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内江以观念和政策创新探路棚改

  • 2015年01月12日 15时0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棚改涉及的征收拆迁,被不少人称为“天下一大难”。

      如果问棚户区改造中最难的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答是“钉子户”。但内江市棚改办副主任刘卫东却说,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和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只要有新观念、有接地气的好政策,就少有“钉子户”;即使有,他也“钉”不住。

      内江棚改,用事实印证了这一结论。

      棚改提速:17天签约率超90%

      2014年末,占地50余亩的内棉厂棚改区,昔日低矮密集、电线交错的旧房群已夷为平地。这家老企业一期棚改有1222户,按期签约率100%,按时搬迁率100%。“这要归功于内江的棚改新政策,得民心予民利。”市房屋征收中心工作人员唐林说。

      2013年,内江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老工业城市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沉重”:众多老企业破产倒闭,留下大量危烂棚区及低保户。根据内江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规划,到2020年,全市棚改户将达6.6万多户,面积约560万平方米。“前几年的推进不太理想。”内江市住建局局长、市棚改办主任郑华说,内江从2008年启动棚改,截至2013年共改造3万多套,平均每年5000余户。“以前一个地块规模最大的有几百户,‘钉子户’至少占20%,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棚改的推进。”

      这一现象在2014年发生根本变化。2014年,内江棚改创下几项新高:全市新增棚改户14047户,超额完成省目标任务;规模上千户的地块不断“涌现”,单个和总体规模均创历史之最;30天模拟签约期才到17天,平均签约率就超过90%,有的棚户区接近100%;40天的奖励期内,签约率达95%以上……

      在所有棚户区改造中,“钉子户”不过10多户,不到以前的1%。棚改居民们自发组织义务宣讲队,写倡议书、发宣传单、做“钉子户”工作;甚至出现“民间棚改队”,协助验收空房,引导办理手续等。内棉厂棚改区居民自发组织腰鼓队宣传棚改,将仅剩的几户“钉子户”全部动员出去。

      首要理念:尽可能放大群众利益

      2014年的内江棚改,时间短,成效明显。秘诀首先在于观念与政策的创新。

      2014年,内江市委将棚改列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市委书记彭宇行强调:新常态下的棚改工程,在观念和政策上要创新,要放大群众利益,吃透国家棚改新政策,抢抓省政府与国开行开展棚改金融协作机遇,发挥货币杠杆作用,探索新模式。

      为此,内江抢先发力,获得国开行省分行支持,首批项目获批棚户区专项贷款20.6亿元。

      对于新棚改提出的“放大群众利益”,棚改户丁小林体会很深。他在东兴区180.1㎡的老房子,货币补偿远超预想。老丁房屋市场评估价3450元/㎡,还能享受多项政府补贴奖励,包括异地购房补贴、公摊面积补贴、提前签约和搬迁奖励、搬迁费补贴等,再加上12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等,加起来100多万元。

      内江市市长杨松柏介绍,内江的棚改政策体现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理念,居民可自由选择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以货币补偿为例,在异地购房补贴、公摊面积补贴、过渡费等方面,不少创新性政策在当地都是首次实施。

      产权调换也极为惠民,一律按套内面积结算,免公摊面积差价;对小面积住房,实行45㎡“兜底”。安置房小区化,装修标准高,搬进即可入住。并且,“采用更为优惠政策特别照顾的困难户占到总数的30%。”郑华说。

      货币安置:实现“多点撬动效应”

      货币安置是内江棚改的一大亮点。仅城区首期1092户棚改户,就有638户选择货币补偿,比例高达60.03%。

      丁小林说,他的房子面积大,选择货币补偿很划算,“能马上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房,不必再苦等几年。”

      货币安置犹如杠杆,实现“多点撬动效应”。内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勇说,“少建几百上千套还房,其综合效益巨大。”众多群众选择货币安置,既满足了群众及时住房的需求,以及选购自己喜欢房子的愿望,又为城区节约大量珍贵土地,为城市升级拓展了空间。货币补偿缩短了安置时间。在市政府负责人看来,仅“过渡费由3年减为1年”一项,全市2014年就节约资金上亿元,加上房地产市场带来的税收等,政府也能够承受让利于民的资金压力。

