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推进发展国际化和治理现代化
12月底,成都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骨干道路将建成,作为城市中轴线的天府大道,直通眉山。围绕中心城区,一条以湖泊水系串起的“绿色项链”加快合龙,锦城湖、兴隆湖等初现碧波。
1.21万平方公里上的城市,不断更新。
亚洲最佳表现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中国最适宜退休城市……2014年,成都获得的荣誉和奖项创下新高。这是成都肩负省委省政府所赋使命,转型升级、领先发展的点滴足迹,在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征程中,它逐步迎来了发展国际化、治理现代化的新常态。
科学决策拓出新空间
成都“百里城市中轴”建设的起点,始于2012年初。人民路向北连德阳、向南至眉山的构想一经公布,引发持续热议。
争论的不是路,而是城市的未来。
彼时,成都狭小的城市容量,承载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和交通流量;快速路尚未成网,道路资源远跟不上汽车数量增速……从交通到产业,从旧城到新区,市民期盼着成都的新空间。交通先行、产业升级、立城优城、统筹城乡、全域开放,成都市委提出“五大兴市战略”,科学决策谋求城市新格局。
三年来,成都打响一场场会战。
实施“畅通工程”——打通蜀都大道、解放北路、老成灌路等多条城市干道交通瓶颈;
筑城市“同心环”——成都有史以来单项工程投资规模最大的二环路高架桥快速路建成,诞生了四川首条快速公交线路;
提速地铁时代——地铁1、2号线全面开通运营,运营里程增至61公里,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六位;地铁3号线一期等6个项目在建,新开工5号线一期等5个项目,在建里程达210公里;
全面推进“北改”——兑现成都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改造过去脏乱差的城北,“一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效。”现已完成投资约1640亿元,297亿元投入到198个公建配套项目,282亿元投入到94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拆迁576万平方米、安置近3.5万人。
全域开放创造新机会
11月6日,韩国首尔特别市市长朴元淳和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三枝富博被授予“成都荣誉市民”称号,至此,共有33名外籍人士获此殊荣。“市民”朴元淳随即给“家乡”送大礼:未来首尔将有50多个文化旅游景点对四川人进行门票优惠。“这里就是第二故乡。”
走出“国际范儿”,成都迈出新步伐。以《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年)》为纲领,产业、交通、教育、医疗……每一步,成都都积极与国际舞台对接。
铿锵前行,成都站上新舞台——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首次来到中国西部,主办方这样向客人介绍举办地成都:“中国的新未来。”
在“抢滩”氛围中,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数量达到255家。今年上半年,恒生银行成都分行、澳新银行成都分行正式开业,目前在成都的外资银行达到16家,外资保险17家,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11月,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成都外国领事机构已达12家。
高水平的开放,使成都产业结构获得极大改善。2013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今年前三季度又重返榜首。这除了依靠业已形成优势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外,也与蓬勃发展的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密不可分。目前,成都形成了覆盖范围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1+10”创新驱动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建成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城市、国际知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社会和谐凝聚新能量
2014年,成都有望迈步GDP万亿俱乐部。城市间改革发展的角逐,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百姓共享成果。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更有责任和义务探索缩小城乡差距。
统计显示,成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1年的2.42:1缩小为2013年的2.32:1,是副省级城市中差距缩小较快的城市之一。在成都决策者看来,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并不是要用城镇化的办法消灭农村,相反要使农村更像农村。
2012年,成都市在新农村综合体之前冠以“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三个定语,要求新农村建设要“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打造出农村居、景、产三合一的空间。三年来,“小组生”实践在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开花,截至目前,已建成54个,在建55个,到2020年将建成200个以上。“小组生”的实践,透射出成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新努力,也是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幸福”所在。2014年10月底,“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发给成都,这三年来,成都市不是第一次拿到这个奖项。城市的幸福感,源于大民生大投入。成都每年在民生领域的投入超过35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其中包括用于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免费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为20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基本诊疗设备……2014年,成都实施174项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市级预算351亿元。从收集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到民生工程现场验收,民生项目的每个环节,群众全程积极参与。尤其是创新实施网格化服务后,群众的民生诉求以及疑难问题,能够为网格员快速收集并及时解决,党委政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更加便捷。
建章立制释放新红利
地方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效的政务环境。
2012年,成都市委1号文件提出,建设中西部地区“法治环境最佳、法律服务最优、法治文化最浓”的法治城市,公共权力的限制成为重头戏。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监管体系。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预防腐败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中伟评价称,这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规范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阳光运行和制衡运行,增强了公共资源交易廉政风险防控能力。
如果说法治城市建设是成都营造风清气正环境的起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则为通过建章立制释放发展新红利提供了契机。成都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把有效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着力构建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从内容设计、有效执行和成效固化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扎牢“制度之笼”。
成都推行了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聘请政府法律顾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等做法,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并率先在全国出台《成都市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规定》、率先制定行政权力清单、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实行“一窗式”并联审批模式……它已是全国保留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副省级城市之一。
严格执行制度,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随着作风建设“1+5+N”制度体系的实施,“走基层”、拉家常、问冷暖成为领导干部工作的常态。全市27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3300多件信访问题,6.5万多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308.3万余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8万余条,与60.4万多名群众结成34.4万多个帮扶对子。
权力关进“笼子”,制度固化下来,看似束缚手脚,实则收获了强力推进的改革,收获了面向发展的新红利。 (记者 王怀 刘莉 张守帅)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