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种类繁多 影响实施效果 代表委员对症开方
把脉
●我省陆续实施的生态补偿机制种类繁多,执行起来“各唱各的戏”
●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重视环境管理效果,管理得好不好,都是一样拿钱
●补偿来源多靠政府转移支付,且在执行时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开方
●建立省级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统筹生态补偿种类、标准
●用货币和技术手段量化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而推动相关交易
●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按比例对生态功能区县进行补偿
众议堂
自1998年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四川的生态补偿探索走过20年。其间,我省陆续实施的各类生态补偿机制(含试点)不下10余种,颇为纷繁复杂。在省两会到来之际,部分代表委员再次将目光对准生态补偿机制。
代表委员们表示,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下,建立更加市场化、系统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
【看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种类繁多,且多靠政府转移支付
“现在生态补偿机制种类繁多,执行起来‘各唱各的戏’。”省政协委员、共青团雅安市委书记王惠明带来的提案呼吁系统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他说,以芦山县为例,当地森林覆盖率76.76%,境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80余种,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但生态补偿执行过程却异常复杂。以公益林补贴为例,四川有国家和省级国有公益林、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补贴标准各异,执行起来非常复杂,让基层工作者脑壳痛”。再比如,对于地表水,环保、水利部门各有一套考核方式和补贴方式,有的针对水质,有的针对水量。
“还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重视环境管理效果。比如草场、森林管理得好不好,都是一样拿钱,这样地方积极性可能受挫。”同样聚焦生态补偿机制的省政协委员、雅安市政协副主席李诚呼吁,进一步推动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既能更好地鼓励地方保护生态环境,也能拓宽补偿来源、灵活执行补偿政策。
省人大代表、省林业厅野保处处长王鸿加进一步提到,这些年四川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补贴、天保补贴、湿地生态效益补偿,以及流域内横向补偿等,“但现行生态补偿制度多是在业务主管部门框架下、重大生态项目实施背景下制定的,主要不足有二:缺乏系统性,甚至缺乏科学性;市场化不足,社会主体参与度不够,缺乏灵活性。”
缺乏系统性,是指不少生态补偿往往是重大生态项目的配套措施,具有应急性、缓冲性,诸如退耕还林补贴等。市场化不足,指补偿来源是政府转移支付,且执行时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比如只要是国有公益林,都由政府按一个标准补偿,反映不出管护水平、森林质量这些具体指标变化。”
【找路径】
量化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相关环境交易
那么,如何系统化、科学化推进生态补偿?
代表委员们表示,应该瞄准痛点、分别施策,统筹推进我省生态补偿制度走向系统化和市场化。
系统化,指建立省级生态环境业务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统筹生态补偿种类、标准。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 中国福彩app官方下载:委副主委沈光明说,生态补偿主要由林业、环保、农业、水利等业务部门执行,因此应建立联动机制,以年度为单位,协商各市县的生态补偿具体执行办法,“比如,有的县95%以上土地都是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相关业务部门联合研究后,可以考虑在补偿资金方面给予酌情倾斜。”
市场化即引入市场机制,用货币手段和技术手段量化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而推动相关交易。
“这里包括货币和技术两方面,缺一不可。”省政协委员、宜宾市副市长王力平建议了两条思路。首先,应用好排污权交易、碳汇交易等环境交易手段,鼓励市场主体对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比如,一个县的森林每年能固碳多少?在技术部门统计核准后,碳汇就是商品,可以把这部分指标拿去交易。换句话说,你的生态环境好不好,技术统计和市场主体说了算。”其次,在使用技术手段量化地方生态建设成果后,中央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按比例对生态功能区县进行补偿,“总之,能够动态反映地方生态变化。”
为确保生态补偿机制能够顺利执行,省政协委员、自贡市政协副主席叶智英在提案中建议,应完善地方环境容量评估测算体系,并建立刚性考核办法,“在考核倒逼之下,环境交易市场能够进一步活跃起来。”(王彦琦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