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好应对灾害的有益经验?发挥好重建家园的独特优势

  • 2022年09月26日 08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9·5”泸定地震已进入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此时探讨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吸取防治自然灾害的有益经验、认清震后重建的独特优势,对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安全的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在应对自然灾害中推动文明进步

    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从矛盾论的维度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与自然矛盾运动的结果,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是人类将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人口的影响;二是对经济的影响;三是对生态的影响;四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但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四川抗击自然灾害的历史一再告诉人们,灾害之后,四川依然在那里,并且以一种更加安全、更加美丽的姿态屹立在那里。

    自然灾害的应对是一个复杂问题,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既要看到自然灾害本身的危害,也要认识到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同样会对人类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带来改善。一方面,应对自然灾害需要民心的高度凝聚。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重大自然灾害为例,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和罕见冰雪灾害等,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空前凝聚,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呈现爆发式增长,政府号召力、社会凝聚力、民族向心力显著增强。灾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人们普遍表现出无私的大爱,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获得新生。另一方面,应对自然灾害需要科技的创新进步。从科技史的维度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促使科技不断创新与进步来应对下一次可能的自然灾害。从唯物辩证法的维度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偶然性因素不可预测,但是必然性因素可以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具体来说自然灾害的预测、监测、评估和防治等环节,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借助于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有利于成功应对自然灾害。

    总结好用好应对自然灾害的有益经验

    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展露出的是一个大国领袖的使命担当、为民情怀,彰显出的是一个大党的人民立场、价值根基。这次地震发生后,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迅速组织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奔赴震中,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计成本、不惧艰险地开展救援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党史宝贵经验的深刻凝练,是马克思人民观的时代升华,是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制胜密钥,也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源泉。

    必须注重发扬社会互助互济精神。团结互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最具人情味的现实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抗争史,每一次灾难的平稳渡过,既有赖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也离不开应对灾难中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磅礴之势。抗震救灾展现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会互助互济精神。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社会互助互济精神,是战胜自然灾害的成功密钥。未来应对自然灾害需用好这一基本经验,使社会互助互济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必须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谁也不会送给我们。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胜利的天平不会自动向我们倾斜,只有通过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角力中取得的每一次胜利,无一不是在与自然灾害的英勇斗争中取得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成功经验。未来应对自然灾害需用好这一成功经验,在敢于斗争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重建美丽安全家园要继续发挥独特优势

    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武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诠释了中国人民的科学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精神丰碑、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高度彰显。泸定灾后恢复重建离不开抗震救灾精神的有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一次抗震救灾中都有无数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抗震救灾现场即是检验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试炼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2022年对于四川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高温干旱、疫情侵袭、地震频发。面对自然灾害,四川人民团结一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冲锋在前、艰苦奋战,取得了抗击自然灾害的一次次胜利,展现了四川儿女的英雄气概。事实证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永远是危急时刻冲锋在一线、重建阶段奋斗在一线的人群,他们以实际行动确证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人民之所以能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是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定支撑,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两个方面归于一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释放出的巨大优势。中国抗击自然灾害取得的每次完全胜利,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而更深层次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的时代彰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相信泸定地震灾区一定能建成更加美丽安全的家园。

    以绳为梯,以木为桥,自制担架抬伤员过河,桥下就是滚滚急流——日前,一幕“飞夺泸定桥式的救援”刷屏网络。这份吓不倒打不垮的英雄气,也正是四川人一路走来的文化传统和行动哲学。向这种“雄起”精神致敬,以浩荡的英雄气将大家凝聚起来,就没有渡不过的湍流,没有到不了的彼岸。四川人民的这种精神气质和战胜灾难的密钥,给大美四川安全四川铺垫了一层沉甸甸的精神之美。(魏志奇 孙伟康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总结好应对灾害的有益经验?发挥好重建家园的独特优势

  • 2022年09月26日 08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9·5”泸定地震已进入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此时探讨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吸取防治自然灾害的有益经验、认清震后重建的独特优势,对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安全的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在应对自然灾害中推动文明进步

    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从矛盾论的维度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与自然矛盾运动的结果,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是人类将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人口的影响;二是对经济的影响;三是对生态的影响;四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但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四川抗击自然灾害的历史一再告诉人们,灾害之后,四川依然在那里,并且以一种更加安全、更加美丽的姿态屹立在那里。

    自然灾害的应对是一个复杂问题,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既要看到自然灾害本身的危害,也要认识到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同样会对人类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带来改善。一方面,应对自然灾害需要民心的高度凝聚。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重大自然灾害为例,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和罕见冰雪灾害等,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空前凝聚,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呈现爆发式增长,政府号召力、社会凝聚力、民族向心力显著增强。灾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人们普遍表现出无私的大爱,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获得新生。另一方面,应对自然灾害需要科技的创新进步。从科技史的维度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促使科技不断创新与进步来应对下一次可能的自然灾害。从唯物辩证法的维度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偶然性因素不可预测,但是必然性因素可以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具体来说自然灾害的预测、监测、评估和防治等环节,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借助于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有利于成功应对自然灾害。

    总结好用好应对自然灾害的有益经验

    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展露出的是一个大国领袖的使命担当、为民情怀,彰显出的是一个大党的人民立场、价值根基。这次地震发生后,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迅速组织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奔赴震中,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计成本、不惧艰险地开展救援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百年党史宝贵经验的深刻凝练,是马克思人民观的时代升华,是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制胜密钥,也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源泉。

    必须注重发扬社会互助互济精神。团结互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最具人情味的现实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抗争史,每一次灾难的平稳渡过,既有赖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也离不开应对灾难中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磅礴之势。抗震救灾展现了中国人民一往无前、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会互助互济精神。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社会互助互济精神,是战胜自然灾害的成功密钥。未来应对自然灾害需用好这一基本经验,使社会互助互济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必须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谁也不会送给我们。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胜利的天平不会自动向我们倾斜,只有通过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角力中取得的每一次胜利,无一不是在与自然灾害的英勇斗争中取得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成功经验。未来应对自然灾害需用好这一成功经验,在敢于斗争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重建美丽安全家园要继续发挥独特优势

    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武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彰显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诠释了中国人民的科学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精神丰碑、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高度彰显。泸定灾后恢复重建离不开抗震救灾精神的有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一次抗震救灾中都有无数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抗震救灾现场即是检验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试炼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2022年对于四川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高温干旱、疫情侵袭、地震频发。面对自然灾害,四川人民团结一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冲锋在前、艰苦奋战,取得了抗击自然灾害的一次次胜利,展现了四川儿女的英雄气概。事实证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永远是危急时刻冲锋在一线、重建阶段奋斗在一线的人群,他们以实际行动确证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人民之所以能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是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定支撑,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两个方面归于一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释放出的巨大优势。中国抗击自然灾害取得的每次完全胜利,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而更深层次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的时代彰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相信泸定地震灾区一定能建成更加美丽安全的家园。

    以绳为梯,以木为桥,自制担架抬伤员过河,桥下就是滚滚急流——日前,一幕“飞夺泸定桥式的救援”刷屏网络。这份吓不倒打不垮的英雄气,也正是四川人一路走来的文化传统和行动哲学。向这种“雄起”精神致敬,以浩荡的英雄气将大家凝聚起来,就没有渡不过的湍流,没有到不了的彼岸。四川人民的这种精神气质和战胜灾难的密钥,给大美四川安全四川铺垫了一层沉甸甸的精神之美。(魏志奇 孙伟康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