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巴州区:多措并举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

  • 2017年09月11日 14时1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小学。

    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新居风貌。

    巴州区水宁寺镇香炉村新村风貌。

    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新村风貌。

      收拾家当,打扫卫生……9月4日,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65岁的贫困户王保荣正忙碌着搬新家。“安置点上,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广场样样都有,早就盼着住进新房了!”王保荣高兴地说。

      其实,书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仅有卫生室、图书室,还达到了“五通五有”标准,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

      “安置点不能仅停在地新人新,还要确保在新的地方有新的设施服务、齐的要素保障,和谐社会秩序。”巴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

      以文化人安置点注重文化建设

      “不学礼,不以立”“学海无涯苦作舟”……走进书台村安置点,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新居墙上的文化标语和宣传壁画,它们与漂亮的新居相得益彰,浓浓的书香气息迎面扑来。

      唐朝时,章怀太子被贬巴州,曾在书台山刻苦读书,书台村因此而得名。按照巴州区“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韵味、一墙一世界、一墙一风景”的规划,书台村打造的正是“书香”文化。文化熏陶,邻里和谐,走在书台村安置点,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大家相互偶遇总会停下脚步热情地打个招呼。

      “我们结合易地扶贫搬迁,聚力‘千村文化扶贫行动’,纵深推进文化精品打造、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元素融合,满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村民文化素质,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巴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巴州区已在29个乡镇(街道),104个贫困村,58个大型聚居点,规划、植入、建设了一批反映村风民俗、传统文化、孝道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感恩奋进等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墙,各地乡魂被全方位展示。书台村的“书香”文化、水宁寺镇龙台村的“农耕”文化、梁永镇宏福村的“福”文化、鼎山镇康民村的“24节气”文化,已成当地闪亮的文化名片。

      强化服务基层治理精细化

      李家俊是水宁寺镇龙台村的搬迁户,这几天正忙着打理新居前的小菜园。“有土地,搬过来心里才踏实。”李家俊说。

      为解决搬迁户“离乡不离土”的问题,龙台村将聚居点周围的土地进行整理后分给每家每户,满足搬迁群众短时间难以转型的农耕习惯和“种地情结”,搬迁户就近种植蔬果,从而降低生活成本。

      “服务跟着群众走,搬迁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巴州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各个安置点不仅按照“五通五有”标准修建,还建立“1+1”工作机制,开设1个公益性岗位,成立1个业主委员会,乡镇卫计、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等部分服务下沉到搬迁安置点,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综合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基层治理不断深入。巴州区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村民自治”原则,探索建立“一长五员”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治理,一长为物业管理协会会长,五员为社区网格员、卫生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确保社会管理服务无缝隙、无盲点、无空白。

      为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巴州区还突出精细化管理,发挥党员、基层干部主动性,为贫困群众实现小心愿、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办理小事物、整治小环境、收集小信息、解决小问题、推进小宣传、提供小服务。

      注重造血

      就业增收出路多

      “谢绍蓝变了!”这段时间,清江镇巾字村村民“摆龙门阵”时,时常夸起谢绍蓝。

      59岁的谢绍蓝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离山上的土坯房,住进了安置点的新房。“光住进新房不行,思想上也要有转变,这样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巾字村村支书谯辉宗说,谢绍蓝以前爱打牌,经过村社干部耐心劝导,他终于戒掉打牌的陋习,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

      在村里的帮助下,谢绍蓝找到一份在巾字村休闲农业产业园打工的工作,一个月有2000元工资。他还向银行贷款3万元,让老伴儿在产业园里摆副食摊点、卖烤红薯,一天也能有上百元收入。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巴州区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注重与产业培育相结合,着力激发搬迁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从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入手,对有劳动力但缺少技术的贫困人口,组织开展规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到当地园区景区就业、外出务工或自行创业带动就业,保障获得长久有效的工资性和生产性经营性收入;对有一定劳动力但无法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的,开发或购买公益性岗位支持其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目前,巴州区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9579户农户户均就业1.5人以上,有的家庭通过整体务工实现月均收入1万元以上。

      此外,巴州区还创新设立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六大基金,按照“区建示范区、乡建示范片、村建示范点”的思路,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企业+专合社+农户(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集中发展道地巴药、绿色果蔬、畜牧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同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康体休养等业态。

      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实施贫困户家庭经济“万元增收工程”,支持有一定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万元田”“万元店”等若干增收项目。今年来,巴州区通过产业发展带动,预计搬迁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杜渊 王刚 图片由巴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州区:多措并举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

