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铜车马—又一张资阳名片
A
横空出世
汉代铜车马穿越两千年时光现身
把历史的指针拨回到2005年12月21日。
这天,对于资阳重新审视自身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雁江区雁江镇资溪村11组(位于兰家坡)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施工队像往常一样紧张有序地推进着工程。挖掘机、运土机发出的轰鸣此起彼伏。可工地上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挖掘机之下的不深处,掩藏着不为人知的重要文物,就在此刻,他们就要掀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了。
随着挖掘机深挖下去的一声异响,一座汉代砖室墓葬的拱形墓顶被意外挖开一个1米多宽的口子。异响中,施工工人立马意识到了不对劲,施工停了下来。但施工工人并不知道,就是这样一道口子,打开了一扇轰动考古界的门户。资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将因这道口子被重新审视。一批才华横溢的考古学者将目光聚焦在这道口子上。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将由这道口子重新构建。这些,施工工人都不知道,他们知道的是——这道口子里掩藏着不知多少光阴的古物,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立马报告文化部门。
雁江区文化部门当然知道这道口子打开的古墓的重要性,立马协调各方力量将现场保护起来,并向区委、区政府及市级文化部门及时汇报。
对文物的发掘宜早不宜迟,这是大家形成的共识。2005年12月22日,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30余人发掘小组,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当天9时许,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中午时分,发掘地点刨出一个花纹青砖修建的墓室,同时出现在发掘小组面前的疑似还有铜车马的肩部。这让发掘小组感到兴奋,他们马不停蹄地往下挖掘。下午1时1刻左右,一件色泽暗青、锈迹斑斑的铜车马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发掘小组面前。他们意识到,这是重要文物,不仅可能是资阳悠久历史的又一佐证,也可能是中国某段历史研究的重要物证。事不宜迟,赶紧把铜车马运往安全的地方,妥善保管。
镶嵌着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物证,哪是一抷黄土能够永久掩藏的?冥冥中早已注定,在多年之后的某天,要让它重见天日,重拾曾经的辉煌与荣光。这也注定了,铜车马的横空出世,必定吸引广大非专业和专业目光的聚焦。
2005年12月27日,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考古专家胡昌钰带领考古队,进入兰家坡汉墓现场进行考古发掘。12月29日,考古人员从墓穴带走的泥土中,“洗”出了两个“小手”。这让专家推测:青铜车马上面是不是还有一个驭手?后经兰家坡汉墓文物专案组追查,成功追回被盗的青铜驭手,为青铜车马的进一步完整性做出了及时且重要的贡献。2006年2月28日,兰家坡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胡昌钰带领的考古队共发掘出土文物(含铜车马在内)及文物残件119件。
就这样,一架轰动全国考古界的汉代铜车马,穿越两千年时光,定格在正迈向现代化城市的资阳。这无疑是资阳历史的慰藉,也是资阳当下的荣光,更是资阳未来的幸运。
B
令人震惊
专家纷纷肯定铜车马的研究价值
兰家坡汉代铜车马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资阳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一时间,“汉代铜车马的出土将改变川渝历史”“古墓主人为皇室”等种种传闻在坊间被广泛议论与传播。虽然有些传闻实属无中生有,但这样的热度也从侧面烘托出了这架汉代铜车马对考古和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那么,大家不禁要问,这架汉代铜车马到底有着怎样的特征呢?