      一把“网尺”:让棚改置于阳光下

      元旦前几天,内江石油容器厂棚改区已人去楼空。望着棚改大厅里的选房公示表、新楼盘规划图等,市中区房管局干部尤钧平感慨不已。“刚来时,公告被撕了几次。后来棚改居民们了解到有这么好的政策,特别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大家积极性高涨,目前98%已签约交房。”

      尤钧平说的“尺子”是指内江棚改网络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棚改户签约、选房、补偿款计算等环节在网络系统中自动完成,并全程滚动播出签约、选房等信息。只要输入选项、面积等基本信息,系统就按预设模式自动生成,计算出安置的面积、补偿、奖励等。

      棚改网络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固化标准”,消除暗箱操作的可能。“全市只有一名棚改办干部被授权拥有修改权限,且任何改动都会留下痕迹。”郑华说,“不能改、不敢改、不会改”既保护了先签约群众的利益,又断绝了其他人的侥幸念想,从制度和技术上将棚改置于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

      棚改网络管理系统还极大方便了群众。市民办理手续时,只需出示证明,告之基本信息,然后在自动生成打印的协议上签字,最快30多分钟便可完成。“棚改宣传的创新就是尽量满足群众知情权。”内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德超介绍,棚改宣传由市委宣传部统一牵头组织,市棚改办与各媒体参与,实行“整体联动,统一谋划”;媒体开设专栏跟进报道,让棚改居民随时了解棚改情况。

      内江棚改,还包括建立纪检、主管部门、社会、棚改户代表、媒体等“五位一体”监管体系,设立纪检、监察电话;组建市、县(区)、办、局、组、人的“六级棚改工作架构”,责任到人、统一运作等新举措。“内江棚改能快速顺利推进的秘诀就八个字:以人为本,阳光透明。”彭宇行说。 (陈志强 记者 周海波 张啸)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以观念和政策创新探路棚改

  • 2015年01月12日 15时0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棚改涉及的征收拆迁,被不少人称为“天下一大难”。

      如果问棚户区改造中最难的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答是“钉子户”。但内江市棚改办副主任刘卫东却说,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和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只要有新观念、有接地气的好政策,就少有“钉子户”;即使有,他也“钉”不住。

      内江棚改,用事实印证了这一结论。

      棚改提速:17天签约率超90%

      2014年末,占地50余亩的内棉厂棚改区,昔日低矮密集、电线交错的旧房群已夷为平地。这家老企业一期棚改有1222户,按期签约率100%,按时搬迁率100%。“这要归功于内江的棚改新政策,得民心予民利。”市房屋征收中心工作人员唐林说。

      2013年,内江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老工业城市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沉重”:众多老企业破产倒闭,留下大量危烂棚区及低保户。根据内江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规划,到2020年,全市棚改户将达6.6万多户,面积约560万平方米。“前几年的推进不太理想。”内江市住建局局长、市棚改办主任郑华说,内江从2008年启动棚改,截至2013年共改造3万多套,平均每年5000余户。“以前一个地块规模最大的有几百户,‘钉子户’至少占20%,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棚改的推进。”

      这一现象在2014年发生根本变化。2014年,内江棚改创下几项新高:全市新增棚改户14047户,超额完成省目标任务;规模上千户的地块不断“涌现”,单个和总体规模均创历史之最;30天模拟签约期才到17天,平均签约率就超过90%,有的棚户区接近100%;40天的奖励期内,签约率达95%以上……

      在所有棚户区改造中,“钉子户”不过10多户,不到以前的1%。棚改居民们自发组织义务宣讲队,写倡议书、发宣传单、做“钉子户”工作;甚至出现“民间棚改队”,协助验收空房,引导办理手续等。内棉厂棚改区居民自发组织腰鼓队宣传棚改,将仅剩的几户“钉子户”全部动员出去。

