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成渝地区中小城市创新发展?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中央作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大历史决断。围绕区域经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是推动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所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从现状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城市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创新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小城市创新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只有立足全域持续推动创新政策全面优化、创新环境整体提升和创新资源合理布局,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破解内生动力不足瓶颈,较快提升后发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聚力打造域内中小城市创新发展高地,才能有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之路,也是其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要路径。
构建一体化创新发展治理架构
着力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协同治理层次框架。要着眼破解区域城市之间行政体制壁垒、产业结构同构、竞争同质以及成渝走廊“中部塌陷区域”等不均衡的发展现状,围绕技术创新、产业联动、空间布局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构建一个一体化发展的大生态体系。
要着重围绕环成渝经济带、成渝中轴发展走廊、外围中心城市和县域单元三个方面构建多层次协同创新治理框架,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做到因城施策、分区施策,着力提高创新发展治理的针对性精准性。
要围绕科技创新信息开放共享、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创新跨区域利益分享等多个方面建设高度协同的创新发展政策制度框架,加快建立规划协调与政策协同机制,切实提升区域整体创新发展水平。
区域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基于中心区、外围区在创新发展上的共生关系,在政策取向上,要充分尊重不同城市创新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实现路径,主动推动不同圈层的城市间创新战略的政策协同和沟通联络,制定合理的创新资源配置规划。
具体而言,成渝两大中心城市及德阳、绵阳、宜宾等大城市,要在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其在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创新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加强与中小城市展开创新互动,科学赋予周边中小城市差异化的创新发展功能和目标,通过有效资源布局,不断发掘中小城市创新发展潜力,从而将自身强大的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创新发展战略。成渝发展主轴、环成渝经济圈特别是外围中小城市县域单元,要有效规避低层次重复建设,坚决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循环。要合理设置参与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分工目标,凭借优势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积极争取中央、省政策支持,加强对中心城市、大城市创新发展整体布局的深度融入以及对其先进技术与创新能力的有效运用。
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能级
建设一批权威性、支撑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产业发展、企业孵化等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强化区域发展的科技含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提升域内中小城市创新平台建设能级,进而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和配置,持续增进城市间创新发展合作黏性。
持续优化成都以西部科学城“一核四区”为主,联动环高校知识经济圈、高品质科创空间及产业功能区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和重庆以“一中心一城一区多点”为主的梯次联动全域创新格局。充分发挥成渝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科研院所、创新产业园区等平台优势,围绕实现多种创新资源叠加碰撞,不断完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时,要积极推动创新中心与外围城市协同对接,鼓励向外围城市提供创新要素,支持外围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外转移并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
强化自身优势,立足市场需求,推进中小城市创新发展。中小城市要依托自身优势,充分整合和发挥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力量,鼓励域内企业加强创新研发。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合作开发平台,鼓励校院企共建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在此基础上,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超前规划布局基础研究,主动发起和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共推重大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
要立足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容共生的发展理念,着眼打破中小城市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障碍和渠道限制。积极推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集群发展的整套创新产业链。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分中心等交易平台体系服务功能,依托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现有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载体,做大做强川渝一体的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载体;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畅通跨区域和面向全球的技术交易渠道和网络,以域内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契机,大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持续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成链
着眼打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两头强、中间弱”这个格局。应坚持错位发展和多向转移,持续优化产业分工协同和竞争关系。
中小城市要立足资源要素禀赋、产业基础能力和区位优势特点,通过承接中心城市、大城市产业疏解转移,融入和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价值链,特别是环成渝经济圈产业配套区和成渝发展轴现代产业走廊,按照差异化路子科学规划一二三产业空间布局,错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推动跨行政壁垒的高能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要不断做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引导产业资源向聚集式、联盟式、协同式、链条式发展方式转换,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不断构建多向赋能产业生态,增强中小城市创新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聚集能力。例如,成德绵、绵遂内、绵遂渝等发展轴周边中小城市,可通过不断加强产业链延伸与合作,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配套协作体系,积极推广传统制造业智慧化数字化应用,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服务、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要广泛培育多元化的创新市场主体。要着重培育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多层次社会主体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体系。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优势和中心城市、大城市创新产业功能输出和“外溢”,积极引进一批创新产业头部企业,大力培训本土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通过创新技术引进、战略研发合作、技术交叉许可、校企科技协同等方式,积极推动“招院引所”和精准招商工程,着力争取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和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落地;协同打造新经济新技术新场景试验高地,共建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构建和拓展本地创新产业生态圈。
全面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环境
要通过加强交通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解决交通线路衔接不足、建设标准差异等问题,建立区域一体化的流通体系,从而破解中小城市因交通资源受限导致发展受限的无形壁垒。
构建网络化、层次化、便捷化的交通运输物流体系。加快推进中小城市与域内中心城市及周边同城化发展的其他地区交通廊道网络、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治理服务体系一体化进程,不仅要与成渝等中心城市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连接,还要按照产业功能协同和聚集发展要求,对外连接国内外主要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对内多向拓展城际轨道交通。
各类资源要互联互通。要借力“东数西算”功能,大力发展5G、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数据及信息服务平台改造、推广和共建,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交换、整合。
要合理打破城市界线,分层次、有重点地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充分营造良好的创业软、硬环境。要着眼创新发展必需急需,不断完善本地区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多层次的人才数据库,持续优化创新人才育人、用人环境。要持续深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大力促进域内人才流动和共享;要研究制定一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和收益分配机制等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陈富永 周兵 作者分别系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