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成都汽车产业加快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 2015年04月15日 09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在蓉实施的13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有2个是汽车产业项目,分别为东风神龙成都基地一期项目和一汽-大众成都基地整车(四期)扩能项目。按照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到2017年,成都将实现汽车整车产能200万辆、整车产量130万辆的目标。

      对于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而言,“成都造”整车更像是策动之源、核中之核。面向未来,成都正勾勒出一幅世界级汽车城的恢弘蓝图。

      4月13日,成都汽车产业的主阵地——成都经开区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下线整车23.3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

      就在一季度的最后一天——3月31日,一汽丰田成都工厂造出第一辆国产普拉多2.7L车型,这也使得该工厂的产能从3万辆扩充至5万辆。

      主力车企扩大产量,新项目释放产能,利好因素叠加,使“成都造”整车产量有望年内突破100万辆,这也意味着,在全国汽车产业布局中,成都将由第三方阵跨入第二方阵。

      这还只是第一步。据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将跻入第一方阵的晋升点,选择在了2020年。理想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还将有多少新项目贡献支撑。

      世界一流工厂渐露雏形

      焊装自动化率100%

      去年10月,东风神龙成都基地奠基。4月10日,记者在该项目建设指挥部看到,整整一面墙贴满了每日建设进度表。进度表上方悬挂的横幅,特别突出强调“责任感”、“紧迫感”。

      对于追求速度,神龙内部有句话:“晚一天投产,亏损3000万”。账是这么算的:作为成都经开区北拓区的首个项目,它一旦在2016年底建成投产,将贡献36万辆的产能,差不多每天有1000辆车下线,晚一天,利润损失就是3000万。

      “到目前,每项进度都比预计要快,整体已提前十天左右。”指挥部综合办主任刘景洪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时间表,最新一个节点是到4月30日,冲焊车间、总装车间全部封顶,随后生产设备陆续入场。

      这是神龙汽车在国内的第四个工厂,规划建设之初,便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工厂、东风样板工厂的目标。“一个简单数据对比,可以说明问题。”据项目进度跟踪员陈威介绍,神龙一厂焊接自动化率为40%、二厂70%、三厂85%,四厂则是100%机器人焊接。

      陈威认为,工厂的世界级水平,除了生产工艺的革新,还体现在零部件的配给管理方面。神龙项目包括冲压、焊装、油漆、总装四大工艺。“总装车间内,90%的零部件放在一个小车内,顺着工位依次配送,大大减少了拿取零部件的时间,还能有效实现防差错。”他说,对于保险杠、座椅、变速器等大型配件,则由就近的若干配套企业通过传输链配送,做到了同步协同生产,从而实现“零库存”。

      车型结构迈向中高端

      沃尔沃XC60、普拉多2.7L均是“成都造”

      2014年,成都整车产量93.4万辆,同比增长24.5%。其中,一汽-大众贡献了半数以上份额,四期扩能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15万辆改款捷达、改款速腾的生产能力,成都基地的总年产能也将达到60万辆。

      中高端占比低,这是业界对“成都造”的印象。其实,随着近年沃尔沃、一汽丰田等新车型的投产,中高端车型的占比已呈上升趋势。

      去年11月,沃尔沃成都工厂生产的XC60全面上市;今年1月中旬,S60L车型在北美车展亮相,成功开启出口模式。成都经开区提供的数据亦显示,“成都造”沃尔沃的市场表现一路高歌猛进。今年1—3月,60系车型下线15820辆,产值近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两倍多。按照目前进度,沃尔沃年内有望超过6万辆。

      而在今年3月,普拉多2.7L国产车型在一汽丰田成都工厂正式下线,一汽丰田的年产能也将增加至5万辆。

      成长最快千亿特色优势产业

      零部件配套潜力巨大

      成都经开区是汽车产业布局的主战场,从2011年造车15万辆到2014年90.5万辆,连年倍增,培育出全省成长最快的千亿特色优势产业,也成为了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

      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区,成都还在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布局汽车产业集聚地,进一步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本地零部件配套率提升24%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一般都在1:2以上,我们仅为1:0.2,还有较大差距。”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世界级汽车城,一方面要加大对整车企业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零部件配套的巨大潜力,甚至后者蕴含着一个新的千亿产业机会。

      来自成都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汽车产业全年完成投资110.4亿元,许多投资也正加快投入到零部件配套领域。