      首要理念:尽可能放大群众利益

      2014年的内江棚改,时间短,成效明显。秘诀首先在于观念与政策的创新。

      2014年,内江市委将棚改列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市委书记彭宇行强调:新常态下的棚改工程,在观念和政策上要创新,要放大群众利益,吃透国家棚改新政策,抢抓省政府与国开行开展棚改金融协作机遇,发挥货币杠杆作用,探索新模式。

      为此,内江抢先发力,获得国开行省分行支持,首批项目获批棚户区专项贷款20.6亿元。

      对于新棚改提出的“放大群众利益”,棚改户丁小林体会很深。他在东兴区180.1㎡的老房子,货币补偿远超预想。老丁房屋市场评估价3450元/㎡,还能享受多项政府补贴奖励,包括异地购房补贴、公摊面积补贴、提前签约和搬迁奖励、搬迁费补贴等,再加上12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等,加起来100多万元。

      内江市市长杨松柏介绍,内江的棚改政策体现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理念,居民可自由选择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以货币补偿为例,在异地购房补贴、公摊面积补贴、过渡费等方面,不少创新性政策在当地都是首次实施。

      产权调换也极为惠民,一律按套内面积结算,免公摊面积差价;对小面积住房,实行45㎡“兜底”。安置房小区化,装修标准高,搬进即可入住。并且,“采用更为优惠政策特别照顾的困难户占到总数的30%。”郑华说。

      货币安置:实现“多点撬动效应”

      货币安置是内江棚改的一大亮点。仅城区首期1092户棚改户,就有638户选择货币补偿,比例高达60.03%。

      丁小林说,他的房子面积大,选择货币补偿很划算,“能马上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房,不必再苦等几年。”

      货币安置犹如杠杆,实现“多点撬动效应”。内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勇说,“少建几百上千套还房,其综合效益巨大。”众多群众选择货币安置,既满足了群众及时住房的需求,以及选购自己喜欢房子的愿望,又为城区节约大量珍贵土地,为城市升级拓展了空间。货币补偿缩短了安置时间。在市政府负责人看来,仅“过渡费由3年减为1年”一项,全市2014年就节约资金上亿元,加上房地产市场带来的税收等,政府也能够承受让利于民的资金压力。

      一把“网尺”:让棚改置于阳光下

      元旦前几天,内江石油容器厂棚改区已人去楼空。望着棚改大厅里的选房公示表、新楼盘规划图等,市中区房管局干部尤钧平感慨不已。“刚来时,公告被撕了几次。后来棚改居民们了解到有这么好的政策,特别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大家积极性高涨,目前98%已签约交房。”

      尤钧平说的“尺子”是指内江棚改网络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棚改户签约、选房、补偿款计算等环节在网络系统中自动完成,并全程滚动播出签约、选房等信息。只要输入选项、面积等基本信息,系统就按预设模式自动生成,计算出安置的面积、补偿、奖励等。

      棚改网络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固化标准”,消除暗箱操作的可能。“全市只有一名棚改办干部被授权拥有修改权限,且任何改动都会留下痕迹。”郑华说,“不能改、不敢改、不会改”既保护了先签约群众的利益,又断绝了其他人的侥幸念想,从制度和技术上将棚改置于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

      棚改网络管理系统还极大方便了群众。市民办理手续时,只需出示证明,告之基本信息,然后在自动生成打印的协议上签字,最快30多分钟便可完成。“棚改宣传的创新就是尽量满足群众知情权。”内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德超介绍,棚改宣传由市委宣传部统一牵头组织,市棚改办与各媒体参与,实行“整体联动,统一谋划”;媒体开设专栏跟进报道,让棚改居民随时了解棚改情况。

      内江棚改,还包括建立纪检、主管部门、社会、棚改户代表、媒体等“五位一体”监管体系,设立纪检、监察电话;组建市、县(区)、办、局、组、人的“六级棚改工作架构”,责任到人、统一运作等新举措。“内江棚改能快速顺利推进的秘诀就八个字:以人为本,阳光透明。”彭宇行说。 (陈志强 记者 周海波 张啸)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