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掘:唐代“中央公园”摩诃池找到西北角
隋朝蜀王杨秀修建的摩诃池,曾是成都著名的风景区。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爱到此游览。唐代诗人杜甫曾泛舟池上,吟出“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的诗句。然而摩诃池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后人只能根据前蜀皇帝修建新皇宫、将摩诃池纳入宫苑并改为龙跃池,以及明代蜀王朱椿兴建蜀王府填平大半个摩诃池等记载,确定这个著名的人工湖位于成都市中心。
随着近年城市考古的推进,摩诃池的边界渐渐清晰。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易立介绍,2008年修建成都市博物馆新馆以前,在天府广场西侧发现了明代摩诃池的南面边界;2014年东华门遗址考古,则确定了东部的边界。只是,这两次发现均不能勾勒出摩诃池的大概轮廓。没想到此次三医院综合楼考古勘探发掘却有了意外发现。记者在工地上看到,池内回填堆积夹杂着瓦片、青花瓷等。易立说,蜀王朱椿修建蜀王府填平了部分摩诃池。如果从天府广场西侧到东华门,再到成都市三医院画一个大圈,可以推测在修建蜀王府之前,摩诃池的面积极可能达到上千亩。即使蜀王府修建以后,摩诃池的部分水体也在王府西北部的萧墙内被保留,成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此次摩诃池西北角的发现,对成都市城市考古意义重大。易立说,摩诃池堪称成都城市考古的坐标,“根据史料记载,摩诃池周边还有很多著名建筑,比如前蜀王衍时期在摩诃池一带修建大规模皇家园林宣华苑。如果确定了摩诃池的边界和范围,就可以顺藤摸瓜寻找到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的与宫殿和亭台楼阁等相关的历史遗迹。”
新闻多一点
残存城墙见证古代战事
此次成都市三医院综合楼考古,还发现了一段80多米长的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城墙,它们极可能是后蜀至北宋时成都战事的见证。
记者看到,这段城墙只剩下近1米高的土埂,保存状况很差,弯弯窄窄,极不规整。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段城墙有几种可能性,“最开始发掘出来的时候,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其地理位置,推测可能是子城城墙,或是拱卫衙署区的牙城城墙,或是里坊之间的坊墙(类似今日小区院墙)。不过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这段城墙修得很不规整:底部没有先挖基槽,属于直接将地面填筑平整以后,直接垒土夯筑而成,墙内包砖修筑简陋,大多利用残砖修筑,而且被晚期遗迹破坏严重。城墙修筑于五代北宋时期的地层,使用时间较短,约在北宋时就废弃。结合五代北宋成都地区动荡的社会现状,该城墙可能是作为军事防御或在紧急情况下临时修筑的一道墙体。
从历史文献上可以了解到,五代时的成都,前后蜀偏居一隅,受战乱影响较小。但从后蜀到北宋初年,成都战乱频繁。先有北宋为灭后蜀,先后派两路大军进抵成都,逼得后蜀皇帝孟昶举城投降。到了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又在青城县(今都江堰西)发动起义,李顺还带军攻陷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不过很快北宋政府就派兵收复了成都,后来又爆发了王均等人领导的兵变。这段修筑粗糙的城墙,也许就是那段动荡岁月里成都战事的见证。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