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过程?

  • 2023年06月12日 08时2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并联式”发展肇始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动力,是赶超型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并联式”发展把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生动诠释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的现代化模式

    13问 中国式现代化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现代化,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其必然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过程。如何理解这样的“并联式”现代化过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串联式”发展有何不同?

    答: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先全面审视西方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现代化的多样性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并联式”与“串联式”这对概念,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中国独有的“并联式”而非西方发达国家“串联式”的发展特征,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特色。基于此,可以从现代化发展缘起、发展战略、发展优势、发展路径四个维度来分析,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并联式”的发展过程。

    “并联式”发展肇始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属于先发内源性现代化模式,其现代化发展到现阶段耗时约300年,线性依序渐次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各个阶段串联发展、边界清晰、相互衔接,每个发展阶段任务单一、目标明确。而我国的现代化发轫于殖民或半殖民的生存危机,并在遭受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压迫后,被迫卷入、模仿西方现代化道路,从整体而言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无论是先发内源性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外源性现代化国家,通过工业化驱动现代化都是必然的路径选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初步探索,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明确提出,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主要是以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底色。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新时期,受到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信息化的出现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深刻改变了工业的发展逻辑、农业的运行方式、城镇化的演进趋势,使得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同步式规划、“并联式”部署和叠加式推进的一体化道路,其中“并联式”发展就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叠加发展。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拓展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为此,我国走出了一条“四化同步”并联叠加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并联式”发展是赶超型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百年的苦痛教训。奋起直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后发赶超的使命担当,把中国人民强烈的赶超意识真正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在现代世界体系版图中由边缘到中心的位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按部就班地实施现代化发展。要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实现的现代化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须采取“并联”发展的形式,发展周期缩短,发展任务叠加,发展目标多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历程中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精确解答。当下,新型工业化战略拓展升级,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信息化进入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的数智化转型新阶段;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建设农业强国引领下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之际,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发展道路所用时间只是英国的1/3、法国的7/10、美国的3/5。我国是在“时空压缩”中推动“四化”叠加发展,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次现代化”,又要完成以信息化引领且全方位渗透赋能的“第二次现代化”。

    “并联式”发展把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就被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其间多次试图走向以现代化为取向的发展道路,但有的夭折,有的中道崩殂,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以历史自觉精神和主动担当,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超大经济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后发赶超,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信息化赋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结构转型,大量劳动力和资本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了效率更高的工业部门或城市部门,即生产要素向高效率部门流动,提高了效率;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先发国家的前车之鉴下,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拥抱全球化浪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高质量利用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既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又从先发国家曾经的失误中汲取教训,从而少走弯路。中国用较短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既重视吸取其他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将先发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有效规避了现代化过程中的后发劣势与发展陷阱,成功地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平稳发展把稳了方向。

    “并联式”发展过程生动诠释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的现代化模式。近代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了走上现代化道路,都争相学习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以致形成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模式=西方现代化模式”等诸多迷思。事实证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行构建和主导的现代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后发国家靠模仿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实现现代化绝非易事。西方现代化在几百年历史进程中依次经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种线性“串联式”现代化发展过程被模式化,将其当成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忽略了世界各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依据独特的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并联叠加安排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实现了伟大的转变和升华。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从实践上说明了并联式现代化的可行性,为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开辟了多样性的样本,为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线性单一的现代化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经济学副研究员张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过程?

  • 2023年06月12日 08时2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并联式”发展肇始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动力,是赶超型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并联式”发展把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生动诠释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的现代化模式

    13问 中国式现代化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现代化,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其必然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过程。如何理解这样的“并联式”现代化过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串联式”发展有何不同?

    答: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先全面审视西方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现代化的多样性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并联式”与“串联式”这对概念,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中国独有的“并联式”而非西方发达国家“串联式”的发展特征,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特色。基于此,可以从现代化发展缘起、发展战略、发展优势、发展路径四个维度来分析,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并联式”的发展过程。

    “并联式”发展肇始于外源性的现代化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属于先发内源性现代化模式,其现代化发展到现阶段耗时约300年,线性依序渐次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各个阶段串联发展、边界清晰、相互衔接,每个发展阶段任务单一、目标明确。而我国的现代化发轫于殖民或半殖民的生存危机,并在遭受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压迫后,被迫卷入、模仿西方现代化道路,从整体而言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无论是先发内源性现代化国家还是后发外源性现代化国家,通过工业化驱动现代化都是必然的路径选择。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初步探索,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明确提出,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主要是以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底色。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新时期,受到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信息化的出现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深刻改变了工业的发展逻辑、农业的运行方式、城镇化的演进趋势,使得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同步式规划、“并联式”部署和叠加式推进的一体化道路,其中“并联式”发展就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叠加发展。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拓展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为此,我国走出了一条“四化同步”并联叠加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并联式”发展是赶超型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百年的苦痛教训。奋起直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景。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后发赶超的使命担当,把中国人民强烈的赶超意识真正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在现代世界体系版图中由边缘到中心的位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按部就班地实施现代化发展。要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实现的现代化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须采取“并联”发展的形式,发展周期缩短,发展任务叠加,发展目标多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历程中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精确解答。当下,新型工业化战略拓展升级,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信息化进入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的数智化转型新阶段;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建设农业强国引领下的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之际,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发展道路所用时间只是英国的1/3、法国的7/10、美国的3/5。我国是在“时空压缩”中推动“四化”叠加发展,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次现代化”,又要完成以信息化引领且全方位渗透赋能的“第二次现代化”。

    “并联式”发展把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就被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其间多次试图走向以现代化为取向的发展道路,但有的夭折,有的中道崩殂,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以历史自觉精神和主动担当,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超大经济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后发赶超,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信息化赋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结构转型,大量劳动力和资本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了效率更高的工业部门或城市部门,即生产要素向高效率部门流动,提高了效率;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先发国家的前车之鉴下,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拥抱全球化浪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高质量利用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既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又从先发国家曾经的失误中汲取教训,从而少走弯路。中国用较短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既重视吸取其他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将先发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有效规避了现代化过程中的后发劣势与发展陷阱,成功地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平稳发展把稳了方向。

    “并联式”发展过程生动诠释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的现代化模式。近代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了走上现代化道路,都争相学习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以致形成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模式=西方现代化模式”等诸多迷思。事实证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行构建和主导的现代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后发国家靠模仿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实现现代化绝非易事。西方现代化在几百年历史进程中依次经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种线性“串联式”现代化发展过程被模式化,将其当成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忽略了世界各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依据独特的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并联叠加安排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实现了伟大的转变和升华。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从实践上说明了并联式现代化的可行性,为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开辟了多样性的样本,为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线性单一的现代化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经济学副研究员张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