  • 2017年09月11日 14时1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小学。

    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新居风貌。

    巴州区水宁寺镇香炉村新村风貌。

    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新村风貌。

      收拾家当,打扫卫生……9月4日,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65岁的贫困户王保荣正忙碌着搬新家。“安置点上,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广场样样都有,早就盼着住进新房了!”王保荣高兴地说。

      其实,书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仅有卫生室、图书室,还达到了“五通五有”标准,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

      “安置点不能仅停在地新人新,还要确保在新的地方有新的设施服务、齐的要素保障,和谐社会秩序。”巴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

      以文化人安置点注重文化建设

      “不学礼,不以立”“学海无涯苦作舟”……走进书台村安置点,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新居墙上的文化标语和宣传壁画,它们与漂亮的新居相得益彰,浓浓的书香气息迎面扑来。

      唐朝时,章怀太子被贬巴州,曾在书台山刻苦读书,书台村因此而得名。按照巴州区“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韵味、一墙一世界、一墙一风景”的规划,书台村打造的正是“书香”文化。文化熏陶,邻里和谐,走在书台村安置点,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大家相互偶遇总会停下脚步热情地打个招呼。

      “我们结合易地扶贫搬迁,聚力‘千村文化扶贫行动’,纵深推进文化精品打造、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元素融合,满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村民文化素质,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巴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巴州区已在29个乡镇(街道),104个贫困村,58个大型聚居点,规划、植入、建设了一批反映村风民俗、传统文化、孝道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感恩奋进等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墙,各地乡魂被全方位展示。书台村的“书香”文化、水宁寺镇龙台村的“农耕”文化、梁永镇宏福村的“福”文化、鼎山镇康民村的“24节气”文化,已成当地闪亮的文化名片。

      强化服务基层治理精细化

      李家俊是水宁寺镇龙台村的搬迁户,这几天正忙着打理新居前的小菜园。“有土地,搬过来心里才踏实。”李家俊说。

      为解决搬迁户“离乡不离土”的问题,龙台村将聚居点周围的土地进行整理后分给每家每户,满足搬迁群众短时间难以转型的农耕习惯和“种地情结”,搬迁户就近种植蔬果,从而降低生活成本。

      “服务跟着群众走,搬迁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巴州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各个安置点不仅按照“五通五有”标准修建,还建立“1+1”工作机制,开设1个公益性岗位,成立1个业主委员会,乡镇卫计、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等部分服务下沉到搬迁安置点,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综合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基层治理不断深入。巴州区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村民自治”原则,探索建立“一长五员”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治理,一长为物业管理协会会长,五员为社区网格员、卫生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确保社会管理服务无缝隙、无盲点、无空白。

      为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巴州区还突出精细化管理,发挥党员、基层干部主动性,为贫困群众实现小心愿、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办理小事物、整治小环境、收集小信息、解决小问题、推进小宣传、提供小服务。

      注重造血

      就业增收出路多

      “谢绍蓝变了!”这段时间,清江镇巾字村村民“摆龙门阵”时,时常夸起谢绍蓝。

      59岁的谢绍蓝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离山上的土坯房,住进了安置点的新房。“光住进新房不行,思想上也要有转变,这样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巾字村村支书谯辉宗说,谢绍蓝以前爱打牌,经过村社干部耐心劝导,他终于戒掉打牌的陋习,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

      在村里的帮助下,谢绍蓝找到一份在巾字村休闲农业产业园打工的工作,一个月有2000元工资。他还向银行贷款3万元,让老伴儿在产业园里摆副食摊点、卖烤红薯,一天也能有上百元收入。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巴州区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注重与产业培育相结合,着力激发搬迁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从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入手,对有劳动力但缺少技术的贫困人口,组织开展规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到当地园区景区就业、外出务工或自行创业带动就业,保障获得长久有效的工资性和生产性经营性收入;对有一定劳动力但无法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的,开发或购买公益性岗位支持其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目前,巴州区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9579户农户户均就业1.5人以上,有的家庭通过整体务工实现月均收入1万元以上。

      此外,巴州区还创新设立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六大基金,按照“区建示范区、乡建示范片、村建示范点”的思路,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企业+专合社+农户(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集中发展道地巴药、绿色果蔬、畜牧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同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康体休养等业态。

      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实施贫困户家庭经济“万元增收工程”,支持有一定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万元田”“万元店”等若干增收项目。今年来,巴州区通过产业发展带动,预计搬迁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杜渊 王刚 图片由巴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