的功能,更好地引导和服务经济发展。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敢于做好两个“改变”,推动省内各领域各地区的开放。提高对外对内开放的能力,关键是发展好自身的经济。目前摆在四川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好两个“改变”:如何改变国企民企的不同待遇,如何改变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不同待遇。这需要在观念上做出改变,在政策制定上、落实上切切实实为民企和小微企业考虑,做到不偏不倚,尽力帮助其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问题,真正使民企和小微企业充分活跃和发展起来。 (陈江生 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