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新的起点,新的成长

  • 2013年10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大学华西幼儿园网站
  • 【字体:
  •   做好入学前的社会适应准备

      孩子入小学后,其行为要很快适应学校的教育要求,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学习、纪律、文明礼貌、卫生等方面最基本的常规要求。要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任务,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外,家长还要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与习惯:

      1. 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在给孩子购买玩具和选择学习内容时,一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喜欢色彩鲜艳的、动的、大的……),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产生成功、自豪的体验和"下次再玩",的愿望,从而维持和激发兴趣。

      2.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3.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树立规则意识。

      上小学的孩子,有时要自己上学,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兴趣,还要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

      通向小学的路虽不平坦,但如果家庭和幼儿园、小学一起共同努力,孩子一定会顺利进入小学的殿堂。

      做好入学前的学习适应准备

      1.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有些父母过分注重知识型的学习传授,如:这是毛,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识的传授,家长更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6岁的孩子,思维能力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特别是入小学后,心理活动要求增高,因此,家长要在观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综合力、分类力、判断推理力几方面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不仅知道某一事物的结果,还要了解事物变化的具体过程。如解答应用题"河里有一群鸭子,游走了三只,还剩三只,原来河里有几只鸭子?"孩子都能回答出6,但是具体用什么方法计算,有些孩子就会说"减法","6-3=3"。这就是孩子在思维中的障碍,不能清楚地理解事物变化前后的关系。家长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知道的数,什么是不知道的数,帮助孩子理解"谁与谁比,知谁求谁,谁大谁小"的关系,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凡知识型的内容,都有孕含着智力活动的要求,家长如果能在智力要求上把握契机,那么孩子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智力也会较好地准备。切不能孩子提出问题后,父母只回答结果不讲过程应付了事。

      2.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家长叮嘱孩子下课放学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孩子竟然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五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三个字写三遍的,有一个字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字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干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呤、万嘱咐的重复提醒才能记住。

      因此,父母没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谈,不要再有重叠词,如饭饭、觉觉等,语言要逐渐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如"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

      在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上,多布置任务也是促进孩子水平提高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要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由含一个条件的任务逐渐过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种指令的任务,为入小学对语言特别是任务性语言的理解打好基础。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小凳……

      3.加强与学习有关的技能准备

      父母应为每个孩子准备一只双肩背书包,一个铅笔盒,2根铅笔,尺子、橡皮、削笔刨、田字格本、汉语拼音本、算术本等,每天规定10-20分钟时间与孩子一起写数字及图案符号。在书写过程中,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两腿与肩平宽、双肩放松、胸与桌一拳、眼与桌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书写的内容可以是阿拉伯数字1-10,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按规定的笔划顺序及空间位置写,在书写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用周围的文字环境让孩子认识,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使之对于抽象符号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为其思维水平跃向新的高度创造条件。

      做好入学前的生理准备

      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在大班阶段,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7:00以前起床,8:30入园,晚上8:30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培养孩子活动的坚持性

      上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一般,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8~10分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延长孩子的活动的时间。对孩子借口不感兴趣而频繁变换活动内容的现象,父母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并陪着玩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直到孩子一个活动二十五分钟不觉疲劳。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做好课前准备再玩。

      4、创设利于孩子生长的环境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给,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尊互爱,不当孩子的面争吵,从而使孩子情绪高涨,达到智力振奋的良好学习状态。

      另外,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责任编辑: 办事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的起点,新的成长

  • 2013年10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大学华西幼儿园网站
  •   做好入学前的社会适应准备

      孩子入小学后,其行为要很快适应学校的教育要求,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学习、纪律、文明礼貌、卫生等方面最基本的常规要求。要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任务,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外,家长还要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与习惯:

      1. 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在给孩子购买玩具和选择学习内容时,一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喜欢色彩鲜艳的、动的、大的……),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产生成功、自豪的体验和"下次再玩",的愿望,从而维持和激发兴趣。

      2.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3.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树立规则意识。

      上小学的孩子,有时要自己上学,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兴趣,还要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

      通向小学的路虽不平坦,但如果家庭和幼儿园、小学一起共同努力,孩子一定会顺利进入小学的殿堂。

      做好入学前的学习适应准备

      1.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有些父母过分注重知识型的学习传授,如:这是毛,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识的传授,家长更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6岁的孩子,思维能力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特别是入小学后,心理活动要求增高,因此,家长要在观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综合力、分类力、判断推理力几方面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不仅知道某一事物的结果,还要了解事物变化的具体过程。如解答应用题"河里有一群鸭子,游走了三只,还剩三只,原来河里有几只鸭子?"孩子都能回答出6,但是具体用什么方法计算,有些孩子就会说"减法","6-3=3"。这就是孩子在思维中的障碍,不能清楚地理解事物变化前后的关系。家长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知道的数,什么是不知道的数,帮助孩子理解"谁与谁比,知谁求谁,谁大谁小"的关系,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凡知识型的内容,都有孕含着智力活动的要求,家长如果能在智力要求上把握契机,那么孩子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智力也会较好地准备。切不能孩子提出问题后,父母只回答结果不讲过程应付了事。

      2.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家长叮嘱孩子下课放学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孩子竟然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五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三个字写三遍的,有一个字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字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干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呤、万嘱咐的重复提醒才能记住。

      因此,父母没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谈,不要再有重叠词,如饭饭、觉觉等,语言要逐渐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如"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

      在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上,多布置任务也是促进孩子水平提高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要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由含一个条件的任务逐渐过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种指令的任务,为入小学对语言特别是任务性语言的理解打好基础。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小凳……

      3.加强与学习有关的技能准备

      父母应为每个孩子准备一只双肩背书包,一个铅笔盒,2根铅笔,尺子、橡皮、削笔刨、田字格本、汉语拼音本、算术本等,每天规定10-20分钟时间与孩子一起写数字及图案符号。在书写过程中,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两腿与肩平宽、双肩放松、胸与桌一拳、眼与桌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书写的内容可以是阿拉伯数字1-10,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孩子按规定的笔划顺序及空间位置写,在书写的基础上,要善于利用周围的文字环境让孩子认识,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使之对于抽象符号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为其思维水平跃向新的高度创造条件。

      做好入学前的生理准备

      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在大班阶段,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7:00以前起床,8:30入园,晚上8:30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培养孩子活动的坚持性

      上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一般,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8~10分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延长孩子的活动的时间。对孩子借口不感兴趣而频繁变换活动内容的现象,父母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并陪着玩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直到孩子一个活动二十五分钟不觉疲劳。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做好课前准备再玩。

      4、创设利于孩子生长的环境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给,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尊互爱,不当孩子的面争吵,从而使孩子情绪高涨,达到智力振奋的良好学习状态。

      另外,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责任编辑: 办事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