通过有关文物考古和修复专家的修复,一架支离破碎的汉代铜车马开始退却锈迹斑斑的陈年旧伤,在万众瞩目下重新散发出历史的光彩。
据相关资料记载,“铜马残高114厘米(马头暂缺),宽51厘米,长117厘米,重41.5公斤。铜车长133厘米,宽104厘米,高87厘米,重47公斤。铜车马组装后长184厘米。”一组组令人震惊的数据,无疑沸腾了考古界。
四川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难掩激动的心情称:“完整的青铜车马在四川历史上十分罕见,又一个国家一级文物诞生。”此外,他还表示,此次发掘,是四川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汉代铜车马更是四川境内发现的首例,价值无法估量。就其重要价值而言,高大伦列举道:“汉代青铜车马为研究我国车马舆服制度和汉代时期西南地区的交通工具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作为兰家坡汉代墓葬考古队队长的胡昌钰则对出土的汉代铜车马有更为冷静的思考和研究。胡昌钰表示,从马车构造上来看,车上有撑伞或架车篷的位置,判断该车为“轺车”,即古代官吏出行时所坐的车,官吏身份“相当于现在县长的级别。”在马的背上和胸前有一圈痕迹,采用的驾车方式是西汉时期的“胸带式系驾法”,当时是世界上较先进的驾车法,比欧洲早了七八百年;更让考古人员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从墓穴的泥土中“洗”出的驾车驭手的两只“小手”,其中左手竟有六根手指,“说明当时这家人的车夫是个‘六指’。”与此同时,胡昌钰还对汉代铜车马的制作工艺赞不绝口,他赞叹道:“实在是惟妙惟肖,精细十足。”
确如胡昌钰所言,汉代铜车马的做工十分讲究——造型优美,马颈微微向左倾斜,马头正龇牙咧嘴向左后侧望,驭马人正作勒住缰绳状,使马欲往前行。整个马铸造得膘肥体壮,全身肌肉发达,线条优美,造型与动态极为生动活泼,是汉代出土铜马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架汉代铜车马在出土时,马头就不知所踪。胡昌钰认为,马头何时遗失还没有准确的说法,但从整个墓穴的完整程度来看,可以排除在发掘过程中被盗的可能。在记者看来,这样的遗憾也不失为一种神秘的美好,正如学者余秋雨所言:“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有了这样美好的神秘,这架考古界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被誉为“中国汉代第一车”的汉代铜车马,便有了更为深刻而广泛的意义。这样的神秘,也让资阳这座原本就因“资阳人”而充满神秘的城市,更加厚重而具有文化味道。
C
价值传承
资阳历史文化又一张重要名片
一件文物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思考,恐怕不是考古学家研究的范畴,而是一座城市的集体命题。一座城市人民的精神文明传承需要载体,一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支撑,无论是载体也好,支撑也好,最终指向的源头是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这是构成一座城市及人民文化自信的内核。由此可见,作为资阳的重要文物发掘——在国内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汉代铜车马,对资阳擦亮悠久的历史光环,构建城市的文化自信,助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这架汉代铜车马以一定比例重新铸造复制,并将现代美感与历史厚重感兼备的复制品屹立于九曲河畔,则是资阳对于汉代铜车马历史文化传承的具体呈现。这不仅是在向资阳人民展现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在展现一座城市对厚重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看着这架强健的汉代铜车马复制品纵马向前的姿态,就好像看到资阳这座城市铆足了劲,不断向前迈进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对汉代铜车马的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仅仅局限于文物本身,是局限和遗憾的。汉代铜车马更大的现实价值应该体现在,对其所处时代汉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这点上,资阳虽然薄弱,但并非毫无动作。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在资阳兴起和不断热络起来的汉服文化活动与研究。就在几个月前,资阳还专门成立了汉服文化研究会,让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的人了解汉服,以此为契机传承与创新汉代文化。作为资阳汉服文化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的雁江区文联主席孟基林,经常带头组织汉服活动,并与人共同研究创作了长达数千字的汉服理论研究文稿。一边是不断升温的汉服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研究,追随者甚多;另一边是汉服研究会对未来的思考:打造一个汉文化产业园区,一支汉文化表演团队,一批精彩舞台节目,一部汉服微电影,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展示汉服的端庄大气,展示资阳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汉服文化成为资阳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
这不正是汉代铜车马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的一种延伸吗?当然,对于资阳而言,这样的延伸越多,外延越大,对城市的文化自信构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就越有利。此外,在记者看来,作为“西部车城”的资阳,还可以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思考从汉代铜车马在其所处时代的领先意义中提取文化价值,融入到现代车产业的文化构建中,不断推动车产业提档升级,为资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考古挖掘时间轴
2005年
12月21日
施工队在雁江区雁江镇资溪村11组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挖到一座汉代砖室墓,随即报告相关部门。
2005年
12月22日
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30余人发掘小组,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铜车马露真容。
2005年
12月27日
著名考古专家胡昌钰带领考古队,进入兰家坡汉墓现场进行考古发掘。
2006年
2月28日
兰家坡汉墓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胡昌钰带领的考古队共发掘出土文物(含铜车马在内)及文物残件119件。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