      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是,世界500强企业韩国浦项制铁集团,去年签约在成都建设汽车专用钢板加工基地,连同此前落户的德国博世底盘项目、美国哈曼汽车音响项目,知名配套企业落户成都,也有“抢滩”之势。 (记者 张守帅)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汽车产业加快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 2015年04月15日 09时3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在蓉实施的13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有2个是汽车产业项目,分别为东风神龙成都基地一期项目和一汽-大众成都基地整车(四期)扩能项目。按照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到2017年,成都将实现汽车整车产能200万辆、整车产量130万辆的目标。

      对于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而言,“成都造”整车更像是策动之源、核中之核。面向未来,成都正勾勒出一幅世界级汽车城的恢弘蓝图。

      4月13日,成都汽车产业的主阵地——成都经开区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下线整车23.3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

      就在一季度的最后一天——3月31日,一汽丰田成都工厂造出第一辆国产普拉多2.7L车型,这也使得该工厂的产能从3万辆扩充至5万辆。

      主力车企扩大产量,新项目释放产能,利好因素叠加,使“成都造”整车产量有望年内突破100万辆,这也意味着,在全国汽车产业布局中,成都将由第三方阵跨入第二方阵。

      这还只是第一步。据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将跻入第一方阵的晋升点,选择在了2020年。理想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还将有多少新项目贡献支撑。

      世界一流工厂渐露雏形

      焊装自动化率100%

      去年10月,东风神龙成都基地奠基。4月10日,记者在该项目建设指挥部看到,整整一面墙贴满了每日建设进度表。进度表上方悬挂的横幅,特别突出强调“责任感”、“紧迫感”。

      对于追求速度,神龙内部有句话:“晚一天投产,亏损3000万”。账是这么算的:作为成都经开区北拓区的首个项目,它一旦在2016年底建成投产,将贡献36万辆的产能,差不多每天有1000辆车下线,晚一天,利润损失就是3000万。

      “到目前,每项进度都比预计要快,整体已提前十天左右。”指挥部综合办主任刘景洪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时间表,最新一个节点是到4月30日,冲焊车间、总装车间全部封顶,随后生产设备陆续入场。

      这是神龙汽车在国内的第四个工厂,规划建设之初,便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工厂、东风样板工厂的目标。“一个简单数据对比,可以说明问题。”据项目进度跟踪员陈威介绍,神龙一厂焊接自动化率为40%、二厂70%、三厂85%,四厂则是100%机器人焊接。

      陈威认为,工厂的世界级水平,除了生产工艺的革新,还体现在零部件的配给管理方面。神龙项目包括冲压、焊装、油漆、总装四大工艺。“总装车间内,90%的零部件放在一个小车内,顺着工位依次配送,大大减少了拿取零部件的时间,还能有效实现防差错。”他说,对于保险杠、座椅、变速器等大型配件,则由就近的若干配套企业通过传输链配送,做到了同步协同生产,从而实现“零库存”。

      车型结构迈向中高端

      沃尔沃XC60、普拉多2.7L均是“成都造”

      2014年,成都整车产量93.4万辆,同比增长24.5%。其中,一汽-大众贡献了半数以上份额,四期扩能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15万辆改款捷达、改款速腾的生产能力,成都基地的总年产能也将达到60万辆。

      中高端占比低,这是业界对“成都造”的印象。其实,随着近年沃尔沃、一汽丰田等新车型的投产,中高端车型的占比已呈上升趋势。

      去年11月,沃尔沃成都工厂生产的XC60全面上市;今年1月中旬,S60L车型在北美车展亮相,成功开启出口模式。成都经开区提供的数据亦显示,“成都造”沃尔沃的市场表现一路高歌猛进。今年1—3月,60系车型下线15820辆,产值近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两倍多。按照目前进度,沃尔沃年内有望超过6万辆。

      而在今年3月,普拉多2.7L国产车型在一汽丰田成都工厂正式下线,一汽丰田的年产能也将增加至5万辆。

      成长最快千亿特色优势产业

      零部件配套潜力巨大

      成都经开区是汽车产业布局的主战场,从2011年造车15万辆到2014年90.5万辆,连年倍增,培育出全省成长最快的千亿特色优势产业,也成为了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

      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区,成都还在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布局汽车产业集聚地,进一步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本地零部件配套率提升24%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一般都在1:2以上,我们仅为1:0.2,还有较大差距。”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世界级汽车城,一方面要加大对整车企业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零部件配套的巨大潜力,甚至后者蕴含着一个新的千亿产业机会。

      来自成都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汽车产业全年完成投资110.4亿元,许多投资也正加快投入到零部件配套领域。

      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是,世界500强企业韩国浦项制铁集团,去年签约在成都建设汽车专用钢板加工基地,连同此前落户的德国博世底盘项目、美国哈曼汽车音响项目,知名配套企业落户成都,也有“抢滩”之势。 (记者 张守帅)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